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外資企業逐漸進駐國內市場。因此,國內人才市場急需大量既擁有專業技能,又能熟練運用英語的技術型人才。而職業學校作為優質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要與時俱進,提升技術人才的英語能力。本文通過分析中職院校的英語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課堂管理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英語;英語課堂;課堂管理
作者簡介:彭翠,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中等職業學校。
中職院校的學生,多數英語基礎不夠夯實,對學習英語的熱情度不高,部分中職學生英語水平本身較為落后,導致其對學習英語失去信心和耐心,長此以往,對中職院校教育的良性發展有不良影響。如何解決中職學生與英語學習的矛盾,實現中職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是目前我國中職教育面臨的難題。因此,研究此項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職英語課堂管理現狀
(一)缺乏有效的課堂管理規劃
學校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教學產出與教師的教學投入的比率。目前在我國的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投入占比很大,幾乎整節課都在講課,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在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以講為主,注重“教學”,輕視“管理”,因此導致了學生聽課不認真,不參與課堂互動的情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時間被壓縮,教學中缺乏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與實踐的機會。而大部分教師卻對此并不在意,得過且過。
通過對部分中職院校的訪談和調查可以看出,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重心主要集中在授課、講解上,課堂上的授課時間遠遠大于課堂管理時間。但是,課堂與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果學生對英語課堂沒有熱情、敷衍了事、不配合課堂教學活動。那么,無論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投入多少時間與精力,都無法保障英語教學效率。而且,目前的“灌輸式”英語課堂生硬刻板,導致教師教得辛苦,學生也學得辛苦,即使付出大量心血,也無法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這種情況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又由于課堂管理時間被不斷壓縮,教師沒有運用合適的方式對課堂進行規劃和管理,導致無法完全消除課堂秩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因此,英語課堂上缺少有效的時間規劃,是學生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標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熱情
對于中職英語教學來說,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有機結合,而教學過程則是“教”與“學”交流互動的過程。但是,在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中,都難以實現這一教學模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難以保持自主性與參與性。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控能力也不強,再加上學校傳統教學模式的固化思維,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英語學習興趣。據調查顯示,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授課方式,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興趣缺失只是次要原因。傳統的教學方式按照教材單元的編排順序進行授課,其間穿插了部分課堂提問與回答,教學活動單一,不利于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改善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熱情,是實現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有效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班級學生人數過多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會導致課堂管理難度提升,而且課堂學生人數過多也會導致課堂實踐、小組互動等教學活動難以開展。例如,在進行小組合作練習時,由于人數過多,無法關照到每一名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
(三)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有限
教師在課堂上的管理能力,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對部分中職學生的訪談可知,中職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管理力度較低,授課期間經常出現學生睡覺、閑聊、玩手機等行為,部分教師認為學生應該對學習負起主要責任,從而放松課堂上的教學管理,甚至對課堂不良行為視而不見。還有部分教師會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勸告和批評,但是收效甚微。另外,學校缺乏對教師課堂管理能力的培訓,也是造成當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的中職英語教師的授課經驗都來源于傳統教學模式下自身實踐教學體會,缺少系統的、正規的、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所以才形成了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束手無策。中職院校必須要重視培養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與教學平臺。
(四)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足
在中職院校有效教學的視野下,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影響課堂管理的重要因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都是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攜手共進的過程。只有增強雙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查缺補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目前許多教師只關注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能力培養并不重視。教師在授課時,缺少與學生的互動,極容易在課堂中形成沉悶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少部分學生可以跟上教學進度,大部分學生都會受到自制力低、缺乏學習熱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最終造成了課堂上力不從心,破罐破摔的惡性循環中。
二、中職英語課堂管理問題的優化策略
(一)提升英語課堂的時間規劃能力
在有效教學的視野下加強課堂管理,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增強對課堂上教學時間的規劃,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規劃管理。在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設計、穿插優質的教學活動,是提升課堂規劃管理最好的手段。課堂的時間分配與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流程緊密相連。教師要在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確定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目標與自身的教學目標,然后對教材和參考資料進行整理,將整體的課程大目標分成階段式的小目標,制定課堂互動環節與課堂流程,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與重要程度,設置教學時間,讓整個英語教學課堂處于一種錯落有致、張弛有度的狀態。
