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沙盤游戲的研究不斷深入,它的適用范圍已經不局限于心理治療,將其應用于語文習作教學中,能夠助力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的培養,增加小學習作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借助沙盤游戲,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厘清表達的條理、明確表達的中心、拓寬表達的方式、勾繪表達的藝術。
【關鍵詞】學科融合 沙盤游戲 小學語文 習作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04-69-03
在學科的發展過程中,細分與融合是一個必然的歷史過程。學科融合就是基于學科差異,發揮學科優勢,將兩個甚至多個學科知識相互滲透,產生創新性的成果。將心理學教育與語文教學相融合,目的在于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提升語文教學效果,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開闊眼界,學有所得,樂于接受。
一、沙盤游戲與語文習作教學融合的可行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智發展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一些優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習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重點教學任務,而在習作教學中融入沙盤游戲,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沙盤游戲操作的特點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觀照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往往會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采用與他們身心發展情況相匹配的心理調試技法。近年來,沙盤游戲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沙盤游戲與其他心理咨詢和治療方式的最大不同在于重視身體的表達和手的“說話”。沙具的選取、擺放、移動,對沙子的觸摸、沙盤的構建,都是來訪者身體的表達,是心靈的觸動。這樣的操作體驗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和感性思維為主的身心發展特點,更易于小學生內心意象的創建。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指出,要“注重課程內容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注重聽說讀寫的整合,促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墩n程標準》的核心素養內涵中包含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的描述: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就《課程標準》的表達與交流板塊來說,不同學段的層次要求有所區別,但就整個小學階段來說,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表達,交流并記錄自我的感受和想象,是習作教學的聚焦點?!墩n程標準》對學科融合、思維發展和真情表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和語文教學存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的共性和發展重合性。因此,將沙盤游戲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進行融合,借助沙盤游戲深化習作教學和學生的理解,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他們的習作表達能力。
二、沙盤游戲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融合的探索研究
培養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學生習作表達能力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表達技法的掌握不足??陬^表達和書面表達發展不平衡,寫得多,說得少,口語表達比較啰嗦,前言不搭后語,表述漫無邊際;習作語句不通順,措詞不當或不合邏輯;表達方式比較單一,常常以記敘為主,缺乏形象的描寫和與主題相關的感受見解;寫的作文形“散”,中心不突出。二是缺乏習作素材。一些學生常常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不強,另一個是一般的習作內容往往是回顧性的,其中的一些細節部分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學生慢慢淡忘,如果沒有回憶的切入點激發思緒,那么學生將無從下筆。一直以來,教師圍繞如何提高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進行了不同的嘗試。由于沙盤游戲在兒童心理矯治過程中具有良好效果,因此被引入教學中。經過不斷實踐和研究,筆者探索出了基于沙盤游戲的“教學+游戲”教學模式,以沙盤游戲助力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增加小學習作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以沙盤游戲激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先說后寫是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先后階段。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往往會進行口語表達的系統訓練,為后續的寫作教學打好基礎。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心理學研究表明,語言的發展與鏡像神經元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沙盤游戲中,手部的運動促進了有關語言和思維的神經發展。首先,在小學語文低段的口語表達教學中,沙盤游戲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個更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的口語表達學習過程呈現別樣的趣味性,很好地契合了學生愛玩游戲的心理,通過玩沙子,在沙子中擺放物件來進行學習,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課堂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所教內容也更易于被小學低段學生接受。如果不能緩解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那么學生的真情實感將無法在習作中體現出來。其次,通過講沙盤游戲故事來完善學生的語言系統。沙盤游戲連接了學生頭腦中的視覺圖像和語言表達。學生在體驗沙盤游戲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圖像會存在他們的大腦中,在沙盤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講述故事,讓他們通過語言來延伸創造性想法,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二)以沙盤游戲引路,厘清學生表達的條理
