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創新,當前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如何將信息化技術更好地運用于實際工作的問題。對于城建檔案館而言,加強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提升檔案管理的質量,還能提升檔案館的綜合管理水平,進而幫助檔案館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本文立足于“互聯網+”視角,對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提出相關思考,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介紹城建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背景和各類“支持條件”;其次,闡述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原則并分別進行簡要分析;最后,對城建檔案館如何立足于“互聯網+”視角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7文獻標志碼:A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使得各種信息技術涌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建檔案館也應當將傳統的檔案處理方式與現代的信息化技術相融合,以便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自身檔案管理的升級。當下,城建檔案館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具有較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內容。本文圍繞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展開分析,指出“互聯網+”環境下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新方向。
1 城建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背景
1.1 政策背景
隨著當前我國智能檔案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政府也專門制定了一套有關于“網絡+民生”的相關配套措施,以求網絡技術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便利與高效功能,進而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積極推動新興技術服務在社會保障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1]。這些政策的頒布,都為我國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了積極條件,對于優化現有城建檔案館服務資源與模式,促進智能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具有積極意義。
1.2 經濟背景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建檔案館在整合資源、促進信息共享、加強引入“互聯網+”技術等方面都有著很強的經濟效益。在現有的經濟環境下,城建檔案館可以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有建設性意義的開發與使用中,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檔案服務的效率,使之在社會服務、經濟民生等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促進我國智能檔案館的發展,還可以解決城建檔案館在信息化方面的困境,在原有的基礎上,節約用于軟件采購和開發的人力成本等支出[2]。
1.3 技術背景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城建檔案館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互聯網+”技術不僅可以將傳統的紙質文件轉換為電子文件,通過海量的數據庫對電子文件進行整合,從而方便用戶的訪問和使用,還能通過檢索深度挖掘和系統自動更新的方式,使城建檔案館的管理工作在質量和效率上呈現“新升級”。
2 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原則
2.1 因地制宜原則
由于不同城建檔案館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實際狀況不同,因此檔案館在加強信息化建設時應當考慮本檔案館的實際需求。將檔案館的實際需求、自身現有的信息化水平和經濟狀況等進行綜合考量,然后展開信息化建設初期的調研工作,再根據檔案館所屬地區特有的文化背景,有針對性地對城建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這樣才能保證檔案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質量,使信息化建設能夠充分地為檔案館的升級工作服務[3]。
2.2 安全管理原則
在當前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海量的互聯網信息技術雖然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這背后也隱藏著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對于城建檔案館而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保證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質量的重要手段。檔案館不僅要加大管理和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切實地從硬件層面提升管理水平,還要對個別高級別保密文件進行分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相應的監控系統,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利用互聯網技術保障檔案安全的目的。
2.3 個性服務原則
城建檔案館要想促進信息化建設達到新高度,就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優化管理服務、突出個性,這樣才能使自身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有的放矢”的狀態。所以,城建檔案館在促進信息化建設之前,應當明確自身檔案館的社會地位及服務定向,并結合單位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對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不斷調整,將自身單位提供的服務與服務對象所期望的需求相對接,這樣才能提升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質量[4]。
3 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在傳統紙質城建檔案處理方式中,存在較多問題,如紙質檔案保存需要占據較大空間、檔案借閱程序煩瑣、檔案處理不便等。通過對現階段我國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缺乏整體指導,系統標準不統一。我國的檔案計算機處理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正式起步發展,20世紀90現代,大量的電子文件出現,并逐漸成為檔案館建設的主要趨勢。但目前,我國在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相關標準仍不統一,發展緩慢,現有的標準缺乏系統性、兼容性。第二,檔案性質影響電子檔案轉化工作。在傳統的城建檔案中,主要采用手工記錄的方式,由記錄人員手寫。但是,在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中,需要以數字化的方式處理檔案,受到原始記錄的影響,許多檔案的數據、內容已不完整,成為檔案數字化轉化的難點。第三,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缺乏技術、軟件支撐。計算機軟件、信息技術是支撐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條件,但現實情況是,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缺乏規劃性,軟件系統之間存在不兼容的狀況,缺乏網絡技術支撐,阻礙信息化建設進程。
4 城建檔案館立足“互聯網+”視角的信息化建設策略
4.1 搭建信息化建設平臺
城建檔案館要想立足于“互聯網+”視角進行信息化建設,就應當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和發展的目的,搭建信息化建設平臺,為檔案館的信息化發展提供“展示空間”。
首先,檔案館應當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檔案館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應當對自身檔案館的市場定位及服務對象等進行分析,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只有將信息化建設目標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匹配,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才算有應用價值。
其次,檔案館應當面向市場拓寬選擇空間。上文已經提到,目前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有關于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管理產品在市場上層出不窮。城建檔案館要想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質量,就應當面向市場,對每一款產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考核,并結合考核結果選擇最貼近自身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后續信息化建設質量的基礎上,提升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的價值。
