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映霞
摘? ?要:習作任務群設計體現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設計中滲透任務群內容,能夠為學生規劃清晰的習作路線,為習作課堂注入豐富的動力。習作任務群設計不是單純的任務羅列,而是一種寫作教學的新理念,教師利用習作任務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研究,可在任務執行過程中提升習作綜合能力,突出任務群的助學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習作任務群;學生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7-0027-03
習作任務群設計是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創新舉措,教師利用任務群設計展開寫作教學設計和調整,可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習作學習的機會,創造豐富的寫作教學起點。學生是習作主體,教師在習作任務內容整合、習作任務形式創新、習作任務活動組織、習作任務訓練設計等方面展開具體研究,能推動習作課堂教學的創新實踐,為學生創造適合的習作學習環境,形成寫作教學的新常態。
一、整合任務內容,創新寫作教學設計
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習作任務群,能夠創造豐富的習作契機。語文教材有習作單元內容設計,教師要做前期研習工作,對相關材料和內容做整合處理,為習作任務群設計提供素材支持。習作任務群內容來源于教材,教師在做任務內容整合時需要有吸納提煉的意識,合理運用教材,適時延伸眼界,廣泛關注習作素材渠道的開發,以拓寬習作任務群設計視野。
如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習作主題為“學會記事”,學生剛剛進入中學,對習作文體還不是很清楚,教師應做好學情分析,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對單元習作素材進行重點研讀,梳理出重點信息。由于學生對記敘文文體特點比較陌生,因而教師應重點介紹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的特點和要求:記敘文分為兩種形式,一種以寫人為主,一種以記事為主。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寫一件事,要交代清楚事情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環節,揭示這件事的內在含義,突出其哲理。學生根據教師指導進行習作素材搜集,開始習作構思,需要教師及時跟進觀察,給予必要的提醒。學生有了明確的習作任務,習作學習可得以順利開展。
教師從專業角度解讀記事記敘文的寫法,給學生規劃清晰的構建路線。學生對記敘文文體特點有了一定了解,能夠通過事情的來龍去脈展開思考和構建,布設具體的習作任務,其習作操作漸入佳境,說明教師習作指導是卓有成效的。學生開始了解記事記敘文的特點,在習作構思中建立寫作能力,這樣的訓練具有更高的價值。可見,整合習作任務,教師從習作特點展開教學引導,其輔助效果顯著。
二、優化任務形式,創新寫作教學組織
習作任務群沒有固定格式,教師在組織習作任務群時,要對呈現形式做優化創新設計,以便對學生形成感官觸動,創造新的教學起點。記敘文、議論文是初中階段習作的基本文體,教師在設計習作任務時,要對記敘文、議論文組織形式做細化處理,根據文體寫作需要做出創新設計。如記敘文選材、立意、結構、表達等諸多方面都有創新的空間,教師針對學生習作實際提出具體要求,能夠激發學生習作的主動性。
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做出任務設計,對習作任務做細化要求,需要學生按照任務展開習作規劃和操作,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如第三單元習作任務為“寫人要抓住特點”,學生對人物描寫最為熟悉,也儲備了不少描寫人物的方法和技巧,教師組織學生展開集體討論活動,要求學生針對“寫人物要抓住特點”主題進行具體思考和解讀。學生響應比較積極,開始介紹一些操作方法和習作體會。在此過程中,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寫法介紹,并對這些方法進行歸結,通過整合,以習作經驗形式呈現出來,要求其他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借鑒學習。學生在教師組織下展開多重互動交流,對習作寫法進行專項討論,初步建立學法共享局面。
教師沒有直接布設習作任務,而是將學法交流作為任務推出來,要求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習作經驗和方法,并通過共享學法形式實現習作指導的目的。學生都有寫人的經歷,方法積累也比較豐富,教師從學法交流角度展開設計,組織學生進行學法探索行動,能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特別是教師的歸結和梳理,以及針對性傳授,對學生的幫助更為直接。任務設計有不同選擇,教師將學法交流當做任務來布設,這本身就是比較有創意的教學方式。
