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濤
【摘 ?要】基于物理學科教學實踐,結合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高中物理有序銜接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期待能為廣大物理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高中物理;銜接;核心素養(yǎng)
從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考物理對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存在較大的斷層,很多高一學生認為物理的學習非常困難,很難適應高中物理學習的節(jié)奏。正因如此,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物理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注意高一物理與初中物理的有效銜接。
一、初高中物理銜接的影響因素
(一)學生心理處于過渡期
高一學生打下物理基礎有助于以后的學習。由于高一新生經(jīng)過了漫長的假期,身心都處于放松狀態(tài),很難全身心投入學習,因此,對他們來說,高一物理課程比較困難。同時新環(huán)境、新老師、新同學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他們會緊張、焦慮。高一新生需要適應這樣的環(huán)境,要有一個過渡的過程。
(二)教學內容連接斷層
初中物理課程并沒有特別高深的知識點,與高中課程相比,初中物理課程比較淺顯易懂,而初中物理的學習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物理,形成一種概念。學生在初中階段初步了解了物理基礎知識,待高中階段學的內容更多了,學生自身的邏輯能力、推理能力也就更強了。高中物理就是將初中物理知識更加細化,將知識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在難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三)教學方法的轉變
高中階段的教學任務比初中的更重,教學目標也有了一定的變化,這對高中物理教師也是一次挑戰(zhàn)。高中物理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與水平,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很多學生由于受到初中階段教學模式的影響,剛進入高中時難以適應,尤其是對物理學科來說,知識的連貫性較強,如果在高中階段不能打好基礎,對以后的學習也有影響。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放慢講課速度,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而不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較難的題目可以讓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這樣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學生也要轉變學習思維,靈活掌握知識。學生和教師都應該注重知識的銜接,確保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xiàn)從初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的過程。
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高中物理有序銜接方法
(一)強化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
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合理制訂物理學習目標,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進一步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對摩擦力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認識到摩擦力這一章節(jié)的重要性及難度,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踐進行開展活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身對摩擦力的理解,并且用身邊的實例對摩擦力進行證實。其次,教師可結合生活中的摩擦力作為引入展開教學活動。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就產(chǎn)生的摩擦力進行示范,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這一概念,以便開展后續(xù)課程。
(二)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應加強物理教學過程中實踐活動的開展,通過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實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展現(xiàn),增強知識的直觀性,加深學生的理解,還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課堂,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踐教學也較好地改變了教學過程中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好地讓學生融入課堂,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更好地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分工合作,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并且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光的反射及折射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室中通過其他的應用對反射以及折射進行觀察,還可以布置課下作業(yè),讓學生回家觀察家中的魚缸,可以在魚缸中放一根木棍,對光的折射進行觀察,從而更好地將物理知識引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并且將實踐融入生活,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動腦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困難的解決策略
在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一是關于物理觀念的差異。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都是比較淺顯的內容,大多與日常生活相關,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的存在,因此,對課本上的知識也就理解得更好,而在高中階段知識需要掌握得更多。以力的教學為例,在初中階段一般是掌握力的基本性質和三要素,而在高中階段,對力的計算就更加復雜。二是在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方面,初高中學生的培養(yǎng)沒有明顯的差距,都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認識科學本質,更好地理解科學走近科學,也要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的觀念,通過對現(xiàn)實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教師也應該順應潮流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物理課程學習中可能會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問題,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科學思維水平不高,很多學生沒有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重視該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幫助他們度過初高中物理銜接這一階段。物理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難度系數(shù)更大,初中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物理課程,從而實現(xiàn)各方面的提升,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
(一)注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育人,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也是各種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該更加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提高成績作為教學目標是一種錯誤思維,教育不只是培養(yǎng)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的道德品質。在物理教學中,要注重初高中的知識銜接,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銜接的知識點,如果想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銜接,應該對新課標下的初中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只是傳授高中的知識內容,應該與初中內容相結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中教師也要與初中教師有一定的交流,多溝通學術方面的問題,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標。
(二)學會總結,形成知識體系
根據(jù)物理教材的要求,初中物理往往采用解釋說明類語言,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對知識只需要初步的了解,但是在高中階段由于知識難度加大,對教學的精準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適應在不同環(huán)境下對概念進行識別,為下一次探究打下基礎。學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觸這些知識時,教材將其定義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而在高中速度定義為位移和時間的比值,并有大小和方向兩個屬性,學生在沒有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對知識往往不能理解,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傳授給學生正確的理論。學生從初中升到高中,思維方式應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他們可以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涉及物理應用時,雖然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接觸到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但是高中階段涉及得更多;初中階段在解題時只是利用一種方法,但是到了高中就可能運用多種方法。比如,牛頓定律在初中時只是要求能夠用實驗推理的方式概括問題,而在高中階段就要通過假設和推理,最后得出結論,在符合邏輯的基礎上得出了理想化條件。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在具體的物理教學中,可以利用實驗操作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器材,只有親自實驗了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在很多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都是利用口頭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沒有實踐經(jīng)驗,往往都是直接聽教師歸納結論。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該問題,讓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條件允許,要鼓勵學生親自制作和完成實驗,這樣學生才能將物理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也有助于他們以后探索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解決,對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只需要進行一些指導就可以完成,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問題的機會,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自己的思考。
(四)合理設計課堂問題
在初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問題是必須出現(xiàn)的,在大部分情況下,教師問學生的問題并不是圍繞教學重點,而是為了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設計,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復雜,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應該先讓學生仔細思考,因為只有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記憶才能更加深刻。教師在講解問題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突出重點,這對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大多數(shù)的學生基礎都不牢,他們會通過回答問題尋找參與感,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教材,確保每一個知識點的準確性。
(五)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教育也成為教育的關鍵。在我國公民素養(yǎng)教育中,科學和社會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自身能力。在初高中階段,教師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多給學生做活動的時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讓學生拓寬知識面。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并且能夠進行知識互換,而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學生要明確學習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物理學中很多優(yōu)秀的物理學者和物理學著作。很多物理學著作也都凝聚了學者們的心血,記錄了他們不辭辛苦的研究過程,見證了物理學一步一步的發(fā)展,具有很強的人文氣息。學生在學習物理時與其他學科不同,因為他在物理的學習中能夠感受到震撼,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這都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綜上所述,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高中物理有序銜接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物理學習表面上看就是物理知識的掌握,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課程銜接問題也會變得更加輕松。隨著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學生在面對初高中銜接時往往沒有積極對策,不能完成初中到高中物理的銜接,為以后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通過分析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以后的初高中物理銜接工作打下了基礎。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該問題,積極配合政府的政策,從而解決高中物理知識和學習上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道闊.初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的探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2]荊健.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銜接問題的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