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以往建筑、繪畫以及雕刻是一體的存在,構成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領域,伴隨社會發展逐步分離。繪畫藝術作為我國美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對于我國現代工藝美術作品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文首先對工藝美術與繪畫藝術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其次對工藝美術與繪畫藝術的關聯性與區別性進行探究,最后分析繪畫藝術對工藝美術帶來的影響,推動我國藝術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工藝美術;繪畫藝術;比較
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5-00-03
美術藝術領域最早可以追溯到圖騰,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漆畫、墓室壁畫藝術水平已相當高,在兩宋時期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大幅度提升,并在當時形成多種類的繪畫藝術風格[1]。繪畫藝術以及工藝美術作為相互獨立但又相輔相成的藝術,二者從不同角度與方向為中華藝術文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繪畫作為工藝美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可結合現代工藝技術進行創作,一旦創作環節中未能有效融入繪畫技巧,藝術創作則無法獲得精美的工藝品。此外,繪畫藝術的存在也能借助工藝品來傳達相應的思想與目的,進一步強化工藝品本身的藝術魅力。
一、工藝美術與繪畫藝術概述
(一)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文化最早是由英國所發起的,是在當時所主張的技術手工藝,因此工藝美術的主要特點便是具備極高的實用性與觀賞性,同時也具備一定的藝術性特征,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能充分滿足當代人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相較于傳統工藝美術而言,其設計理念、制作工藝、品類以及形式等方面均產生極大的變化,不僅呈現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其藝術形態也從傳統古典逐步過渡發展至國際化、時尚化,因此在我國的藝術領域內具有極高的價值和地位。現代工藝美術應用至當代生產生活方式中,逐步打破以往藝術領域下實用藝術與純藝術之間的界限壁壘,不僅要關注作品的藝術性以及藝術家的思想情感,也要充分發揮工藝美術的藝術表現力[2]。
在改革開放后,工業美術行業蓬勃發展起來,不僅對傳統工藝進行保留,創作方面創新也獲得顯著性成效。現如今,我國注重對傳統藝術的保護與發展,因此對工藝美術有了重新認識,對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也更加重視,大大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增強人民的民族自信。現如今具備民族特色與歷史特色的藝術逐步被淡化,工藝產品本身缺乏創新性,在機器批量生產的前提下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也讓人們更加追求工藝品的文化價值。日常生活中的工藝美術是藝術的一種,結合現如今的新工藝與新技術的美術表現,在豐富工藝美術品內涵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便利需求以及精神層面的需求。
(二)繪畫藝術
繪畫藝術本身也是藝術表達之一,可采取不同的藝術形態來展示給觀賞人員。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以及思想結晶,根植于我國文化土壤之中,在繪畫過程中藝術從業者可利用毛筆或是水墨等繪畫材料表達個人思想,相較于西方國家的以寫實為主的繪畫風格,傳統繪畫形式下的山水畫、花鳥畫以及人物畫等作品,所強調的是以形寫神,因此傳統繪畫作品具備空靈清曠的藝術特征[3]。
在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國內的繪畫藝術也受到一定影響,現如今的藝術領域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前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喜歡收藏畫品,花費大量的資金投資畫品,因此部分畫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無法保持繪畫藝術初心,所繪畫出的藝術作品也失去原本的意義[4]。與此同時,也存在部分藝術家只追求藝術作畫的文藝價值,并不在乎繪畫作品本身的經濟價值,在經濟利益面前仍舊可以保持自己的初心,該部分畫家無法有穩定充足的收入,不能保證日常生活質量,但是畫家的精神世界極為豐富。如今的社會是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不同個體對于同一種美的理解認知有一定的差異,所喜愛的藝術也有所不同,種種因素的存在給繪畫行業市場帶來沖擊,影響藝術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二、工藝美術與繪畫藝術對比分析
(一)關聯性