最后,檔案館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化平臺建設。由于不同城建檔案館的實際情況不同,因此城建檔案館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當檔案館在展開信息化建設工作之后,要結合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對技術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完善,使運用技術所產生的管理結果不斷為城建檔案館的檔案管理工作而服務。這樣才能使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有更大的使用價值[5]。
4.2 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城建檔案館要想立足于“互聯網+”視角進行信息化建設,就應當落實好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只有將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落實好,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夠得到有序開展。
首先,檔案館應當做好信息化建設的軟硬件設施設置工作。只有將硬件設施配備齊全,健全軟件設施的功能,檔案館的后續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夠得到保障。例如,有的檔案館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會對自身檔案館的網絡設施及信息共享基礎設施進行“安全設置”。這樣不僅可以保障軟硬件投入使用的“安全性”,還能為后續檔案館開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效率基礎”。
其次,檔案館應當做好對于安全監控體系的建設工作。前文已經提到,當前海量的社會信息雖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這背后也隱藏著較為復雜的安全隱患。對于城建檔案館這類保密性要求較高的單位而言,建設安全監控體系,不僅能夠使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更有價值,還能保障檔案館的信息安全,促進檔案館風險預防措施的完善。例如,有的檔案館在對檔案進行存儲時,會將較為重要的檔案“打標簽”,并對“打標簽”后的檔案進行針對性管理,強化對其追蹤監控。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實時監測重點檔案的情況,進而便于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全面追蹤,還能夠在現有的技術手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重點檔案資料的安全,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全面預防[6]。
最后,檔案館應當做好數據備份工作。由于當前檔案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因此城建檔案館應當做好相應的數據備份工作,謹防由于網絡系統的不穩定而發生系統數據丟失等問題。
4.3 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
城建檔案館要想立足于“互聯網+”視角進行信息化建設,就應當做好培育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工作,使信息化管理人才能夠為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服務。
首先,檔案館要加強對現有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育。檔案館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或講座等方法,組織管理人員參與,使管理人員接受最新信息化管理的“思想沐浴”,進而在豐富信息化管理人才知識體系的同時,提升信息化管理人才對時代新管理要求的了解。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人才的緊迫意識,還能夠提升管理人才的管理質量。
其次,檔案館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面向市場有針對性地招聘信息化管理人才。由于不同檔案館的發展需求存在著一定差異,檔案館在面向市場進行人才招聘之前,應當明確自身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及檔案管理的實際需求。在招聘人員了解了檔案館的實際建設需求之后,再進行人才招聘,這樣就能使招聘人才的技能與檔案館的“缺陷”對接,使納入的新人更好地為檔案館的發展建設而服務[7]。
最后,檔案館要通過內部比拼的方式加強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揚棄”意識。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想要發展就應當具備揚棄意識,要樹立“不破不立”的發展思想。因此,檔案館要學習這種思想,加強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訓教育。例如,檔案館可以定期組織信息化建設小組比拼等活動,提升管理人才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敏感性,這樣就能強化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揚棄意識,使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更上一層樓。
4.4 關注館內的“軟環境”建設
城建檔案館要想立足于“互聯網+”視角進行信息化建設,不僅要做好上述已經提及的平臺建設、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還要關注館內的“軟環境”建設。這里所指的軟環境與“軟實力”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是城建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一環。
首先,檔案館應當構建專門負責館內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小組,完善館內的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管理考評體系。
其次,檔案館應當強化開展宣傳工作。管理人員可以利用當下較為常見的平臺作為宣傳載體,強化對本檔案館的品牌宣傳工作,使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能夠由內向外地表現出來。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人們認識到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優勢所在,還能夠使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各項職能得到履行與落實。
最后,檔案館應當結合自身所屬區域的文化背景,有選擇地將地方文化納入自身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之中。以這種方式進行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提升人們對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接受度,還能夠使人們更為全面地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義,以及政府促進檔案館進行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際價值。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城建檔案館來說,積極地展開信息化建設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檔案館收集信息資源,還能幫助檔案館管理人員利用信息技術高效地開展檔案管理工作,這對于促進我國“城建智慧檔案館”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加強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城建檔案館的信息化建設,是我國城建檔案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建檔案館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黃曉旭. 互聯網+環境下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思考[J]. 蘭臺內外,2022(27):37-38,73.
[2]周德雄. 再談城建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以在建的海口市城建檔案館信息化建設項目為例[J]. 未來城市設計與運營,2022(8):67-69.
[3]康寧,郭彥軍. 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向和多維進路[J]. 蘭臺世界,2022(02):55-58.
[4]杜娟. 高校數字檔案館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J]. 信息記錄材料,2022,23(2):71-73.
[5]古西敏. 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路徑探究——以鄭州輕工業大學檔案館為例[J]. 辦公室業務,2021(17):88-90.
[6]郭紅霞. 智慧檔案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新階段[J]. 蘭臺內外,2021(23):13-15.
[7]李彩麗,劉燕萍. “新基建”背景下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新機遇[J]. 檔案管理,202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