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芳 楊斌


[摘 要] 積極的身體活動對于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影響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主要因素,運用自編《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在上海、遼寧、湖南、云南、湖北和廣東等地對1 419名幼兒教師和748名幼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對結果采用Logistic模型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教師知識和教師態度是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關鍵性制約因素。
[關鍵詞] 學前兒童;身體活動;家長;教師;運動環境;體育素養
稿件編號:20230209008;作者第一次修改返回日期:2023-04-27
*基金項目:教育部文人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21YJC890045);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19YBA034)
**通訊作者:楊斌,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E-mail:987765407@qq.com
學前期是培養兒童健康行為以實現未來積極生活方式的關鍵時期,[1]學前兒童的積極身體活動對于其全生命周期健康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從目前已有的研究來看,影響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主要因素和阻力尚不明確,學前兒童身體活動不足的原因和產生機制缺少研究數據解釋,這些問題的破解是科學制定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促進政策、推動幼兒園內外學前兒童身體活動充分開展的前提條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為調查對象。對幼兒園教師(包括幼兒園管理者)的調查在幼兒園國培項目開展期間進行,發放并收回問卷1 500份,剔除無效問卷81份,保留有效問卷1 419份,涵蓋上海,沈陽,長沙,昆明,武漢和廣州等省會城市的幼兒園,其中包括公立幼兒園1 047所,私立幼兒園338所,公辦私營幼兒園34所。同時由教師向幼兒家長代發放問卷800份,剔除無效問卷52份,保留有效問卷748份;被有效調查的家長中父親249位,母親482位,其他(祖輩)17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調查工具為《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內源結構又細分為《幼兒家長問卷》和《幼兒園教師問卷》兩個子調查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問卷擬合情況較好(χ2/df=3.12,CFI=0.962,TLI=0.951,RMSEA=0.081,SRMR=0.043),說明問卷整體效度較好;問卷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78,說明問卷整體信效度較好。
(三)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軟件SPSS 22.0對樣本數據進行相關的預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學前兒童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多項Logistic模型的似然比檢驗結果顯示χ2=493.65(P=0.000<0.001),且其廣義決定系數Nagelkerke?R2等于0.384。這些檢驗結果表明多項Logistic模型的擬合度良好,說明本研究中多項Logistic 回歸可行并且有意義。多項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如下。(1)“非常支持”和“不支持”相比較的回歸結果表明,運動環境(P=0.005<0.01)和知識宣講(P=0.003<0.01)均在1%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非常支持”有負向影響;家長參與(P=0.034<0.05)在5%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非常支持”有負向影響。綜上可知,在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非常支持”層面上,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和家長參與為關鍵性制約因素。(2)“支持”和“不支持”相比較的回歸結果表明,運動環境(P=0.000<0.01)、知識宣講(P=0.001<0.01)、家長參與(P=0.001<0.01)和教師態度(P=0.000<0.01)都在1%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支持”有負向影響,可見,在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支持”層面上,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和教師態度為關鍵性制約因素。(3)“一般支持”和“不支持”相比較的回歸結果表明,運動環境(P=0.000<0.01)、知識宣講(P=0.000<0.01)、家長參與(P=0.000<0.01)和教師態度(P=0.000<0.01)都在1%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一般支持”有負向影響;教師知識(P=0.024<0.05)在5%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一般支持”有負向影響??梢姡趯W前兒童身體活動“一般支持”層面上,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教師態度和教師知識為關鍵性制約因素。(4)“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相比較的回歸結果表明,運動環境(P=0.007<0.01)、知識宣講(P=0.000<0.01)、家長參與(P=0.000<0.01)和教師態度(P=0.000<0.01)都在1%顯著性水平上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獲得“支持”有負向影響??梢?,在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不太支持”層面上,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和教師態度為關鍵性制約因素。綜合上述多項Logistic 回歸結果分析可知,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教師知識和教師態度五個方面的因素,成為學前兒童身體活動支持與否的關鍵性制約因素。
三、討論
(一)運動環境對學前兒童開展身體活動的影響
研究表明,在戶外自然玩耍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的身體活動并減少兒童肥胖癥的發生。這與本研究提示的運動環境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重要影響一致,國內外均有學者嘗試改善幼兒園和社區的兒童身體活動環境以增加其身體活動量。如:Herrington S提出,改善幼兒園的自然游戲空間為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提供更多樣化的游戲形式;[2]Lin EY和Timperio A通過研究社區建成環境、鄰里關系和學校距離等對兒童身體活動的影響發現,對于新西蘭白人、毛利人、薩摩亞人和其他太平洋島國的父母來說,“人員危險”是讓孩子獨自外出最常見的擔憂因素,而對于亞洲和印度父母來說,“交通危險”是他們最關心也是最擔心的問題。[3][4]如是,運動環境對于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重要意義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學者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多樣化的研究。其中,我國學者更為關注幼兒園的活動環境,而如何構建學前兒童友好型的社區環境和城市交通環境尚未得到足夠重視。
(二)知識宣講及家長參與
知識宣講也是影響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關鍵制約因素。Veitch J認為父母的鼓勵、支持和榜樣作用對增加學前兒童身體活動有重要意義。[5]Khanom對61個家庭進行訪談后發現,家長更期待得到直接的幫助而不是僅僅告知(help not tell),宣講的內容應該涵蓋有關兒童身體活動的“原因或重要性(why)”“活動方式(how)”和“活動場地(where)”等信息,并通過家長共同參與的身體活動來支持社區參與和社會互動。[6]國內關于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我國的教育現實就是,對體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對智育的,同時中國家長對幼兒的“過度保護”非常突出,這都嚴重阻礙了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充分開展。周僑麗對西安市10家城區的幼兒園進行了調查,有36.4%的家長出于安全考慮不愿意孩子參與體育活動。[7]周亮認為以重智主義、功利主義與過度保護主義為代表的不當育兒觀念是壓在我國幼兒體育發展上的三座大山。[8]因此,在提升學前兒童身體活動水平上,如何糾正中國家長的認知態度和強調家長參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必要性。
