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摘 要】本文結合英語教學實踐,淺談英語課內外閱讀教學現狀。在深入發掘課內閱讀——譯林版英語教材的同時,研究英文繪本課外閱讀,以及如何將譯林版英語教材與英文繪本有效結合,用英文繪本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閱讀興趣與閱讀動機,最終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 課內外閱讀 有效融合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小學階段,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能使學生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其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閱讀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語言輸入,從而提高語言輸出能力;使學生掌握構建句子、段落以及全文的方法,為英語寫作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健康情感態度的形成。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過分注重詞匯和句子層面的教授,忽視了語篇語義教學;練習和活動多為單一的表層信息檢測,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缺乏對閱讀語篇深入有效的發掘,常使原本生動有趣的語篇變得索然無味,語篇邏輯也變得支離破碎。閱讀教學應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為主要理念,筆者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和英文繪本課外讀物為主,形成課內與課外閱讀材料相結合、課內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英語閱讀課程體系。
一、精心設計閱讀形式,培養課內閱讀的核心素養
英語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基于一定的課程目標,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和實踐性問題為內容,本著“學用結合、課內外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
(一)多元文化齊碰撞,開闊學生視野
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發現教材里有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閱讀內容,教師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于是開展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如用英語寫信、用英語仿寫圣誕節明信片等形式傳遞真情;在學習Protect the Earth一課時,組織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海報制作評比,引導學生感受“多元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手工制作進課堂,增強學生創造力
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一、二單元是有關課程與星期的內容,筆者組織學生用英語制作課程表,將優秀作品張貼在班級公示欄中課表處,學生制作的課程表形狀各異、色彩斑斕。在教學Make fruit salad一課時,教師拓展教學內容,教授許多水果詞匯并讓學生制作水果拼盤,創編對話進行練習。在教學Seasons一課時,引導學生制作四季卡片并每逢節日制作節日卡片。在六年級下冊學習關于健康飲食和好習慣的相關內容時,筆者引導學生制作“英語健康飲食食譜”“三好學生評價表”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從而提升閱讀效果。
(三)小劇表演現情境,展示學生才能
學完前幾個單元后,筆者有意識地將所有內容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劇本,學生熟悉劇本內容、掌握臺詞后,進行分組排練,以便內化語言。筆者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小組成員根據個人特點,自行選擇扮演劇中不同角色,教師指導學生借助道具和肢體動作、表情等更好地扮演人物角色,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深入理解。筆者還在小劇中設計了一些角色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活動。各個備課組內開展了課本劇大賽活動,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盡情展示他們的風采。
(四)思維導圖引方向,拓寬學生思維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整合新舊知識,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筆者嘗試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發現思維導圖對教學的優化作用極大,于是引導高年級的學生采用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完成閱讀課后作業,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內容自由地講述故事,可以促進學生有意義地學習。
二、潛心揣摩閱讀素材,強化課外閱讀素養形成
(一)依據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引入繪本閱讀
英語新課標在課程總體目標和分項語言技能目標描述中都提到了小學生要“能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等。根據英語新課標的要求,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借助故事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文繪本是一種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畫和簡單易懂的文字敘述來表達特定的主題或情感的讀本。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基本經驗出發,結合教學需求對繪本閱讀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有效運用。
(二)緊扣文本特點,優化閱讀方法
英語繪本作為學校課外閱讀得以開展的強有力的載體,具有鮮明的特點。筆者抓住繪本的以下幾個特點來指導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活動。
1.圖畫呈現,充滿生命的活力
繪本中圖片色彩鮮明、生動有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片,捕捉圖片內在的、背后的信息,為了增強學生看圖、讀圖、解析圖片的意識和能力,學校英語備課組開展了手抄報、創編英語繪本等相關活動。
2.文字書寫,浸染韻味的色彩
筆者發現繪本的語言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其語言具有形象性、簡潔性和重復性的特點。筆者就是利用繪本語言的特點來彌補原有語言知識教學的缺陷。在每周一次的課外繪本閱讀課中,明確了這樣一個理念:在韻律中感受語言,在復現中習得語言。為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繪本語言的魅力,學校還舉辦了“朗讀者”“英文故事趣配音”“英文說唱大賽”等多項活動。
3.實踐活動,體驗豐富的生活
英語新課標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英語的最終指向是實踐與運用,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為了讓學生在體驗中習得語言、理解情感、發散思維,在他們讀完一系列繪本后,學校開展了“情景劇”“英語故事王”“英語小導游”等多項評比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做事情,體驗到英語的價值,同時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與成就感,形成閱讀的習慣,培養其學習英語的興趣。
4.思維拓展,承載言語的質量
繪本閱讀教學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更主動、更深刻、更多維。每次閱讀結束后,筆者會讓學生自制一張閱讀推薦卡片(見下圖)。
(三)激活理性認知,完善閱讀實踐
在閱讀活動中我們留存了大量的材料。各備課組設計、建立了“學生繪本閱讀的資料庫”,以及“兩卡一表”:英語繪本閱讀打卡、英語繪本閱讀獎勵卡、英語繪本閱讀評價表。教師從閱讀習慣、理解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等方面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用數據來調整繪本課外閱讀教學,真正做到基于學情。
三、有效融合課內外閱讀,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一)巧用繪本做話題拓展,為教學增效
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話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話題內容補充適合的英文繪本,將繪本融于單元學習中。學生學習每個單元后,不僅能閱讀到全新的內容,還能借助教材中學過的單詞、短語和句型閱讀繪本,體驗英語閱讀的成就與樂趣。三年級學完26個字母后,筆者設計了一節復習課,帶著學生閱讀英文字母繪本 Chicka Chicka Boom Boom。首先播放幻燈片,帶著學生初步認識了26個字母,隨后和學生一起欣賞動態的繪本,接著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通過看繪本、閱讀繪本、表演繪本故事,很容易地掌握了26個字母和字母的先后順序,從而使單調、機械的操練變得更有趣、更高效,學生對英語學習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26個字母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充滿童趣和靈動的圖畫。
(二)活用繪本做環節過渡,為教學增趣
筆者在教學環節中恰當地運用英文繪本銜接教學環節,不僅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具趣味性,而且能夠達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時,筆者結合繪本The Odd Pet,巧用繪本故事中句型“Kim has a cat. Jim has a dog. It has ten red legs. It can run and sit and beg.”讓學生操練文中的重點句型She/ He/ It has... It can...學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通過不斷地練習掌握了重點句型。
(三)借用繪本做情感升華,為教學增色
英語新課標指出,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應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教師應重視和加強情感教育。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和情感教育的過程,繪本以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呈現,并飽含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由繪本故事所蘊含的情感內容,拓展升華教學主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對父母職業的介紹,而忽視對親情方面的情感教育。因此,筆者選擇了Anthony Browne 繪本My dad。這本書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向最平凡的“英雄”父親致敬,通過繪本將文中“Cherish the happy time with your Dad”做出了完整的詮釋。
(四)選用繪本做綜合任務,為繪本增值
筆者將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 一課與繪本The red man and the green man相結合進行教學并設置問題:(1)Why do they make the traffic lights on the beach?(2)他們離開后,城市交通會陷入怎樣的局面?(3)他們為什么要阻止火車、海浪、蝸牛?學生根據問題完成任務單,畫出地圖和路標,在實踐中完成閱讀任務。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程曉堂指出,閱讀是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途徑。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融合,將英語教材與英文繪本相整合,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同時促進其全面發展。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教學應融合互補、指向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向偵.將繪本引進英語課堂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3(6).
[2]劉鳳霞.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錢莉.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故事教學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