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良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作為外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文化思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積極探索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顯得很有必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不失為一種高效教學策略。它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課堂效率。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這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本文試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結合其優勢,探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有效性;初中英語;閱讀策略
近年來,在新課標背景下,國家明確指出立德樹人根本目標,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雙減”政策提出,旨在減負增效提質。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應擺脫傳統“填鴨式”或“灌輸式”教學,從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和語法,過渡到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從總體上把握對整體文本閱讀的理解,進一步獲得閱讀信心,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亟待更新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當前,某些地區閱讀教學應試成分居多,側重生詞、詞組、句子和重要語法點的傳授,忽視整體閱讀文本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使得閱讀課堂趨于“單一化”和“淺層化”,影響了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英語閱讀的本質。因此,應更新教學理念,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
(二)教學策略過于單一
初中生比較活躍,但閱讀專注度有限,這是教師們面臨的基本學情。單純的文本閱讀過于單調,而教師一味地讓學生做閱讀訓練,通過教師講解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故教師以“講”為主的教學策略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很難讓學生去領悟閱讀所帶來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這讓閱讀教學失去本來的意義。
(三)教學效果取得有限
筆者認為閱讀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從而使他們具備通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能力,同時能推動學生“有感而發”,具備一定的寫作表達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有的地區教師為趕教學進度,疲于教學知識點,大多時候在引導學生做題,過于注重提高應試能力,這使得閱讀教學有點流于語法教學或趨向“走馬觀花式”的淺層次閱讀教學。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往往沒有思考時間,沒有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策略中的優勢
思維導圖是用于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注重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能將各級主題的關系運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方式表現出來,將主題關鍵詞和圖像、顏色等進行記憶鏈接。實踐證明它在教學中的有效性有以下優勢。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有的學生在英語的閱讀過程中一看到文章就開始逐字逐句閱讀,遇到生詞就逃避等讓其對閱讀產生恐懼感。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盡量讓閱讀內容呈現更趣味化,以驅動學生主動閱讀。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自我思考、教師引導、合作探究學習等活動形成并構建思維導圖。教師合理點評,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長處和不足,在改進不足的同時發揚長處,獲得進步、提升,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培養學生多元思維,促進學習遷移
英語閱讀本身需要具備一定能力的思維活動,它需要學生在繁冗的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對文本進行分析,從總體上理解文本,分析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或看法,這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有趣,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無論是教師示范引導還是自主閱讀,都是一種有效思維活動,它進一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多元思維,激發更多課外閱讀興趣。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運用思維導圖,助力學生跨越生詞障礙
現如今初中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單調的閱讀理論教學使得學生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大大打擊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即在閱讀文章時一碰到生詞短語就萌生放棄閱讀的想法,沒能真正地培養閱讀猜測的能力。通過思維導圖,運用貼合生活實際的話題圖片、圖標或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能直觀體現內容,進入閱讀情境,在相關情境中猜測單詞的含義,掃清閱讀障礙。教師因勢利導,呈現教學內容,將教材中的隱形知識顯性化,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實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科普版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C中,教師通過課前準備的圖片 ——一輛簡便的自行車在十字路口騎行的照片或簡筆畫,讓學生進入閱讀情境中。教師在自行車前后方書寫lights與 reflectors,引導學生在句子When riding at night, they must have lights in the front and reflectors on the back of their bicycles.中猜測reflector的含義,進而引導學生猜測Bicycle rid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中pay attention to 的含義,學生也不難猜測出其意思。再做進一步引導,猜測If not, in case of an accident中in case of 的含義,最后引出obey traffic signals遵守交通信號,從而保證騎手安全(safety)。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訓練猜詞能力,不讓閱讀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而是要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思考的過程。思維導圖的呈現也讓學生得到了遵守交通規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二)善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教會學生學習。隨著英語文本內容的增多,學生遇到的難題也隨之增多。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可抓住文本重點;通過閱讀梳理學習脈絡,繪制思維導圖,養成獨立思考,自主閱讀的好習慣。針對具體文章,教師通過吃透教材,引導學生研讀語篇,把握教學的核心內容,落實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服務于主體意義的表達,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信心,實現減負和增效的有機結合。
例如,在科普版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C: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中,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標題和文章略讀的方式得知文章的體裁和結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教師適時引導教學閱讀技巧,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描繪思維導圖。教師可先通過示范的方式,如樹枝狀、魚形狀來呈現文章的總體結構,主線Keeping Safe是樹干或魚骨,而Suggestions(建議)是樹枝或魚身,鼓勵學生努力把“樹木種植得茂盛點”(知識點)或“魚再養肥一點”,在一遍遍閱讀中領會作者所傳達的觀點后,讓學生來描繪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學生思維在鼓勵和引導中開花結果,大大超出教師想象:如有畫成火車狀、章魚狀、大樓狀、輪船狀等,然后進一步補充建議,自主找到最佳解決辦法,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情況,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
能力。
又如在學完科普版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1 Section C中Janes Day后,重點在繪制簡一天的作息活動,教師提出問題:Where is Jane living in? In city or in countryside?(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生活),學生就會思考,坐公交車或地鐵上學可以推測出簡在城市生活。教師又問,How do the students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western part of China go to school?(那么中國西部農村學生是如何上學的呢?)這個問題讓學生瞬間就陷入了思考并激發了學生閱讀此類文章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在課堂上呈現人教版教材中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閱讀文本,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繪制思維導圖,從而實現閱讀層面的拓展和遷移。
(三)活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后復習反思
課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同時學生的學習也延伸到了課堂之外。復習鞏固和課后反思就是其中重要環節。
學生在對閱讀體裁進行導圖的分類繪制時,學生會發現,記敘文導圖的繪制包含“4w1h”:即發生的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以及如何發生(how)。如科普版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2 Section C中Kangkang, Michael和Darren去游歷天安門廣場以時間進展來推動事情發展的,學生有的以表格來繪制。而議論文常以“總分總”結構闡述話題觀點。如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3 Section C閱讀篇章中對因特網利弊的闡述。學生以線性或大括號的圖形來呈現;說明文思維導圖的繪制更像是一組發散的網狀圖,在這個網中各種知識點交叉并相互聯系,如仁愛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3 Section C中傳統與新能源介紹中,各式能源介紹匯成一張能源網(有區別有相交),無論是生物能還是太陽能抑或磁能都是人類開發的能源。
學生在課后反思,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們快速回憶所學內容,梳理當堂所學。一張思維導圖,通過課后整理,填補重要知識點,從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來搭建知識的“支架”,到最后內化為自己知識的拆“腳手架”的過渡,達到“以點帶面”,有利于實現知識的正遷移和內化,它讓學生記憶更快速,理解更系統,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思維導圖的融合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真正增效提質的效果。在英語閱讀中,思維導圖能讓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具體化,教師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優化課堂設計,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和領悟力。同時,思維導圖的教學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5.
[2]李曉瑜.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發展,2020(1):87-87.
[3]時維基.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組織的實施[J].任務畫報:下旬刊,2021(2):1.
[4]劉利霞.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20(2):1.
[5]梅德明,王薔.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