工藝與繪畫藝術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藝術,但現如今人們常常將兩者放在一起探討,究其根本在于二者在當今時代擁有較強的關聯性。工藝美術品則具備一定的功能性,在藝術領域中從業者可利用繪畫設計達到預期的裝飾目的,所關注的是工藝美術品的功能性以及批量性,忽略其藝術性與審美性[5]。繪畫藝術品本身是極為純粹的藝術品,繪畫藝術則是以客觀對象作為自身的描繪對象,繪畫內容大多遠離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單純是以上層建筑孤立存在,需要以“大美術”眼光看待發展問題。但美術需要與生活掛鉤,對于美術工匠的培訓活動,也要鼓勵其以繪畫反映現實生活的形式進行創新,轉變以廉價文化進行創新的現狀。簡單的繪畫藝術與工藝美術并不在同一水平上,這是由工藝美術是完整性藝術,而繪畫藝術僅是其中的表現形式之一。工藝美術的應用可提升當代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生產出滿足社會需求的物品,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美的感受。如陶瓷的出現在當時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能夠存儲水與糧食,設計生產的陶器形狀也可根據人們需求發生變化,充分體現出當代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也可在陶瓷的外部進行繪畫裝飾,根據人們生活進行創新,可結合當代最新的理念對陶瓷制作工藝進行優化。
(二)區分性
繪畫藝術與工藝美術是國內藝術領域的重要分支,二者不僅擁有獨有的特征,同時也具備相輔相成的設計特點,繪畫藝術的應用可給工藝美術從業者提供藝術思路,充分發揮二者藝術特色促進美術領域發展。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繪畫理念、技法以及色彩藝術等均為工藝美術發展奠定基礎,促使工藝美術發展出陶瓷、刺繡以及雕刻等形式,衍生出諸多璀璨精美的工藝美術作品[6]。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指民國前的繪畫藝術,其所應用的繪畫材料以水墨為主,借由相應的裝裱藝術進行保存,而繪畫也被古人稱為丹青,因此在我國藝術領域中傳統繪畫又有水墨丹青的美譽。伴隨近幾年文化多元化發展,為與其他國家繪畫有效區分,中國傳統繪畫也被當代人群稱為國畫,其形象塑造以及表現手法均能體現中國人民的哲學思想以及審美態度,基于表現手法、選擇題材以及畫幅的差異性,可充分體現古人的審美意境,彰顯我國古代文化、政治文化等內容,體現古人的價值觀念,反映當時人民的認知水平。現代工藝美術在現代文明以及工業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影響下,逐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呈現實用性藝術特點,藝術從業者在藝術品創作中可選擇應用多樣化的材料來呈現藝術肌理感,充分體現藝術作品的表現力以及藝術魅力。
三、繪畫藝術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一)繪畫思想意蘊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傳統繪畫中蘊含豐富、獨特的人文思想和哲學意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結晶,憑借鮮明特色風格在世界美術領域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價值,根植于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中。我國傳統繪畫主要以毛筆、宣紙等材料為主,材料選擇對于現代工藝美術設計創作有一定的影響,而傳統繪畫所注重的“寫意”表象,利用水墨色彩變化表達創作者思想情感的方式,可推動我國現代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如我國相關領域在進行陶瓷、紫砂壺等產品的設計制作環節中,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實用性需求,也可將中國“茶道”“禪學”“師法自然”等思想意蘊直接融入其中,給予紫砂壺更多的文化內涵以及審美價值,充分體現出中國茶文化的意蘊。玻璃工藝、陶瓷工藝以及纖維工藝等作品,不僅具備現代時尚氣息以及設計美感,也可從傳統繪畫藝術領域獲得創意靈感,繼而創作出兼具時尚美感與文化內涵的工藝美術作品。此外,在家裝漆木工藝制作環節,也可選擇以繪畫藝術為基礎進行產品設計,在確保家裝漆木工藝品具備現代化科技感的同時,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讓城市中內的居民獲得一絲靜謐。
(二)繪畫題材內容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中國傳統繪畫題材主要是指主題以及對象,可充分體現中華民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文化思想,繪畫題材內容具備鮮明的時代特色、民族審美特征,利用繪畫來記錄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及地域特征。傳統繪畫題材可劃分為人物、風俗以及山水等,如人物畫可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山水畫可表現出人與自然的關系,花鳥畫則可以表現出大自然的各種生命。現代工藝美術作品制作中,可參考傳統繪畫美術中的多種題材,利用水墨色彩、水韻所產生的肌理,充分體現工藝美術制品的藝術思想。如可將形神具備的人物畫應用于城市雕塑作品中,彰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手段,指引人們在都市中心尋找慰藉;可將清逸脫俗、氣韻獨特的山水畫應用至現代室內裝飾中,通過營造出自然、清新的室內環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表達居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設計人員可將靈動可愛的花鳥畫設計應用至家居藝術作品裝飾中,繼而表達出家居主人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景。
