張振宇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組織開展各類課堂教學活動,力求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形式的轉變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自主性,進而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成效.文章結合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原則,探究在中職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以期為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助力.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課堂;核心素養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中職學校的教育規模正在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開始關注中職教育的發展.數學作為中職文化課的重點科目之一,其目的是培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知識本身抽象,而中職學生數理基礎不足,很容易對數學課堂形成畏懼心理,這就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所以,中職數學教師應當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中職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課堂教學由“教”與“學”兩部分構成,無論課堂教學的形式如何轉變、方法如何創新,都無法脫離“教”與“學”間的基本關系.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沉淀中,教師的“教”已然充實發揮了自身效用,而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就要充分發揮“學”在課堂中的作用.此外,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理念都圍繞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并非強調認知教育目標的達成.教育作為培養人、塑造人的活動,只有人獲得了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教育才能夠進一步發展.因此,無論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要求,還是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都是教師必須秉持的首要原則.
(二)核心素養與教學融合的原則
核心素養并非指面向某個領域或特定專業的培養,而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通過積累而逐漸形成的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終身發展的必備品質.核心素養不是獨立于數學教學外的教學目標,而是依托數學學科進行滲透和培養的能力、品格與價值取向.簡言之,核心素養與數學教學間有著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關系,核心素養并非對傳統數學教學方法“一刀切”式的否定,而是基于時代發展趨勢、立足于學生發展需求提出的先進教育理念.因此,教師應依托數學課堂發掘數學教學內容中包含的核心素養要素,將核心素養培養有效融合在教學中,使認知教育與學生核心素養同向同行發展.
(三)促進“教—學—評”一體化的原則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并非階段性教學目標,需要教師長期、持續地滲透,因此,制訂具有過程性和完整性的教學評價是確保教學及核心素養培養有效性的有力支撐.教師在制訂教學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認知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采用的學習方法,以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應注重數學課程育人價值的發揮,在評價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向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健全的人格,由此實現對課堂教學的精準把控,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提供穩固的落腳點.
二、在中職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數學教師若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更需要使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首先要做的便是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這樣的環境可以調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在求知欲望的支配下跟隨教師的講解思路和引導逐漸進入課堂學習.教師在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時,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與傳統課堂不一樣的學習氛圍.
比如,教師在教學“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二)”這一課時,首先需要讓學生熟悉集合的寫法,理解空集的含義,并熟悉空集的特殊性,能夠正確理解集合所代表的抽象含義,故教師在講解新課前,可提問學生是否記得上節課所講的集合的元素特征,集合、元素之間的關系又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完上節課的重點知識后,教師便可以開始這一課的講解.首先是集合的寫法.集合有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和描述法.列舉法,顧名思義就是將集合中存在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再用大括號將元素括起來.教師可以用這樣的例子進行演示,如用集合表示我國的直轄市,可以這樣寫:{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寫出單詞“computer”中字母構成的集合,可以這樣寫:{c,o,m,p,u,t,e,r}.相對于列舉法,描述法提升了一些難度,描述法是用已經確定的條件表示這些對象是否屬于該集合,并將該條件寫進表示集合的大括號中.比如,不等式x+1<-2的解集可以這樣寫:{x∈R|x+1<-2},還可以寫成:{x|x<-3,x∈R}.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將集合與元素之間的從屬關系通過多媒體設備用動畫形式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通過簡單的例子引導學生融入課堂,在學生了解簡單的知識后再提高案例的難度,鍛煉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
(二)依托教材內容,制訂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首先,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內容,從中挖掘能夠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要素,制訂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其次,結合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創設課堂教學內容,形成課程教學側重點,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此外,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具有針對性,指向核心素養的發展,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和整理,充分發揮教學內容自身的輔助功能,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打造高效課堂.