沙盤游戲融入作文教學與常規的作文教學最大的不同在于動靜結合,這改變了以往常規教學中學生靜態思考、構思習作的學習過程。在游戲的動態生成中,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技巧,溝通交流與思考想象并行,最終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沙盤游戲中的手部運動體現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手動就是“心動”,是文字創作的最初驅動。沙具的調整和擺放能折射思維的邏輯關系和思考的順序,不同的沙具也因為擺設的行為,產生了特殊的聯系。在沙盤游戲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融合的過程中,學生以沙盤制作過程為引路,按圖索驥,認識事物間的邏輯關系,進而厘清習作中語句表達的條理,達到文從字順、語句通暢的目的。例如描寫一件事情有三種不同的敘述順序:直敘、倒敘和插敘。如何讓學生理解這三種敘述方式的不同呢?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再舉例為學生介紹某件事情起因、高潮和結尾的不同場景,學生根據教師的敘述,在沙盤中呈現相應的內容。根據不同的場景敘述順序,沙盤中所呈現的內容先后順序也會不同。在這些不同順序的場景擺放切換中,學生理解了這三種敘述方式的不同之處,厘清了表達敘述的條理。
(三)以沙盤游戲聚焦,明確表達的中心
在團體沙盤游戲中,有商定主題這樣一個操作步驟,也就是小組成員要共同為作品命名。商定主題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極富思辨性的。小組成員對沙盤作品的理解不同,因此各自的命名也就不同,有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也有表達自己的期望。但無論如何,都是圍繞沙盤的主題展開,這與習作表達中圍繞中心展開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沙盤游戲的商定主題環節,讓學生在特定情景中交流探討,讓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命名。以描寫校園一處景物的習作表達訓練為例,用沙盤設計以下教學環節:首先創設情境,出示校園的“夢源”圖片,激發學生對校園美景的喜愛,同時觸發學生關于校園的印象,借機引導學生進行團體沙盤游戲,通過擺放小物件,表達自己潛意識里對校園的印象。學生借助沙盤在腦海里生動再現了校園特有的美麗景色,并通過擺放沙盤的物件,延伸美景中蘊藏的內涵。例如以沙盤的藍色底面寓意校名與水息息相關,以帆船寓意夢想,等等。這些內涵與校園文化是緊密聯系的,例如學生不同的感受能為習作命名帶來不同的思考角度,聚焦中心但又能突出個性表達。在上述環節中,學生將習作命名為“藍色的宮殿”“夢開始的地方”“遠洋的夢舟”等。好的習作命名能有效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濃縮景物的特點,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使文章的立意更為獨特。
(四)以沙盤游戲促思,拓展學生的表達方式
沙盤游戲的魅力在于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用沙具擺放出腦海中的多維場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表達”[1],巧妙地將學生的內在世界與外部世界、潛意識與意識聯結起來。根據心理學知識可知,聯想是人們在觀察的基礎上,由當前的事物回憶或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思維活動,是一個思維拓展的過程。而教師將沙盤游戲運用于習作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內心的變化,將自己看到、想到、感受到的都描述出來。聯想的定義與沙盤游戲習作教學的目的存在一些重合的表述,都是要求學生由此及彼地發散思維,思考問題。這樣的思維過程有助于改變學生在習作中單調的表達,改變學生對事物只能進行簡單描述,對事情只能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在具體的沙盤游戲融入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沙具的選擇與擺放、團體的討論和分享來幫助學生實現上述的思維發展過程。以寫一種小動物的習作表達為例。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確習作的具體內容,其次進行團體沙盤游戲,引導學生根據習作內容,各自從木架上選取沙具,按順序逐一擺放在沙盤中,最后進行談論和分享。例如選擇公雞這一習作對象,有學生想到了大紅冠、公雞報曉,以及唐寅寫的古詩《畫雞》。這些聯想和感受讓學生產生對公雞的喜愛之情。又如選擇馬這一習作對象,有學生想到了成語“龍馬精神”,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場景,以及文物“馬踏飛燕”,從而感受到馬激昂的狀態?;趯游镉杀砑袄锏恼J識,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拓展了習作表達的方式,不僅可以描寫動物的外形,運用修辭手法寫出動物外形的特點,而且還可以通過成語、詩詞展現動物所表現的精神,抒發對動物的喜愛。此外,還可以記敘人與動物之間的趣事,表現人和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文章表達方式的多樣化,體現了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由此呈現出一篇篇精彩且個性鮮明的文章。
(五)以沙盤游戲中的對話為筆,勾繪表達的藝術
要想讓學生的習作表達有藝術,就必須在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上下功夫。首先,要讓學生有事可寫,有話可說。學生通過對沙盤的自由擺放,再現了記憶中的場景,如同電影拉開了序幕一般,學生腦海里逐漸浮現出曾經的人、物、景、事。教師以此為契機,在沙盤游戲對話環節,通過師生和生生間的交流溝通,使學生記憶中的情節更豐富,細節更清晰,進行更生動、形象、具體的表達,高效地完成習作。以寫一種水果的沙盤游戲實錄為例:
學生觀察手上的沙具,嘗試說出特點,稍后進行整理,并寫成一段話。
生:我選的是一個石榴。
師:可以詳細說說它的形狀。
生:這是一個紅紅的石榴。
師:可以加上顏色和大小的描述嗎?
生:這是一個小燈籠般大小的紅石榴。
師:它讓你想起了什么?
生:密密麻麻的石榴籽。
師:吃上幾顆石榴籽,你有什么感受?
生:香甜多汁,好吃極了。
師:可以試著把剛才想到的這幾句話連起來說嗎?
生:這個小燈籠般大小的紅石榴可真漂亮。如果你切開它,就能看見密密麻麻的石榴籽,仿佛是許多紅寶石堆積在一起,拿起幾顆放在嘴里,香甜多汁,好吃極了!
師:這段話你覺得寫得好在哪里?
生:用上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石榴紅、石榴籽多的特點。
師:對的,這個比喻把石榴的特點寫得特別形象,而且還通過聯想,寫出了石榴的味道,讓大家對石榴的了解更豐富了。
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以沙盤游戲中的對話為筆,通過一步步的追問,學生逐漸描述出石榴的特點,并用上恰當的修辭,把石榴的特點形象生動地表述出來。在沙盤游戲中,學生與沙具的對話、對沙盤的講述,都是進行表達能力培養的好時機。教師通過對這兩個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對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一詞一句,一句一段,勾繪文字藝術表達之美。以沙盤游戲助力小學生習作表達能力培養,通過專業的心理、語文學科教學理論引領,以及教師精心完成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發展自我,自信地面對習作中的困難,而且還能提升學生語文習作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用我手寫我心”。
小學階段,學生習作表達中出現的問題不容忽視。以沙盤游戲融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在激發表達興趣、訓練表達技巧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寫作方法指導,一方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沙盤游戲中學習習作表達的技法,并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對小學生語文習作表達能力的提高有顯而易見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蒙蒙.借助沙盤游戲 玩轉習作課堂[J].小學語文教學,2021(36):59.
韋捷 / 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南寧 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