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構建環節,英語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完整全面的教學生態鏈、信息鏈,借助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打造完整全面的知識架構體系,給予學生更加完整全面的學習體驗。本文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簡要分析,提出數字化技術、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高效融合的優勢和作用,結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借助多種支架,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閱讀;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黃華斌,寧化濱江實驗中學。
現階段,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完整全面的英語課堂教學體系,打造完整全面的課堂生態結構,指引學生在閱讀探索活動中高效學習、自主探索,從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相關閱讀課程知識點進行單向記憶學習,而不注重方法引導、過程指導,同時部分英語教師也單方面認為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只需進行常態化演練或對相關材料進行反復朗讀、誦讀,便會產生英語語感,從而讓學生毫無目的、毫無方向地對相關英語材料進行閱讀學習,未實施精準教育、高效教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未融入技巧性元素,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品質、學習效率相對較低。雖然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練習能夠產生語感,但是卻無法幫助學生形成長效的學習記憶。另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部分英語教師也未加強相應的材料管理,大部分英語教師未充分參照“五項管理”中對讀物材料質量把關的基本教學需求對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管理管控,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出現偏離原有軌道的情況,即教師缺少對閱讀教材的管理控制,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還很難提高自身的閱讀學習水平。
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環節,部分英語教師未從英語核心素養的角度選用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在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環節,大部分英語教師只是讓學生多背、多記、多看,但是卻沒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未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進行深入教學,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相對較低,無法實現對相關英語課程知識更加完整全面地學習。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融合的優勢分析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融入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多媒體、數字化媒體能夠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品質、教學效率,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英語教師可利用數字化技術、網絡媒體向學生推選豐富的閱讀材料,從而真正落實完善“五項管理”中對讀物材料的管理需求。教師可結合前期高質量的學情分析,評估學生個性化閱讀學習需求,做到對閱讀材料的嚴格把關。除此之外,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也能夠將閱讀資料進行多樣化整合、呈現,比如結合文字、圖像、視頻、音頻,讓學生在閱讀學習期間完成對英語知識點的多樣化學習。最為關鍵的是,利用現代化數字技術,英語教師在教學環節中也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情境,打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意境,使得學生在學習環節能夠對語法知識、詞匯知識進行更加科學、高效地運用。
此外,利用數字化技術,教師能夠充分整合學生閱讀時間,開展碎片化閱讀教學,做到隨時閱讀、隨地閱讀。在傳統閱讀教學活動中,大部分閱讀活動都是在課堂或者晚自習時完成,受到材料、場地、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在引入數字化、信息化技術之后,學生可借助媒體資源以及移動智能設備隨時隨地參與閱讀學習,幫助學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自身的閱讀學習效率。比如,學生完全可以利用早上上學乘坐公交車的時間做一篇閱讀理解,也可以在排隊買飯的過程中閱讀一則英語新聞。總之,在當前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英語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閱讀學習環境,構建良好的閱讀課堂生態結構,使得英語閱讀教學更具靈活性、完整性、全面性。
三、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舉措
當前,英語教師結合信息化技術打造高效閱讀課堂可以采用以下舉措。首先,英語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完善課內外資料的拓展,激發學生參與閱讀探索學習的興趣;其次,英語教師也可以開展線上閱讀教學,突破傳統時間、空間的限制,給予學生自主發揮的機會。第三,英語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短視頻以及數字化、信息化工具完成閱讀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另外,英語教師也可以整合信息技術,開展碎片化的閱讀教學實踐。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在選取相關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課程知識單元結構,整合具備針對性、側重性的閱讀資料,幫助學生完成閱讀學習探索。在閱讀教學環節,英語教師需要對材料做出定向化地評判、評估,在教學期間革新現有的材料體系,完善材料結構,利用數字化媒體、信息化工具進一步豐富英語閱讀課程資料。比如,英語教師可借助網絡媒體,完成對英語閱讀材料的有效選用,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相關英語材料進行合理選用,進一步啟發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從而使英語閱讀教學更具備趣味性。此外,英語教師通過數字化技術擴充課外材料也能讓課堂教學得到有效延伸,給予學生無限遐想的空間。
比如在完成“Saving the earth”相關知識的教學講解之后,教師需銜接豐富多樣的課內外讀物材料,此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數字化資源,引入國內外的知名期刊、知名雜志,將近幾年來世界各國所開展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整理,挑選出其中典型性的研究報告,并且教師在此期間可配合視頻、圖片、動畫,串接相應的課外讀物、課外材料,指引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思考,從而給予學生沉浸式的閱讀學習體驗。此外教師可引入知名紀錄片“假如人類從地球上消失”,將其中地球環境在人類消失五年、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的場景向學生進行模擬展現,結合豐富的讀物資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其中的關鍵單詞、語法點以及情景話題進行深度學習,從而做到課程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因此英語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需要有效結合數字化媒體,融入音頻、視頻,打造豐富的閱讀情境,指導學生在學習探索過程中進行多元化學習,整合豐富多樣的課程知識元素,銜接課內外讀物,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產生較為深刻的學習感觸,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實現閱讀教學的課外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二)開展線上閱讀教學
