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摘要】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過程.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正在從經驗型思維轉化為理論型思維,在數學解題思維沒有成熟之前,在解題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思維障礙.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學生解題中存在的思維障礙,并及時消除,那么在后期教學過程中,將會面臨學生越學越困難的局面.只有對學生數學解題中的思維障礙進行深入地分析,并了解思維障礙的產生原因,才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本文重點針對初中學生數學解題中的思維障礙進行詳細地分析,旨在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與正確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訓練;解題
1思維障礙之審題不仔細
1.1題目呈現
例1某服裝店老板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A品牌的衣服進價為700元,售價為900元;B品牌的衣服進價為100元,售價為160元.如果老板用不超過4萬元資金一次性采購這兩種品牌的衣服共計100件,設該老板采購A品牌衣服x件,這兩種品牌的衣服全部銷售完獲得的利潤為y元.
問題1:請寫出y與x之間存在的函數關系式.
問題2:如果要求這兩種品牌的衣服全部銷售完之后利潤超過1.26萬元,那么有幾種進貨方案?
問題3:選擇哪種進貨方案,老板的獲利最大,利潤最大是多少元?
1.2題目分析
這是一道專門考核一次函數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題.得出利潤y與采購A品牌衣服件數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是解題的關鍵.在解決這類題目的過程中,需要對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予以關注.只有對問題涉及的所有對象都有一個準確的理解、表示和整理,才能夠正確理解題意,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通過讀題,可以知道針對問題1,利潤y=(A售價-A進價)x+(B售價-B進價)(100-x),然后進行相應的整理即可.針對問題2,需要對不等式組有一個熟練的應用.針對問題3,根據y與x的函數關系式,找出獲利最高的進貨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潤.這3個問題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第1個問題和第2個問題,是第3個問題的解決基礎.所以,學生必須要對一次函數圖像的性質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熟練的應用.
1.3題目解析
2思維障礙之思維定勢
2.1題目呈現
2.2題目分析
很多學生看到這一題目,首先就會感覺非常簡單,認為直接將點E、F連接在一起,證明△AEF與△ADF全等即可.但是,經過思考,發現已知條件不夠充足.然后,嘗試對AF進行延長,并與BC相交于點M,但是這種思路依然無法證明AE=BE+DF.最后,再試著以F點作一條線,使FM與AE垂直,繼而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使用常規的解題思路后,依然找不到證明思路,難免會產生這一命題有誤的錯覺.其實,是因為學生的解題思維都局限在幾何解法方面,沒有想到應用代數解法.
2.3題目解析
3思維障礙之思維靈活性差
3.1題目呈現
3.2題目分析
針對這道題,常規思維是先求出a的值,然后再將y值代入進行求解.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比較大,需要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且最終答案也不一定正確.因為計算量越大,中間出錯的幾率越高.如果學生的解題思維足夠靈活,就可以發現這兩個代數式之間的關系,并快速獲得問題的答案.
3.3題目解析
參考文獻:
[1]林怡.基于初中數學學困生思維障礙的教學策略[J].讀與寫,2022(8):105-107,110.
[2]胡鏡園.突破思維障礙,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分析[J].善天下,2020(16):821-822.
[3]馬建華.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障礙與技巧[J].新課程,2022(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