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林
新疆車庫市的吳女士在健身館做踏板操時不慎崴傷右腳,落下10級傷殘。她不甘自認倒霉,將健身館告上法庭。那么,健身館是否該為此擔責呢?

健身場所對客戶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圖為踏板操練習場景)? (圖/視覺中國)
2021年夏季,花甲之年的吳大伯花3000元在距家不遠的鑫銳健身館辦了張游泳卡。可他沒去幾次,便將這張卡轉給了女兒吳曉玲使用。“因為喜歡踏板操,我跟健身館商議后,把父親的這張游泳卡換成了踏板操運動卡。”此后,吳曉玲每天晚上都會按時到鑫銳健身館,跟著教練和小伙伴在動感十足的音樂下一起運動。幾個月下來,吳曉玲的小腹和臀部贅肉消耗掉許多,身材更加勻稱了。她興奮至極,對鏡自拍后在微信朋友圈狂曬。2021年12月8日,一個周三的晚上,吳曉玲在教練的帶領下,隨著動感音樂有節奏地在踏板上舞動。突然,她的右腳踩在踏板的藍色邊緣處,身體失去平衡,猛地晃動兩下便摔在地上……吳曉玲坐在地上,雙手不停揉搓右腿受傷部位,表情十分痛苦。幾分鐘后,她用右手扶著墻壁慢慢站起身,輕輕活動右腳腕。而后,她一瘸一拐地走到不遠處的空地上休息了一個多小時。下課后,吳曉玲在同伴的攙扶下,緩緩走出健身館。
吳曉玲坐上車,回到家。她本以為睡上一覺就沒事了。可她躺在床上休息了兩天后,右腳崴傷處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紅腫得更厲害了。無奈,她被親友送到庫車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醫生詳細問診并幫其拍CT片檢查后,確診為:右外踝骨骨折。吳曉玲不得不住院做了手術。母親日夜守候在病榻前,照顧她。看著母親突增的白發和憔悴的面容,她很是愧疚。術后第7天,吳女士的病情趨于穩定。出院時,主治醫師叮囑她:在家休息一個月,再來醫院復診。
“如果不是踏板出現故障,怎么會摔得這么重?”吳曉玲躺在床上,腦海中反復回憶事發時的那一幕,她認為“是健身館沒有固牢踏板才導致自己做操時崴傷腳”。
一周后,吳曉玲的母親拿著醫療費1.29萬元收據,找到鑫銳健身館索賠,遭到拒絕。吳曉玲的母親要求健身館提供事發時的監控錄像,沒想到又被回絕。雙方發生爭執后,吳曉玲的母親情緒激動下報了警。最終,在民警幫助下她才調取到事發現場的監控。
吳曉玲躺在床上,反復觀看事發時的監控回放。錄像顯示:是她先踩到踏板邊緣后才導致踏板滑動。她轉而又想“如果踏板不滑動我的腳也不會受傷,他們應事先固牢踏板,錯在他們”。2022年3月15日,吳曉玲委托某司法鑒定所對其傷殘程度、后續治療費用等進行鑒定。3個月后,該鑒定所出具鑒定意見為:吳曉玲右腳踝骨折損傷的后遺癥系10級傷殘,誤工期為120日,護理期為60日,營養期為90日。有了賠償依據,她將健身館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鑫銳健身館支付其醫療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等各類損害合計15.2萬元。
2022年8月,車庫市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了此案。庭審開始后,原告吳曉玲和被告健身館經理在主審法官主持下,圍繞兩個焦點問題展開激辯。
焦點一:吳曉玲右腳踝骨折是否與她在健身館做踏板操摔倒存在因果關系?被告健身館經理辯稱:是吳曉玲自己不注意安全崴傷的右腳,與健身館沒任何關系。吳曉玲當天受傷后,可以自行行走,與其兩天后診斷的“右外踝骨骨折”結果明顯不符。此外,原告就診時間與事發時相隔48小時,這么長的時間間隔會發生許多事情,不排除其他原因造成吳曉玲右腳受傷的可能性。