三、推出任務活動,創新寫作教學體驗
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習作活動,能夠對學生形成多點觸動,產生豐富的習作調動力量。其中,素材整合、主題研討、學法交流、生活觀察、社會調查、網絡交互、仿寫創編等都屬于習作活動范疇,教師要結合教材習作要求做出對應選擇,組織學生進入習作活動,在廣泛互動交流中達成習作共識。習作活動形式眾多,教師在安排活動時,要對教學條件以及學生意愿等因素展開客觀分析,以提升教學設計的適切性。
習作任務有不同的呈現形式,教師以習作活動形式展開任務設計,無疑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習作思維,調動學生參與習作訓練的主動性。在教學第四單元習作“思路要清晰”相關內容時,教師設計習作任務:習作包含幾個環節,確立寫作主題,設計習作題目,選擇習作材料,進入習作構思,列出習作提綱,規劃習作程序,展開習作表達,完成習作任務。在這些環節中,設計習作提綱最為關鍵,學生需根據自己的習作經歷,說說習作提綱該如何構建,并在學習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做法。學生對習作提綱設計并不陌生,但平時習作沒有列提綱的習慣,此時教師就應要求學生做提綱互動討論,給學生提供習作交流的機會。在集體討論環節,教師應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展開多重交流對話,幫助學生順利找到列制提綱的方法。
教師圍繞列習作提綱展開任務設計,應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提綱列制情況,并共享一些學法。學生對列提綱學習任務比較熟悉,能夠主動展開思考,進入提綱操作環節。在具體互動中,教師的主動參與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指導,確保學習交流活動的順利展開。教師將提綱制作設計成學習任務,以此展開教學調度,為學生規劃清晰的學習路線。
四、延伸任務設計,創新寫作教學實踐
設計習作訓練任務時,教師要做好生活對接設計,為學生準備生活化的實踐任務,讓學生結合生活經歷展開習作訓練,其感知體驗會更為立體而深刻。學生對生活化習作任務更為敏感,教師對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做客觀評估,針對性設計一些實踐性習作任務,提出具體的習作要求,能夠引導學生順利進入研學環節,在創造性學習中提升習作綜合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展開習作思考,規劃習作任務,組織學習活動,可以為學生帶來一些學習動力。如教學第六單元習作“發揮聯想和想象”,這個單元接觸到的課文都屬于童話故事,學生對習作想象和聯想應用比較有興趣,教師設計的習作任務為:展開豐富聯想,創編一篇故事,放開想象的翅膀,寫出新意,呈現出積極意義。學生接受習作任務后,都能夠主動展開思考和規劃,習作討論逐漸熱絡起來。學生對想象性作文很熟悉,能夠順利啟動想象思維,但要寫出新意和積極意義,需要更加嚴謹的構思,教師從學法角度展開介紹,組織學生進行構思交流活動,要求學生在展開想象時,注意對接社會和生活。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展開習作學習,能順利推進學習進程。
教師設計訓練任務,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展開習作構建,學生回饋主動,其實踐體驗更為豐富。學生對想象性作文有特殊興趣,教師針對學習習作心理展開設計,推出一些習作任務,給學生提供學法指導,確保習作訓練順利展開。從學生習作表現能夠發現,教師習作訓練設計是比較到位的,學生主動進入到習作操作環節,其習作能力得到鍛煉。學生面對教師布設的習作任務,有比較高的責任心,同時教師的針對性指導,給學生習作帶來更大的信心。
教師有意識地滲透習作任務群教學機制,能為寫作教學帶來更多選擇。學生對習作任務群比較有感覺,教師科學設計習作任務,組織學生進行任務討論,讓學生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建立習作能力,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要求。習作任務群設計雖沒有固定要求,但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針對學生習作需要做出任務篩選和組織,以為學生順利啟動習作思維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德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習作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1,(04):139~140.
[2]許? ?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新處方”[J].課外語文,2021,(13):131~132.
[3]常? ?晟.追本溯源? 精準擊破——初中寫作教學案例與思考[J].中學語文,2022,(11).
【責任編輯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