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前高中英語聽說課存在重輸入輕輸出、缺乏實時反饋和形成性評價等問題。“教—學—評”一體化或許能解決當前高中英語聽說課存在的問題。本文將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具體教學課例,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語聽說課中設計與實施“教—學—評”一體化,以達成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高中英語;聽說課
作者簡介:洪慧娜,廈大附屬科技中學。
一、引言
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評三個方面,而將這三個方面融合統一即是教—學—評一體化。在以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向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學”是指學生的學,“教”是指教師的教,教師負責有效組織和實施教與學的活動,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積極主動參加各種語言實踐活動。“評”是指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目標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以此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因此,只有在課堂中處理好教、學、評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以評促學或以評促教。
二、高中英語聽說課現狀
在注重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當下,英語教師在大力探索如何上好聽說課。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每個單元新增兩個聽說板塊,可見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重閱讀而輕聽說。另外,不少教師以聽力教學代替聽說教學,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僅是簡單地核對答案。可以說,當前的高中英語聽說課,重語言輸入但輕語言輸出,同時也缺乏實時反饋和形成性評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成為課堂的評價主體參與到課堂評價中。
因此,教—學—評一體化在高中英語聽說課中實施或許是解決高中英語聽說課現存問題的一把鑰匙。
三、教—學—評一體化在高中英語聽說課的設計與實施
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基于王薔、李亮提出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相關要素分析(見圖1),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二單元聽說課為例來呈現教—學—評一體化在聽說課中的設計與實施。
圖1 ? 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相關要素分析
1. 明確理念。
本單元聚焦“健康生活方式”,以“人與自我”為主題語境,探討如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及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具有學科育人價值。聽說板塊的主題為“Give advice on changing bad habits”,延續閱讀板塊的內容,可幫助學生將習慣循環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2. 把握內容。
該板塊的聽力部分呈現的是講座之后的互動問答現場,講座的題目是“Habits for a healthy lifestyle”。在互動環節,有兩名學生分別向專家請教,第一名學生的問題涉及睡眠,第二名學生的問題涉及體重,而問題來源都是玩手機。專家依據習慣循環理論給出建議:通過改變玩手機的慣常行為來改掉壞習慣。此外,在聽力過程中,學生也會聽到關于征求意見、給出建議、接受建議的地道表達。
3. 分析學情。
授課對象為高二年級理科實驗班的49名學生,他們對英語學習有熱情,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較為薄弱。同時,他們自尊心較強,羞于承認自己存在某些壞習慣。因此,筆者通過前測問卷的方式來收集他們目前的生活方式,結果如表1所示。而在檢查學生課前畫的習慣循環圖時,筆者發現部分學生還不懂如何將習慣循環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為筆者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相關依據。
4. 設定目標。
在本課時教學結束之時,學生能夠:
(1)通過聽力材料獲取關于改掉不良習慣的主要及細節信息;
(2)正確使用有關建議的功能句式,禮貌得體地征求他人意見,給予他人建議,接受或拒絕他人的建議;
(3)借助習慣循環理論分析自身的不良習慣;
(4)意識到改掉不良習慣的重要性。
5.具體實施(見表2)。
6.評價結果。
課前環節,通過學生提交的結構圖可知,學生對習慣循環理論的實際運用還不太熟練。而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較多學生在睡眠、運動、飲食、課余生活等方面存在不良習慣。
課中環節,在導入部分,學生“看”圖描述的能力有待提升,對不同類型數據圖的分析與表達存在一定困難。在聽中部分,學生要求聽完后再聽一遍,說明他們的語言輸入水平還需提升。在聽后部分,口語評價量表可用于學生互評,也可在生成階段讓學生用來自評,對照自身的表現給自己打分或評價。由于時間有限,僅三組學生有上臺展示的機會。學生們認為第二組的表現最好,第一組次之,第三組表現欠佳。量表評價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評價,盡可能公平地給出分數。但也存在弊端,部分學生有失公允,沒有公平地給出分數。
課后環節,學生的自我評價表(見表4)數據顯示:8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通過聽力獲取改掉不良習慣的重點及細節信息方面表現良好及以上;79%的學生認為他們能較為正確地使用有關建議的句式;75%的學生認為在借助習慣循環理論分析自身不良習慣方面表現良好及以上;92%的學生在上完課后能意識到改掉不良習慣的重要性并開始有所行動。
四、結語
在高中英語聽說課實施“教—學—評”一體化,對教師來說,能在實時關注和監測學生課堂表現的基礎上,及時對學生給予幫助或指導;對學生來說,在更明確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或同伴是否有所進步或存在什么問題。對筆者來說,在完成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后,看到了課堂的更多可能,而如何在英語課堂切實發揮評價的作用,如何突出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還需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唐思峰.基于主題意義的高中英語聽說課教學評一體化探究:以翼課網智慧課堂為例[J].英語教師,2022(11):32-36.
[3]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 課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