例如,在“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情,從垂直判定角度進行全新的教學設計,力求讓學生形成數學知識的遷移.教師可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為:(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通過對圖片或示例的觀察,抽象概括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并深刻理解該數學定義,能夠利用垂直的數學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歸納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的定理,并運用判定定理證明簡單的空間位置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借助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的研究過程,幫助其了解和體會數學探究的快樂,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能夠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初步掌握事物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論,將理論聯系實際.教師可充分利用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推理和論證,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優化數學習題結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強化中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還需要輔以習題練習,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中職數學教師可以選擇一節課作為專門的習題課,使學生在充滿刺激和緊張的比賽氛圍中激發自身的數學潛力,在與同學的不斷角逐中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
比如,使用應用練習題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是較為有效的辦法.教師要結合中職數學教學的大綱要求,針對具體教學內容設計習題,以夯實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促使學生在解答練習題的過程中形成縝密思維,凸顯練習題輔助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如在“幾何空間”這一課的例題講解結束后,教師可運用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演示,使學生逐步構建空間幾何思維,激發其對幾何空間的探究興趣.首先,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可讓學生直觀了解三維視圖,通過平移、旋轉等方式,讓學生觀察圖形變化情況,形成立體幾何思維,并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體會,提高幾何知識學習技能.其次,圍繞具體的練習題,教師可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帶領學生對幾何空間知識進行深度挖掘,促使學生形成多樣性思維,能以靈活、多變的形式開展知識探究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通過滲透幾何空間的數學文化知識,合理建構數學文化課堂,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性學習模式下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使學生的數學視野更為開闊,為未來進行系統學習、深度學習做好鋪墊.最后,教師要打造互動性、創新性課堂環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習題訓練,提高學生對幾何空間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習題解答中形成問題意識,強化問題思維,發揮互動式教學的作用.同時,教師要以“傳幫帶”思想增強學生的解題技能,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水平得到提升,為學生扎實、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做好準備,為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鋪墊,充分發揮中職數學教學的作用.
(四)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育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指向學生理論知識與品格等方面的培養,還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成就感與自豪感.
比如,在教學“函數的單調性”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記錄早8點至晚8點間每個小時的溫度,并以時間和溫度建立坐標系,找出各時間及溫度的對應點,將相鄰點用曲線連接,通過觀察圖像感知氣溫變化,根據曲線尋找哪一時間段內的溫度變化具有單調性.此外,教師可要求學生探究以不同火力燒水并測量水溫,如在小火燒水時水溫上升較慢,而切換大火時水溫上升較快,并分別畫出水溫在相同時間間隔內的溫度變化圖像,進一步感受函數的單調性.在確定實踐內容后,教師應根據實踐內容及難度設定實踐活動,如活動時間為3天,學生需要在3天內完成實踐活動,并詳細記錄實踐的材料準備、方案設計、實踐過程、實踐結果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在實踐結束后,每一名學生都需在課堂中進行實踐報告,其余學生和教師則對該學生的實踐報告進行評價,由此使學生在獨立、自主的實踐中感知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以數學的眼光和思維抽象出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并以數學的形式和方法表達這一關系,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五)完善教學評價,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教學評價是教師把控實際學情、優化后續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不僅要建立具有過程性和完整性的評價機制,還要通過評價分析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促使學生由受教育主體向自我教育主體轉變.
以教學“分段函數的應用”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的教學評價要結合素養目標內容對學生進行學習過程評價.如根據知識與技能目標,教師要考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否全面掌握和理解了分段函數的概念,并對學生對分段函數函數值及定義域求法的掌握情況進行過程性評價,借助評價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使其能夠有效掌握分段函數知識,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段函數圖像繪制,并能利用所學的分段函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應用題.此外,教師可利用學生的自評內容判斷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等方面的學習情況,并借助自評引發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反思,建立自我認識,這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此外,針對該教學內容,教師可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以解決學生在學習分段函數中出現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針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學生間的互評,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結 語
培養中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運用數學思維,結合數學基礎知識,將數學文化知識與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相結合.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情況,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未來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還可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有效提高中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溫燦燦.數學文化背景下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0):39-41.
[2]潘奪.核心素養下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方案分析[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2(19):52-54.
[3]李小艷.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創新與實踐[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五)[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347-351.
[4]葛寧寧.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