在信息化技術的加持下,初中英語教師在打造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的過程中可擺脫傳統課堂所受到的時間以及空間限制。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可開展線上閱讀教學,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學習。為此英語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打造線上交流交際平臺,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前、課后結合線上媒體平臺進行高效的閱讀交流互動。在平臺上,學生可將自身的學習心得、學習感觸以及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所探尋到的新知識、新感悟向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傳遞,并且英語教師也可在線上閱讀課堂教學環節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進行專題學習、專項學習。教師將整個閱讀教學進行數字化展現,可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在線上高效閱讀課堂中,英語教師也能實現對學生全時段、全方位的課程指導。因此,在當前混合式教學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打造線上課堂,構建完整全面的英語課堂教學生態鏈。
在線上課堂以及線下課堂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也需要明確閱讀教學的核心和方向,例如在講解“Food festival”時,教師可在線上開展有關飲食文化、飲食傳統、飲食禮儀的教學,而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則需要將本單元的核心語法知識向學生進行傳遞。另外,英語教師也可在線上教學環節開展高效的交流活動,讓學生在線上收集相應的知識點,將其串接為完整的知識結構,書寫小短文、小作文,并且相互分享傳遞彼此所完成的創作,進行交叉閱讀探討學習,實現學生思維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線上閱讀教學也能及時了解學生日常的閱讀學習進度、學習狀況,監督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比如教師可讓學生在完成對本單元的閱讀學習之后,及時將相應的閱讀錄音上傳到平臺上,而教師則可以通過檢測錄音來評估學生的閱讀學習狀況,及時檢驗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果。
(三)完成閱讀情境創設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環節,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閱讀情境創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將學生迅速引入到課堂閱讀中。英語教師通過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可使得閱讀教學更加科學、高效、完整、全面,保證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此期間,英語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及微課短視頻串聯本單元的閱讀知識點,結合相應的視頻軟件,借助更加豐富、趣味的形式,將閱讀篇章中的核心知識要素展現出來,吸引學生參與到閱讀學習中。比如在講解“Our clothes”的單元知識時,英語教師可將“The Tang Costume”的閱讀篇章向學生進行細致深入的講解,教師在此期間可引入微課短視頻、結合思維導圖,完成文章導入,讓學生從歷史、潮流、形式、特征等多個方面對唐朝文化進行學習,同時展示出精美的唐朝服飾,講解唐朝服飾給全世界服飾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從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另外在講解“China and the world”的知識單元中,英語教師也可以結合豐富的多媒體案例,將“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的對話中所描繪的場景以圖片形式展示出來,并且讓學生在閱讀前了解并掌握相關對話中所講解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展開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完成閱讀導入工作,結合多媒體課程、信息化技術,構建良好的閱讀導入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探索中。
(四)開展碎片化的英語閱讀教學
碎片化閱讀教學理念在數字化時代得到進一步強化。在碎片化教學視域下,教師應當參照體系化、完整化的知識結構,評估其中碎片化的知識內容,整合零碎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在體系化、整體化的閱讀學習環節中能夠對零碎化的知識點進一步補充、完善,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學科整體學習基礎。借助數字化媒體技術、結合微課短視頻以及多媒體平臺,整合豐富多樣的英語閱讀元素,滿足學生差異化、碎片化的閱讀學習需求。英語教師在該過程中可利用數字化媒體完善知識結構,在實體課程上優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全面的課程閱讀框架,之后再借助碎片化閱讀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環節進一步豐富完善自身的知識面。在此期間,英語教師需要分析英語教材中所空缺的知識結構部分,分多個題目、多個專項,將相關零碎化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借助3-5分鐘的視頻,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學習,以此來開展碎片化的閱讀教學。
碎片化閱讀教學對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具備顯著功效。在碎片化閱讀教學期間,英語教師需要做到專項調研、專項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完整全面的課程知識結構。比如在完成對“Amazing science”相關內容的教學之后,英語教師需要開展碎片化的閱讀教學,指引學生在本單元閱讀學習中對其中空缺的部分進行查漏補缺,如在講解“What do you know about mars? What does it look like?”的閱讀片段中,英語教師可在課堂上開展整體閱讀教學,指引學生對火星的結構特征以及大氣含量、空間軌道進行簡單學習,之后在課外拓展訓練項目中,教師可以整合更多零碎化的知識點,參照本單元的語法結構內容,比如對be covered by、as strong as等相關短語的用法進行專題教學,整合碎片化的知識內容,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木星、水星以及火星的案例,借助相關短語完成專題教學,將此部分零碎化的語法知識點在零碎化的閱讀篇章中向學生進行完美展現,從而支撐學生進行碎片化的閱讀學習探索。但是教師需要及時分析碎片化知識內容與整體化知識點之間存在的有機關聯,指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碎片化的學習探索完成對整體化知識點的正向遷移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期間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同時幫助學生在整體探索過程中實現個性化思維的發展,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同時加深學生的學科思想內涵。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巧妙利用信息技術,開辟全新的課堂生態管理模式。結合線上教學、碎片化教學,借助微課、短視頻以及課程情境創設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供學生更加寬闊、長遠的發展道路、發展空間,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雒鵬蓉.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38):104-105.
[2]羅曉靜.談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才智,2020(3):186-187.
[3]才仁忠尕.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中華辭賦,2019(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