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全禮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性推進,高中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除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講解高度重視外,也要確保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群體能夠做到全面發展。鑒于此,為促使高中生核心素養能夠大幅提升,教師應對核心素養內涵深度分析,并且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模式與方法。本文主要對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育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教育;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立足高中物理培育學生主體核心素養,對其拓展物理思維有較大影響,也有助于高中生物理能力的大幅提升。現代教育導向下,要求高中物理教學應對學生素養強化給予特別關注,并且要將其視為重點教學目標。只有教師做到注重引導學生物理思維傳播和物理技能訓練,才能逐步輔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習慣和發展核心素養。基于該要求,教師需以教育改革要求為基礎重新制訂物理教學策略,更要利用該契機帶領高中生群體擺脫固化思維束縛,提高學習成效。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內涵
(一)物理觀念與應用
通過分析物理知識可發現,該學科與實際生活關系密切,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皆能利用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與解答,并且隨著對生活現象研究的愈發深入,也能總結和梳理出更多全新的物理知識。在物理核心素養要求下,教師在具體授課時除要求學生主體能夠對相關知識系統掌握外,也需要其具備較強物理觀念,更要能夠做到利用物理思維對生活問題與現象加以思考,這樣才真正有利于學生做到將物理學科知識在生活中實際運用,從而實現學以
致用。
(二)科學態度與責任
在核心素養指導下,教師應對培養學生主體科學態度和責任加以重視,并且要讓其明確物理實驗研究屬于科學證明過程,而這一過程十分嚴謹,學生群體要認真對待。不僅如此,在進行實驗時,高中生應明確個人職責,且能夠嚴格按照實驗要求與流程展開操作,與此同時,對具體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步驟都要逐一記錄,以方便后續總結歸納實驗現象與結果和證明物理定理與概念。
(三)科學思維與創新
理論性是高中物理課程的一大重要特征,其中所有理論與知識皆是建立于科學研究之上,在通過科學驗證后能夠充分說明物理知識與結論具有明顯的真實性、有效性以及應用性特征。其實一個物理問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眾多,所以面對該學科知識時,如果學生僅是對相關知識僵化運用,將難以保證問題處理效率和質量。基于此,為進一步提升問題解決有效性,教師應注意引導高中生發展創新思維與能力,并且要讓其做到立足不同角度和維度分析、思考問題,從而更為靈活地解決問題。
(四)實驗探究與交流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而在該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群體科學思維也是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一。想要實現該教學要求,教師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驗證物理理論,并從中得出結論,而實驗是檢驗和驗證物理結果的一種有效方式,由此可看出針對物理實驗進行交流與探究極為重要。一方面,教師應帶領學生基于科學思維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更要借助該機會將所學物理知識逐漸轉化為實際操作;另一方面,教師應保證學生群體間能夠進行深度互動和交流,只有做到相互配合才能確保實驗活動高質量完成。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一)激發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學習難度較大,并且因為該階段學生邏輯思維運用尚不成熟,所以其在解決物理問題時無法對相關知識巧妙應用。對這種情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教師應對學生群體學習實情有充分認知,并且要以激發其學習興趣為主要出發點,要知道高漲的學習熱情是其探究知識的主要動力,也是核心素養強化的關鍵前提。以“曲線運動”教學為例,教師為確保高中生能夠對平拋運動、曲線運動以及圓周運動概念和區別有充分了解,可選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如“離弦的箭、投籃、滑翔傘以及槍口水平射出的子彈”等,通過利用一些較為簡單和常見的生活現象呈現以上物理概念,通過引入實際生活事物和現象降低物理概念的理解難度,也能輔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區別各概念間的不同之處。結合這些常見生活現象,能充分激發高中生的探究興趣,而這對教學質量提升以及核心素養發展皆有一定促進意義。
(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對教學改革落實和教育目標實現有直接影響,通過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輔助教師更精準地了解及掌握學生主體的學習需求、學習情況以接受能力,從而更合理地策劃和實施物理教學方案。例如,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知識時,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可向學生提問:“有誰能夠對勻變速運動進行表述?”教師通過該問題引導高中生對已學過的物理知識點加以復習,而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對學生描述的不準確之處點撥與糾正,這樣既能掌握其實際學習情況,也能輔助其加深記憶。接下來,教師可在多媒體設備上為學生呈現教學課件,并組織其以小組的方式學習自由落體運動,也可引導高中生主動聯系新舊知識,以便其能夠更深層地理解新知識。另外,教師可圍繞該知識點設計相關問題,如“自由落體運動屬于哪種性質”,借助這類問題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物理思維,并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該知識點。
(三)創新課堂教學活動
1.多媒體教學