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缺少自主學習意識,專注力不強。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注意力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根據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英語對話、輪火車提問等娛樂性較強的教學活動,適時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英語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通過拓展英語課堂學習范圍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或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目的。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具備時間管理規劃意識,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學習的環節和流程,通過增加師生互動、拓展教學內容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限,保障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影響課堂管理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課堂的物理學習環境受客觀原因影響,僅憑教師的一己之力難以改變。而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以及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環境,是改變學習環境的有效措施。研究發現,學生對課堂中的教學氛圍、教學情境和課堂人際關系的正向感知,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起到穩定和促進的作用。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學習等各方面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踴躍發表自身的觀點,摒棄傳統教學中的拘謹,營造開放、自由、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為了在課堂上營造讓學生感到舒適,能夠完全投入課堂中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將教學流程與互動環節設計得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課堂中穿插部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英語、表現自己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唱歌環節,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演唱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并用英語表達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歌。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優質的英語電影,以這種方式讓學生獲得英語語感。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寬容地對待學生表達時出現的語法或發音錯誤。除去課堂中的和諧、活躍的學習氛圍,教師還可以創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工練習,明確每位學生在小組中的職責與任務,讓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使學生在日常的英語交流活動中不斷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營造出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除此之外,課堂中學生人數過多的教學模式,也為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課堂教學效率帶來很大影響。通過對中職院校教師的訪談可知,大部分教師覺得英語課堂秩序難以管理,希望讓學生從被動的他律,轉變為主動的自律。但是,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還處于未成年階段,想要在課堂上完全依靠學生的自律來維持課堂秩序是不切實際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新學期開始時,與學生一起制訂英語課堂秩序規則,制訂相應的獎懲機制,教師要切忌對于課堂氣氛和學生不良行為的放縱,要在學生之間樹立教師威信。
(三)提升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
教學是英語課堂的主體,而課堂教學管理的作用是幫助教師實現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根據調查可知,在中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各種不良行為讓許多教師感到苦惱,且這個時期的學生叛逆心理較強,大部分教師都對此無能為力,或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無法保證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因此,英語教師要在具體教學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課堂管理方法,吸取多方的教學經驗,增強自身的課堂管理能力。教學中的課堂管理是極其復雜的,教師需要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的同時,調整課程時間、設置教學活動、營造學習環境等,還要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課堂積極性與課堂紀律,這是對教師課堂管理能力的極大考驗。
課堂管理的涉及層面也比較廣泛,其知識理論覆蓋了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個研究領域。教師想要提升自身的課堂管理能力,就要自覺研讀教育管理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與到校內外的各種教育管理培訓活動,吸取其他優秀教師的管理方法和經驗,通過反省自身實踐教學中的不足,優化自身的課堂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精準把握學生的課堂心理,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應對英語課堂上的突發問題和不良現象,對學生產生正向影響,正確引導學生,維護課堂紀律,保障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有效教學的背景下,英語課堂上更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積極、向上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參與性,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活躍在課堂上。教師想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就要滿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以優秀品德、淵博的知識、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來引導學生,從而達成“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學目的。其次是親近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都是希望得到關注與認可的。教師只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心理,才能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合適的授課流程。最后是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學生的權力意識覺醒得越來越早,傳統的以教師為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教學,這種控制性極強的授課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抗拒心理。現代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與學生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自由的思想空間,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力。教師要在與學生的相處中,獲得對方的信任,也要給予對方信任,尊重學生的選擇與決定,適時為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選擇,在不進行強制干預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做出更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中職院校的英語課堂教育面臨著規劃不合理、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教師管理能力有限、師生互動不足等問題。中職院校要想改變當前英語教學的現狀,就要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入手,加強英語課堂時間規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師管理意識,全面優化英語教學課堂,為學生未來的就業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獎紅.中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管理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2.
[2]陳革慶.中職學校英語課堂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21.
[3]陳冬玉.有效教學視野下中職英語課堂管理現狀及優化策略[D].廣州大學,2020.
[4]楊瓊娥.淺談中職生英語課堂行為管理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國際公關,2019(3):112.
[5]沈慧.中職英語教師的課堂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