(三)幼兒園教師的體育素養和態度
本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師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知識水平和態度對兒童身體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諸多研究顯示,幼兒教師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陶小娟認為,我國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沒有接受過體育教育的專業培訓,這導致幼兒園在開展身體活動課時往往顯得十分業余。[9]王凱珍也認為,我國幼兒體育存在對幼兒體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體育教師數量不足、教師專業性水平低等問題。[10]目前,我國幼兒體育師資缺口大,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體育活動開展的組織和創新能力有限,導致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量不足。如,王曉芬對福建省1 039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認為現在幼兒教師對體育游戲課程價值感知高,但特征把握不全面,教學組織能力有限。[11]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相關知識的宣講有利于普及學前兒童、家長以及幼兒園教師等群體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正確認知,提升幼兒園教師指導學前兒童科學進行身體活動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推動家長參與和親子活動。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基于教師和家長的視角進行實證調查,探究我國現階段影響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對促進我國學前兒童開展身體活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研究結果發現,運動環境、知識宣講、家長參與、教師體育素養和教師態度是影響我國學前兒童身體活動開展的關鍵性因素。
據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開展,應加強針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科學性研究,建議如下:一是要研制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兒童身體活動指南,并在幼兒園和幼兒家長群體中積極宣講;二是創設有利于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幼兒園、社區和家庭活動環境,并加強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以消除家長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安全性的普遍擔憂;三是要繼續提升幼兒園教師的體育素養和對學前兒童身體活動的認知和態度等。
參考文獻:
[1]ASHRAFUNNESA K, EVANS B, LYNCH R, et al. Parent recommendations to support physical activity fo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results of interviews in deprived and affluent communities in South Wales (United Kingdom)[J]. Health Expectations,2020,23(2):284-295.
[2]HERRINGTON S, BRUSSONI M. Beyond physical activity: the importance of play and nature?based play spaces for childrens health and development[J]. Current Obesity Reports,2015,4(4):1-7.
[3]LIN EY, WITTEN K, SMITH M. Social and built?environment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dependent mo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urhood cohesion and connectedness[J]. Health Place,2017,46(3):107-113.
[4]TIMPERIO A, REID J, VEITCH J. Playability: buil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eatures that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within children[J]. Curr Obes Rep,2015,4(4):460-476.
[5]VEITCH J, HUME C, SALMON J, et al. What helps children to be more active and less sedentary? Perceptions of mothers? living in disadvantaged neighbourhoods[J]. Child Care Health Dev,2013,39(1):94-102.
[6]DUMUID D, OLDS T, LEWIS L?K, et al. The adiposity of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their lifestyle behaviours: a? cluster analysi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from 12 nations[J]. Pediatr Obes,2018,13(2):111-119.
[7]周僑麗.幼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調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8]周亮,邱苗,楊斌.我國幼兒體育發展的機遇、困境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0,36(1):36-41.
[9]陶小娟,汪曉贊,范慶磊,等.新時代中國幼兒體育發展的現實問題與應對策略[J].體育科學,2021,41(9):24-34.
[10]王凱珍,王曉云,齊晨暉.當前我國幼兒體育的熱點現象、問題與建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5):30-38.
[11]王曉芬,雷培梁,李燕.幼兒教師體育游戲認知的現狀調查[J].體育科學研究,2022,26(1):55-60.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ina
ZHANG Lifang,1 YANG Bin2
(1School Sports Science, Changsha Normal College,Changsha 410100 China; 2Hunan Ope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Active physical activ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s widespread in China.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n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1,419 preschool teachers and 748 parents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pre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places such as Shanghai, Liaoning, Hunan, Yunnan, Hubei and Guangdong.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orts environment, knowledge propaganda, parents particip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teachers attitudes were the key constrai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parent, teacher, sports environment, sports literacy
(責任編輯:劉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