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瀾瀾
【摘要】情景化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時期下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沉浸在數學文化營造的氛圍當中,借助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來構建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獲得發展。本文就以當前小學數學情景創設存在的問題、基于核心素養的情景創設優勢作為切入點,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情景創設對策展開了一番敘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情景創設? 核心素養?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5-0094-03
一、引言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收獲的滿足自身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以及關鍵能力,而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則強調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建立在生活化教學的基礎之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情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借助情景化的教學來為數學課堂注入生命力,讓教學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及成長規律,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1]。
二、當前小學數學情景創設的問題
當前,情景化教學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作為一種體現生活化教育思想的教學手段,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情景化教學還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多以圖片呈現,缺少實驗模擬
很多教師雖然認識到了情景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情景創設時所使用的手段卻十分單一,并且不愿意花費時間去精心構思情景的創設,經常會用簡單的圖片來創設情景。而運用圖片的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厭煩的情緒和模板化的印象,很難使情景化教學的作用真正體現出來。小學生正處在以具象思維為主要認知方式的年齡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加強體驗式教學手段的使用,讓學生可以在深入的體驗中真正地理解知識發生的過程。因此,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為了節省時間而向學生展示幾張簡單的圖片,而是應當充分利用起實物、圖片、聲音、問題等手段,引導學生展開猜想、假設、設計等活動,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從而讓教學情景可以發揮出真正的作用[2]。
2.情景內容零散,主題情景較少
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強調了教學要遵循“一致性”“整體性”等原則,讓學生可以獲得深度學習的體驗,真正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情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要保持情景的連續性和一致性,讓情景之間相互聯系,從而讓學生可以真正地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情景之間的連續性并不重視,在課堂上會隨意地創設各種情景,導致學生的體驗不夠深刻。
3.過度依賴技術,忽視交流互動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數學情景化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喜歡使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情景,通過向學生展示圖片、聲音等資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而信息技術的使用雖然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但是部分教師卻忽視了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在創設完成情景之后很少和學生之間展開互動,導致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互動,學生也只受到了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對于究竟要學習什么、怎樣去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只能作為教學中的一種輔助工具存在,假設教師將使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當作了課堂教學的一個目標,過于追求教學的形式感,很容易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導致既定的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一原則的基礎之上來運用信息技術,從而確保信息技術的情景創設作用真正地體現出來[3]。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情景創設優勢
核心素養下的情景創設要以學生為中心,確保情景真正指向學生“會學”并且“學會”的過程,使學生可以真正地在情景的幫助下理解知識。具體來講,基于核心素養的情景創設具有以下的優勢:
1.表征方式豐富,提升教學效果
情景的表征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因此使用多元化的情景表征手段,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創設多元化的情景,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能夠在充分的感悟中理解所學知識。而隨著教師對核心素養內涵的理解愈加深入,采取的課堂教學情景表征手段也會越來越多元化,逐漸做到靈活地使用圖片、視頻、聲音、實物等各種呈現方式來刺激學生視覺、聽覺,并且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4]。
2.情景類型典型,強調真實生活
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了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三條路徑:發展學生數學觀察能力、發展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而這三條路徑都在指向生活化教學,因此,通過立足核心素養的內涵來實施情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增強數學課堂和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教師創設出來的情景更加典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要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選擇課堂情景的素材,將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融入到數學課堂中來,引導學生去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文化,學會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生動的數學現象,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讓情景化教學可以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3.情景效用提升,誘導學習動機
結合筆者觀察到的情況來看,通過基于核心素養來創設情景,能夠讓情景的價值獲得提升,使學生在情景的體驗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學習動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本質上是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增強,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激活學生探索數學未知的動機。因此,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來創設教學情景時,大部分教師都更加重視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并且密切聯系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來與學生進行互動,不斷誘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素養獲得了應有的發展[5]。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情景創設對策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情景化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核心素養對情景化教學的幫助,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立足教學內容,創設主題情景;注重學科融合,優化情景創設;合理運用工具,提升教學效益。從而瞄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來實施情景化的教學手段,讓情景化教學的價值可以真正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出來:
1.立足教學內容,創設主題情景
情景的創設應當要服務于具體的教學目標,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因此,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將情景整合成為主題情景,讓學生獲得更加連貫化的數學知識探索體驗,從而提升情景的效益。教師應當有目的地考慮情景當中每個要素的作用,并且對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進行分析,借助主題情景來簡化并且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在探索主題情景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取知識,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比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筆者在課堂導入環節首先向學生創設了以下的情景:狗熊媽媽為了過冬,準備了很多的果子,現在一共準備了120個,而過冬所需要的時間是23天,每天狗熊媽媽和小狗熊需要吃的果子是14個,那么狗熊媽媽一共需要準備多少個果實才可以過冬?在提出了情景之后,筆者再和學生一起來進行討論,最終共同列出了23×14這個式子。接下來,筆者再向學生介紹情景:小狗熊想要幫助媽媽計算一共需要多少個果實,于是進行了計算,大家來幫助它看看算得對嗎?之后,使用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小狗熊列出的各種豎式,主要表現出豎式沒對齊、沒有進位等錯誤,讓學生對這些豎式進行分析,思考哪里出現了錯誤,從而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總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之后,再創設情景:小狗熊計算錯了,但是它沒有氣餒,決心要學好乘法,狗熊媽媽專門給它出了幾個式子,大家和小狗熊來比一比,看看誰可以計算正確吧!之后就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幾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引導學生來進行計算,并且邀請幾個學生上臺來使用電子白板進行計算。之后,再將小狗熊的計算結果和學生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關注計算中的注意事項。最后,再借助小狗熊的口吻,和學生一起來對這次的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這樣,通過將主題情景作為“一條線”來串聯起學生的學習過程,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連貫性,并且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從而取得更好的情景創設效果。
2.注重學科融合,優化情景創設
在新課程標準中,強調了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對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會將教學限制在數學學科領域內,很少會引導學生去探尋數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如此很難真正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也難以真正地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教師可以在情景創設的過程中實現學科融合,真正借助情景的方式來反映出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創設出更加合理化、科學化的情景。
比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筆者使用了歷史來創設情景。首先向學生介紹了我國數學家劉徽的信息,讓學生知道小數的概念其實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進而顛覆學生的認識,讓學生體會到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筆者使用了社會新聞來創設情景,在課堂導入環節向學生展示了某個機構調查的當年大學生畢業后意向調查情況,讓學生根據這份表格來進行分析,思考這份數據是如何得到的,在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等等;再比如,在教學《確定位置》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使用了方隊設計的素材來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一起來對本班學生的人數和身高等基本信息進行分析,讓學生嘗試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每個人在方隊中的位置,并且從此出發來引導學生了解有序數對的知識。這樣,通過以學科融合為手段來創設情景,可以讓創設出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和生動化,更符合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3.合理運用工具,提升教學效益
教學工具的合理使用是提升情景化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靈活地挑選合適的教學工具。教學工具一共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實物工具,包括卷尺、天平、量角器、黑板等等,另外一種則是虛擬的工具,包括媒體課件、圖片、視頻等等。這些工具都有著不同的作用,教師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靈活地使用各種工具,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比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抽象性比較強,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筆者使用實物和虛擬工具來創設情景。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副撲克牌,并且邀請幾個學生上臺來隨機抽了幾張牌,之后將牌上的數據展示出來,讓全班學生一起來計算這幾個數字相加的結果是什么。學生很快就計算了出來,之后筆者再向學生提出問題:剛才的這些牌中,有一張牌上寫的是“K”,你們是怎么計算的?如此,就引出了學生的質疑,讓學生去關注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數”的現象。之后,筆者再使用視頻的方式,向學生介紹用字母表示數的發展歷史,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認識。這樣,通過對各種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情景,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對各種工具的價值進行分析,結合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靈活地使用各種工具來創設情景。
五、結語
總之,為了落實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情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不僅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具有發散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帶著更多的思考去探索數學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學生真正地將知識內化,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成長。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情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借助情景化的教學來創造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課堂創新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13):98-99.
[2]朱小強.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8):56-58.
[3]尚永虎.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方法及作用[J].天津教育,2022(7):74-76.
[4]周文明.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方法及作用研究[J].科幻畫報,2022(2):69-70.
[5]王興宏.小學數學課堂情景教學探究[J].科幻畫報,2022(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