借助多媒體技術設計物理教學活動,能夠將一些極復雜的知識內容以更直觀的形式呈現,這樣不僅能夠降低高中生的學習難度,還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當前教育背景下,固化的授課方法不僅對教學改革多有不利,還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有諸多束縛。鑒于此,為營造教學氛圍、調整教學現狀,教師需要對多媒體技術巧妙應用。以“超重、失重”知識點的教學為例,如若課堂上只是讓學生觀看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將不利于其理解所學內容,但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具體的實驗現象以視頻形式進行展現,學生則能更詳細地進行觀看和分析。例如,通過播放宇航員行走太空的視頻,高中生能夠更直接地觀察和體驗失重現象,這樣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其物理思維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有效訓練。除此之外,在教學“機械波”時,其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知識和物理過程理解十分困難,并且教材中的插圖內容也都是靜態的,不利于學生理解學習難點,而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則能輔助教師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將波的運動進行動態展示,可以將橫波中各個質點的實際運動方式加以呈現,待觀察動態視頻后,學生對質點不隨波遷移這一物理過程也能充分理解。
2.問題情境教學
以問題情境教學實施物理教學可讓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也有助于其核心素養發展,而想要將問題情境作用真正發揮,教師需要精準設計相關教學問題。例如,“宇宙航行”講解時,教師可借助以下問題構建教學情境,“同學們都知道地球對于其周圍物體會有超強引力作用,所有拋出的物體最終皆會掉落回地面,同時在地面上水平拋出某一物體,拋出速度越大,最后落點距離拋點水平距離越大,接下來想請大家思考這一問題‘地球是球體,若拋物速度極大時,是否還能將地面視為平面呢,如果速度會持續性增大,那么又會有哪種情況出現呢?”待問題拋出后,教師可組織學生群體集中討論,并且要將學生所回答出的最終答案與牛頓設想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搭建和教學引入,不僅能夠激發高中生探究熱情,還可進一步提高其學習自信,并且課堂教學質量也能隨之提升。但是在應用問題情境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要了解高中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只有教師對學生主體認識愈發深入和全面,問題情境才能真正發揮出學習導向作用。
(四)把握物理教學細節
良好學習習慣是高中生形成物理核心素養的基礎所在,一旦學生習慣形成,其學習責任感、信念感也都會隨之提升,并且在參與課堂活動時也會更加主動和認真,面對物理問題與實驗也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這一變化對學生個人能力、核心素養和知識水平強化皆有一定影響力。想要真正實現該目標,物理授課環節教師應緊抓課程教學細節,除要對知識掌握特別注重外,也要對學生主體言行舉止、行為習慣詳細觀察,當發現其存在不良行為和學習習慣時,教師要立即指導學生加以改正,更要借助該機會糾正高中生的錯誤學習方法。長時間影響下,不僅能夠輔助學生克服物理學習的各項困難,還能進一步幫助其完善物理知識結構和發展物理思維。以物理實驗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應確保學生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更要在具體實驗前要求學生對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進行檢驗,及時替換已有損壞的實驗器材與設備以保證實驗準確性。不僅如此,在記錄實驗現象和過程時也要做到詳細且認真,絕不可有任何疏忽,以免影響實驗最終結果;而在實驗結束后,應做好收尾和整理工作,從而降低實驗器具的損害概率。隨著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高中生在掌握物理知識時,其學習與行為習慣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五)開展課堂實踐教學
通過分析以往的物理教學可發現,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時常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對實踐教學卻多有忽視,以至于高中生雖然能熟練記憶理論知識,可在解決實際問題和物理現象時卻難以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這一問題不僅對教學改革有極大影響,更會限制學生主體物理素養的養成。因此,為突破教學局限性,教師應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實踐活動,并且要有效組織學生群體參與實驗操作和觀察具體現象,只有教師做到全方位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真正落實。以“單擺”實驗為例,課堂上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其中每組人數4~5人最佳;待分組結束后,可要求各小組對擺鐘原理資料進行收集,并且要以教材內容為依據自行制訂單擺實驗方案步驟,也要通過組內研究明確實驗目的以及實驗所需的具體材料。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則是對各小組實驗方案進行檢查,指出并引導學生糾正實驗錯誤,更要結合各小組實驗方案為其提供相關實驗材料,其中包括擺球、擺線和秒表等物品;當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也要組織各小組進行匯報,逐一說明實驗結果。通過實踐活動開展物理教學,可讓高中生親自感受物理現象和總結自然規律,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其團隊協作意識、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都會有所提升,而這也是核心素養養成的前提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程中培養學生主體核心素養并非短時間即可完成,教師需要通過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改善師生關系、創新課堂活動、緊抓教學細節和設計教學實踐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物理知識的同時,大幅提升其綜合能力與核心
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昌海.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實踐[J].天津教育,2022(26):103-105.
[2]張樹彧.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22,8(17):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