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新時代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逐漸突顯,高職英語教學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全面的改革,本文先以時間軸為線索,分析了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演變,進一步闡述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歷程、特點和現狀,對目標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實踐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關鍵詞:目標導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吳佶凌(1981-),女,福建泉州人,泉州華光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英語教育一直以來都被我國所重視,英語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改革,從而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無法提高效率,更影響到了其自身的學習興趣。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快英語教學的改革,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一、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演變階段
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演變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以培養科技英語能力為導向的教學目標。1980年至1985年,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主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并且讓其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第二,以培養通用英語能力為導向的教學目標。1985年至2013年,首先明確了以閱讀能力、聽力能力、說寫能力為通用英語能力的教學目標,并配合所實施的四、六級英語考試政策,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閱讀占據了整體教學的40%,聽力占據20%,其他說和寫等占據了40%。進入21世紀后,則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主,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譯、寫能力為輔,旨在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英語應用能力培養融入到教學中,為配合教學的實施,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做出了一定的調整,提高了英語考試的難度,重點是強化了對學生主觀性的考核。第三,以培養通用英語能力為主、學術英語能力為輔的導向下的教學目標。2013年至今,規定高校大學生必須接受學術英語的教育,且占據了整個英語教學的75%,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區分了通用英語能力和學術英語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將學術英語能力培養作為了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更有效提升了英語教學的效果。
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歷程和特點
(一)歷程
1.以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等作為培養目標,開展全面的教學改革。自2004年起,我國要求實施“2+2”教學模式,即兩節綜合英語課程和兩節自主學習課程,再到2007年后全面擴大了英語教學改革范圍,實現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即綜合課程+口語課程+自主課程+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以通用英語綜合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教學改革。自2009年起,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了對學生英語技能、英語素質的培養,實施了全面的分級教學,將學生分為A級和B級,從而對應不同的等級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更好地開展了教學,實現了教學改革。再之后以英語中的學術內容和通用內容為主,進行教學改革。自2016年開始,高職英語確定了以通用英語教學為主,以學術英語教學為輔的教學目標。
(二)特點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構建了分模式的教學形式。以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為相關依據,形成了分級的教學模式,即1-2-4,“1”是指英語教學框架,“2”是指兩個不同的層級,即A級、B級,“4”是指英語教學類型,包括技能方面、綜合方面、學術方面和文化方面等,對大學中A級學生的英語教學重點放在口語教學上,對B級學生的英語教學重點放在聽力教學上,同時對A級學生和B級學生都設置了英語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選擇選修的課程。2.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要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開展全面的教學改革,因此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高校可以在開展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慕課”教學,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并同時引入雨課堂、微課等信息教學平臺,通過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在如今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聽力教學、英語閱讀教學仍然是教學的短板,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由于學生入學時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且英語能力普遍較低,因此在大學實際英語教學中主要是以基礎教學為主,再加上在英語口語和聽力教學過程中,一直是以教師為主導來開展教學,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聽、說一直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短板。根據現有的調查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高職英語教學呈“不滿意”的態度,且他們一致認為英語學習中最困難的是“聽說”,而且最想提高的部分也是“聽說”。
在如今的高職英語教學中,以目標導向來改革教學過程應當以國家、社會、高校以及學生的發展需要作為依據,但是在實際教學改革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高校更重視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并不重視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過于看中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又如,高校根據統一的教學目標來開展英語教學,并沒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而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再比如,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定位始終都是片面化的,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而是一貫地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開展教學,但是教學目標制訂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學生學情制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開展。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改革,并且讓其保持一定的統一性。
四、目標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
(一)制訂高職英語教學目標
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應再以提高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教學目標,應當回歸于高職英語教學本身,以高職教育發展需求作為依據,制訂出符合實際情況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在制訂英語教學目標時,要凸顯高校特色、學科特色,以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發展情況為依據,制訂教學目標。
(二)改革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應當以減少學時、提高要求為主要目標,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都需要從學生自身出發,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職英語教學理念的改革,應當做到如下幾點:1.有效制訂高職英語課前教學目標、課中教學目標以及課后教學目標,然后英語教師要充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教學模式的引導作用,并堅持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原則,開展綜合性的英語教學模式;2.在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教學特色資源、教學在線資源以及教學育人元素等,從而更好地落實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3.在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制訂標準化、全程化的考核體系,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估,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4.采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利用全新的教學平臺,加強學生的學習管理,以此更好地改善教學效果;5.打造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以此促進教學模式的全面改革,比如創建班級群,在班級群發布消息、提出問題、解答疑問等,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和交流。
(三)加強高職英語課程建設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教學更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國教育部門提出了要以目標作為導向加強課程建設的要求,并說明了無論是高校公共基礎課程,還是高校核心課程,都應當以人才培養為課程目標。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建設具有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高職英語課程,同時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為基礎,考慮到高職英語教育發展需求,并通過英語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其自身發展。英語課程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引導。新時期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加強課程的建設,讓學生深入體會英語學習的內涵,并讓教師懂得如何將育人理念貫穿于高職英語教學中。通過加強高職英語課程建設,深入推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四)加強高職英語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英語教學中實現教學目標才是關鍵,但是從目前高校英語教師的整體教學素質來看,大部分的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已經無法滿足于現代英語教學的需求,因此需要全面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在加強高職英語教師培養的過程中,高校要對教師給予制度、政策和平臺上的支持,教師自身也需要具備提升自我的壓力和動力。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學目標發生改變后,緊跟著教學理念、方法、管理以及評價等都發生了改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外,更要提升綜合素養,加強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五、結語
總的來說,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首先要制訂教學目標,根據目標確定教學模式,然后加強英語課程建設,對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規劃,同時重視對英語教師隊伍的培養,從而更好地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苑晶芳.“成果導向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16):136-137.
[2]王海燕.以應急安全類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9):94-95.
[3]包磊.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黑河學刊,2015(7):98-99.
[4]謝莉萍.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卷宗,2015(12):125.
[5]袁曉雪.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究: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9):204-205.
[6]劉曲.以經濟全球化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為導向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271-272.
[7]郭景云.以就業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分析[J].科技資訊,2020(17):160,162.
[8]周瑞枝.OBE教育理念對基于智慧學習環境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132-134.
[9]周曉揚.共生理念下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1):345,403.
[10]陳珊.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教師,2021(2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