焦點二:健身館是否盡到合理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是否應對吳曉玲的損傷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辯稱:“我們健身館貼有注意安全的警示標識,我們的教練也都會在健身運動開始前反復提醒學員注意安全防護……健身館已對所有學員盡到‘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事發時,吳曉玲沒有穿運動鞋仍執意跳操,是她自身原因導致崴腳受傷,我們健身館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庭審質證環節,吳曉玲當庭出示鑒定書、病歷、醫療費等書證。原告健身館對這些書證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辯稱:“這張健身卡是吳曉玲父親的,吳曉玲跟我們健身館沒有實質關系。對于護理費,吳曉玲母親有退休工資,不應賠償。”
鑒于此案案情爭議較大,合議庭決定結合庭審情況,討論后擇日宣判。休庭后,主審法官再次對事發健身館進行實地調查,并結合已有證據,與合議庭其他成員討論后認為:本案吳曉玲使用父親的健身卡是經鑫銳健身館同意的,雙方服務合同關系自成立時生效。監控錄像證實,吳曉玲做踏板操時因其右腳踩踏在踏板邊緣導致崴腳,而后身體失控倒地。吳曉玲是在兩名學員攙扶下離開健身館的,證實其右腳不能正常行走,傷情較為嚴重。這說明兩天后吳曉玲在醫院診斷結果與鑫銳健身館摔傷具有高度蓋然性,進而判定她的右腳踝骨折與在健身館跳操摔傷存在因果關系。
按民法典規定,侵權案件有過錯才承擔賠償責任。吳曉玲因自身不慎而崴腳骨折,鑫銳健身館存在過錯嗎?法官指出,健身館有三點過錯:一是健身館對學員的人身健康未盡到安全保障責任。吳曉玲受傷后,健身館教練沒有積極采取救護措施,也沒有陪同其前往醫院救治,僅是短暫觀察后,又帶領其他學員繼續練習。健身課結束后,教練仍未對不能正常行走的吳曉玲實施救治措施。二是事發當天,健身館發現吳曉玲未穿運動服和運動鞋,著裝不符合要求,未盡安全提醒義務。三是健身館未告知原告參加健身項目的風險系數、注意事項等內容。
一審合議庭討論后認為:吳曉玲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對踏板操運動可能發生摔倒、絆腳、扭腳等風險具有認知和注意義務,其摔傷主因是自身不慎或防范不力所致,故應當自行承擔70%責任,鑫銳健身館應承擔30%責任。
此外,吳曉玲系右腳踝骨折,需他人照料生活起居。吳曉玲母親雖為退休職工有固定收入,但代替侵權者履行護理義務,應給予護理費。
主審法官梳理吳曉玲提交的各項損失憑證后認定:醫療費1.29萬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40元、護理費為1.419萬元、誤工費2.84萬元、營養費2700元、殘疾賠償金6.96萬元、鑒定費2180元、交通費1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各項損失合計為13.29萬元。
2022年8月,車庫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鑫銳健身館應承擔30%責任,賠償吳曉玲經濟損失3.99萬元,另外70%責任由吳曉玲自行承擔。
一審宣判后,雙方不服,均提起上訴。二審期間,吳曉玲和健身館均未提交新證據。2023年1月31日,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任何健身運動都有潛在的風險和安全隱患。《民法典》第1176條對“自甘風險”作出規定,簡而言之“自甘風險”也叫危險的自愿承擔。同時該法條第二款指出組織者負有必要的安全保障義務。縱觀全案,吳女士的傷情沒有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治療,健身館有一定責任。這起侵權案再一次提醒大家:健身館等經營場所,應配備兼職或專職的醫務人員,以便在健身者因受傷或突發疾病時,第一時間得到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