(三)繪畫技法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傳統繪畫技法是以工筆畫與水墨畫為主的,在繪畫過程中以墨線為基礎,靈活應用勾、皴、擦等技巧表現山水、人物以及作者本身的思想觀念,傳統繪畫美術技法所重視的是氣韻生動,利用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來實現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性,充分抒發出作者的主觀情趣。而在現代工藝美術創作過程中,從業者可利用現代工藝技巧模擬水墨畫的暈染效果。如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中常見的白描法被廣泛應用至玉雕、檀香扇、硯雕等現代工藝美術作品中,利用生動、均勻的線條以及疏密相間的工藝美術作品進行圖案處理,也可利用層層疊加的顏色來構造極具創造力的圖案,在保障工藝美術作品實用功能以及裝飾美化功能的同時,大大提升其藝術審美價值[7]。
四、以陶瓷工藝為例分析繪畫藝術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瓷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具,而在收藏領域中也是業內人士極為喜愛的工藝品,在具備觀賞價值的同時,也能為觀賞者或是使用人員傳遞思想與精神。在陶瓷制品中時常可以看到其表面有花鳥魚蟲等裝飾物的存在,可向使用者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陶瓷繪畫是需要創作人員基于陶瓷生產要求進行繪畫創作的,一旦出現繪畫創作內容與工藝制品設計形象不符時,則無法充分表達出其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的陶瓷生產區域是景德鎮,其發展歷史悠久,且生產出多種遠近聞名的陶瓷工藝品。在陶瓷工藝品上進行繪畫,可表現出中國畫的藝術價值以及美觀性。國內陶瓷工藝品制作所關注的抓住物象的精神,生動地展示不同陶瓷工藝品的特點,充分體現我國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思想,彰顯新時代下人們的價值追求。
從社會需求方面來看,伴隨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升,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也逐步增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人們無法感受當下生活的美好,忽略自身精神層面的追求。陶瓷制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具,產品設計中兼具人們需求以及社會狀態,可給予人們生活上的舒適感,舒緩人們的心情。為此設計人員在傳承傳統制品手藝過程中,需充分結合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以及生活需求,設計出給人們帶來舒適自然感受的陶瓷制品。
從人與自然角度來看,傳統繪畫作品以山水畫為主,意在表達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景,帶給人們美的心靈感受。在進行陶瓷工藝制作中需要結合傳統繪畫特點,尊重現實自然意境,充分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慰藉人們的心靈。
從發展角度來看,傳統文化是需要當代人民群眾保護與繼承的,為保持傳統文化活力,需傳承傳統繪畫技巧與思想,靈活應用現代技術工藝,促進陶瓷制品的創新發展。在給予陶瓷制品文化價值與觀賞價值的同時,促進我國繪畫藝術與工藝美術的共性發展。
五、結束語
工藝美術與繪畫藝術均屬于美術藝術,從其實際應用效果來看,工藝美術的存在可有效改變當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物質與精神的共同載體,而繪畫美術則是高雅的意識形態的呈現,豐富的繪畫技法能夠為現代工藝美術提供設計靈感。在傳統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碰撞交融中,設計師需要深度挖掘其優秀的藝術表現方式,汲取新思想,積極弘揚傳統繪畫藝術,創作出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實現對傳統繪畫藝術的弘揚與傳承。
參考文獻:
[1]成紫云.高溫顏色釉繪畫中裝飾語言的探索與應用[J].陶瓷科學與藝術,2023,57(02):76-77.
[2]梁彩玲.淺析工藝美術技法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J].陶瓷科學與藝術,2023,57(02):88-89.
[3]杜德.中國傳統繪畫中筆法體系的細節認知及價值[J].新疆藝術(漢文),2023(01):62-69.
[4]朱蒙蒙.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轉換路徑探討[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01):119-121.
[5]高雪美.傳統繪畫元素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新的時代 基礎教育論文集.對接京津——新的時代 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202-205.
[6]徐靖茹.融中國畫審美元素于油畫創作之中——孟二虎繪畫藝術探析[J].藝術家,2022(11):23-25.
[7]劉偉華.傳統陶瓷繪畫藝術在當下藝術語境下的發展思考[J].景德鎮陶瓷,2022(04):94-96.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省教育科學規劃重課題‘新文科背景下綜合性大學設計學類專業協同育人模式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GJB1422696)。
作者簡介:王曉丹(1974-),女,黑龍江五常人,本科,講師,美術教育專業,從事中外美術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