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文章通過分析專業特點、崗位要求和學情現狀建立了《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課程的思政目標,將“民族自信、家國情懷”“遵章守法、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耐心細致”“團結合作、持續學習”的思政元素挖掘出來,通過重新制定課程教學標準、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立課程教學資源及全過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等途徑實施課程思政教學。
關鍵詞:園林工程預決算 課程思政 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165-02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從國家層面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全部的育人過程,讓所有課程、所有授課教師都耕耘在“大思政”的田地上,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1]。《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課程作為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也應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
課程思政是建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新要求,也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2]。專業課程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氣,更有針對性。將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揉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團隊精神和職業素養。本文以《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課程為研究對象,探索如何在園林專業課程中有效融入思政的方法和無痕融入的途徑,為在高職園林類專業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積累一定的經驗。
一、《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課程簡介
該課程是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課程之一。以手工制圖與識圖、Auto CAD、園林工程材料、園林植物、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等課程為前導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該課程主要解決園林工程項目實施中編制招投標文件、計算工程量并編制工程量清單、進行清單計價報價、工程結算和決算等系列問題,培養學生園林工程招標、投標、預算、結算和決算的能力。通過學習,要求學生了解園林工程預決算基礎知識,能熟練操作預算軟件編制園林工程量清單和清單計價,掌握園林工程預決算的技能,為今后從事園林工程招投標及施工管理打好基礎。
二、課程思政建設目標
(一)學情分析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園林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園林工程制圖、園林植物、園林工程材料、園林工程施工等基本知識,具備看圖識圖、識別園林硬景和植物材料的能力,掌握了園林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動手的積極主動性高,希望能解決一些專業問題,但是職業素養尚未養成。
(二)課程思政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在掌握預算崗位的基本知識和職業技能外,還要通過學習訓練養成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嚴謹科學、求真務實的的工作作風和敬業愛崗、遵紀守法的職業素養以及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結合造價方面的案例和典型事件,強化學生職業責任意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信,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和職業水平,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思政元素融入的基本思路
思政元素無處不在,要恰如其分地在專業教學中巧妙地融合,需要教師在備課時下功夫才不漏痕跡。思政元素包含有“家國情懷”“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團隊協作”四個大的方面。
(一)民族自信、家國情懷
通過展示中國城市園林的建設、房地產景觀工程以及美麗鄉村振興等典型工程項目,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們對本專業認可度和學習積極性;教育學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堅守建設美麗中國的初心,將生態文明的建設貫穿在每一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讓學生立志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二)遵章守法、愛崗敬業
通過學習預算崗位職責、權利和義務,提升學生對園林工程預算學習的使命感,樹牢職業道德操守;通過造價行業的優秀事跡、優秀人物以及正反面工程案例,讓學生正確認識到造價工程師在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預算及結算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正是這些愛崗敬業的工程師通過自己辛勤扎實的工作,使得一個又一個的項目順利落地,為園林行業的建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這些優秀的工程師在面對眾多誘惑時能始終堅守本心,講規矩、有底線,以實事求是的職業素養樹立起個人及單位的優秀品牌。
在清單的計量和計價中也必須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制定的“規范”“辦法”等文件執行,要求我們堅持秉持敬畏心、責任心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操作,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在課程教學中應強化遵章守規的意識、應用法律法規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今后能夠應對園林項目建設過程中復雜多變的情況。
(三)精益求精、耐心細致
在工程項目招標中的工程量清單編制、投標清單計價以及項目實施的結算等階段,計算的準確性、合理性、及時性、合法性都直接影響著發承包雙方的經濟利益,對制定和考核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設備費和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工期都有重要作用。這要求學生能在正確識讀圖紙、熟練掌握工程量的計算規則、熟悉施工的工藝流程的基礎上準確計算工程量、合理套用工程定額、精準編制預結算文件,保證每一步的計算步驟和結果都必須正確,不然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對最后造價的結果影響巨大,也會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所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耐心細致的品格和精打細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很重要的。
(四)團結合作、持續學習
在招投標和預結算工作中往往涉及的人員廣、專業性強、任務量大、時間緊張,一個人不可能包攬所有事務,必須以團隊形式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共同完成指定目標。課程實訓操作時將3~4人分為一組,對項目進行合理的分工,發揮各自所長,協作完成各個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集體意識和共擔責任的意識。
預結算人員要熟練掌握不斷更新的工程造價文件、編制軟件以及BIM、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所以不能固守陳規、一成不變,而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靈活解決工作過程中的新問題。要開放思維、創新意識,不斷提升自己職業能力,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另外,園林行業順應時代發展,隨著新工藝、新技術、新理念的出現,生態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在校的教育不僅要“授人以魚”還要能“授人以漁”,在課程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知識遷移的能力,擅于接受新的理念和技術,樂于接受困難和挑戰,能與時俱進,不斷主動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程思政實踐途徑
(一)教學標準
根據園林工程招投標、園林工程預結算崗位的特點,建立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并將其在教學標準中進行細化,分解到各個教學模塊中,在授課過程和實訓操作中無痕融入,實現思政和技能的有機結合。
(二)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專業及課程的特點,將職業素養融入到專業知識內容和技能要點,引導學生做一個勤勉務實、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園林人[3],這需要不斷提升教師思政教學的意識,樹立教師“三全育人”的課程思政觀念,按照國家關于課程思政的統一要求,不斷提升自身思想覺悟。專業教師還應根據招投標與園林工程預決算課程的特點,尋找結合園林專業、結合招投標與預結算工作崗位技能和學生的現狀要求的思政案例才是課程思政的最好“原料”。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需要任課教師用心“備料”。專業教師還必須不斷學習課程思政融入課程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才能保證專業課程的實踐效果。
(三)建立教學資源
教學內容以國家林草局“十三五”規劃教材《園林工程計量與計價》劃分項目模塊作為教學任務,依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算規則》《湖南省綠化工程消耗量標準》《湖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標準》等計量計價文件,利用建立的一系列教學資源庫,包括課程教學標準、新型教材、多媒體課件、教案、試題庫、微課、網絡課程、招投標案例、思政案例等進行翻轉,教師精講和點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思政元素融入各類資源之中與教學知識點、技能點共同服務于整門課程,做到全方位育人,讓學生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四)全過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
課程思政教育就是要融合專業課教學的“實”與思政教育的“真”,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將課程思政教育貫穿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深度融合。
《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有課前課程翻轉學習、下達教學任務,課中理實一體教學、重點內容精講+訓練、講練結合、操作演示,課后作業、在線討論、課程考核等內容,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過程。
五、結語
課程思政的開發建設和實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意義非常重要,作為專業課程教學,應主動地將職業技術技能與世界“真善美”深入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出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有出色的職業技能和強烈的民族自信心的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葛清清.“三全育人”的理論邏輯和實踐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
[2] 郭靖,程晨健.建筑概預算與工程量清單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磚瓦,2021(09):215-216.
[3] 陳維英,火東存,薛琳婧.課程思政在高職專業課程教學中的融入與實踐——以“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與預算”課程為例[J].科技與創新,2021(06):107-109.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5)
[作者簡介:陳樂谞,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園林工程預算。]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