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巧
摘要 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對促進高職學生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以廣西醫科大學為例,對近三年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進行調研,詳細分析了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著重從高校、社會、家庭、學生四個方面提出了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策略,以期促進高職學生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就業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7.005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國務院2021年10月印發的《“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明確提出[1],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34次提到了就業問題[2]。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2021年10月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明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3]。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4]“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根據中國政府網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實施高職擴招以來,三年累計擴招高職生413萬人。高校職院不斷擴招,再加上社會認識不夠、師資力量不強、設施不夠完善等原因,高職生與大學本科生相比,其就業核心競爭力十分不足,處于就業弱勢地位[5-8]。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是高職學生贏得就業新機遇的關鍵,還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更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其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是新形勢下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面臨的一個核心課題。
1就業核心競爭力的調査與分析
1.1調查對象
本文以廣西醫科大學玉林校區、廣西醫科大學與區內職業學校合作辦學點近三年的高職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開展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調查研究。本次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調查問卷460份,有效問卷占92%。
1.2調查結果及分析
1.2.1構成要素方面
在就業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方面,調查問卷結果顯示,31.09%的高職畢業生對就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的選擇是專業技能,認為專業技能是其工作崗位中較為重要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由此可見,高校要重視對其專業技能的培養,另外專業知識、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外語能力等方面也是缺一不可的要素。
1.2.2影響因素方面
在就業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方面,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1.09%的高職學生認為社會對其存在認知偏差,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認可度不高,這直接影響著高職學生的就業。此外,高職學生自身就業競爭意識匱乏、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脫節、家庭教育缺乏正向引導等方面也是影響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
1.2.3提升措施方面
在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措施方面,據調查,36.96%的高職學生選擇了社會營造良好就業環境,他們認為政府應給予政策扶持,將有利于促進就業。此外,高職學生可從自身意識強化、高??蓮奶岣呷瞬排囵B質量、家庭可從正向引導等方面提高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2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2.1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
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才需求,高校培養人才的模式應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如今新時代的就業領域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新趨勢,勞動力供求兩側不平衡,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對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國一些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只注重教育的統一,注重知識的傳授,注重專業的教育,而常常忽略學生個性的發展,忽略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忽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出的畢業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2家庭教育缺乏有效的正向引導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和就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我國的傳統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子女之間基本上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很多家庭的父母操控和設計了子女成長每個階段的學習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學生,當他們離開家庭步入大學殿堂后,擺脫了父母的嚴厲管束,部分學生由于不適應這種寬松的大學學習生活模式,再加上自身的自控能力較弱,放縱自我,導致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制訂職業目標。此外,很多家庭的父母過度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而常常忽略對其思想品德修養、綜合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導致他們畢業后不能適應職場的需求和社會的挑戰,就業核心競爭力偏弱。
2.3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認知存在偏差
一是社會普遍看重公辦院校,認為只要是國家和政府主導的公辦學校就是有保障的,認為公辦學校比民辦學校強,這種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自然就對民辦學校培養的高職學生存在一定偏見。二是社會容易陷入“全盤否定”的認識誤區。由于高職學生在生源質量上與大學本科學生有所不同,其在文化基礎知識等方面相對薄弱,但并不意味著高職學生在文化基礎知識、綜合素質能力等方面就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因為經過大學的學習教育,學生必定有所成長,其中不乏優秀的高職學生,因此不能全盤否定。
2.4高職學生就業競爭意識普遍匱乏
一是高職學生缺乏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相比于本科學生,高職學生起點低,學歷低,但部分高職學生對畢業后就業回報的期望值卻要求偏高。再者部分高職學生對自身缺乏正確認識,容易制訂不切合實際的就業目標。二是高職學生存在較多就業心理問題。大部分高職學生在求職時期都存在困惑和矛盾心理,諸如他們傾向追求高酬勞的工作,但往往這樣的工作需要面對較大壓力和挑戰,這使得他們心里產生困惑和矛盾,不知如何選擇。還有憂郁和焦慮心理,就業是高職學生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部分高職學生習慣于安逸舒適的大學生活,一旦進入社會面對巨大壓力,他們常常感到茫然無措,產生憂郁和焦慮心理。再者就是攀比和從眾心理,部分高職學生在求職時候不結合自身的特長和優勢,盲目攀比從眾,缺乏自身就業核心競爭力。
3提高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3.1高校合理規劃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應合理規劃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校應把握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以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或教育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來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高校應加強校企合作交流,積極引導行業企業主動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制訂過程,聽取行業企業專家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使培養的畢業生更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
3.2政府、用人單位提供支持
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用人單位的大力支持,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對促進大學生的就業具有重要意義?,F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政府通過政策性宏觀調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臺大學生就業扶持政策,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有利條件。用人單位應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就業優先戰略,努力推動高職畢業生就業,拋棄唯學歷論的傳統思想,改變高職學生是“差生”“低水平”的用人歧視,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用人單位也可通過與高校之間建立聯系,加強校企合作交流,積極參與高校人才培養過程,包括人才培養目標確立、課程內容設置、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教育過程。
3.3家庭教育注重正向引導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思想道德、是非觀念等行為方式會滲透到子女的意識之中,這種影響和滲透既持久又深刻??傊彝ソ逃龑W生的性格、品行、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等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父母應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此外,父母應重視培養孩子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孩子的實踐技能,這些都有利于孩子未來的職業發展。
3.4學生自身強化認識
要培養學生提高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驅動力,即從學生本身著手,學生自身應強化認識,加強自身就業競爭意識。一是積極調整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勿好高騖遠,亦勿妄自菲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自身特色優勢合理安排求職計劃。二是培養自身職業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有助于未來的職業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行業企業組織的實踐活動,參加行業專家學者或者優秀校友的講座、報告會等方式,不斷樹立職業意識,培養職業素養。三是通過參加求職模擬大賽、簡歷設計大賽等活動鍛煉求職技能,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也可前往行業相關單位進行實習實訓,提前了解行業形勢。
4結論
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職學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對推動新形勢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應合理規劃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政府應給予政策扶持,營造良好就業環境;家庭教育應注重正向引導,培養個體的良好品質;學生自身應強化認識,主動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以期促進高職學生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基金項目:2022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2+3’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GXGZJG2022B124);廣西醫科大學2022年就業創業課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培養研究”(2022JCB02);2022年度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研究與實踐”(2022XJGY61)。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DB/OL].(2021-08-27).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37947.htm?share_token=dceb4e86-6ba8-4dba-b119-67e62212c75d.
[2]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DB/OL]. (2020-05-20).http://www.gov.cn/ guowuyuan/2020zfgzbg.htm.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DB/OL]. (2021-10-12) https://www.xuexi.cn/ lgpage/detail/index.html? id=17473430432511870117&;item_ id=17473430432511870117.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DB/OL].(2022-10-16). https://www.12371.cn/2022/10/25/ 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5]林佳,張濤,王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13):44-48.
[6]鐘春果.基于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地方高校師范生就業問題探析——以寧德師范學院為例[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21,39(5): 103-106.
[7]趙飛燕,張丙虎.新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21(21):142-144.
[8]靜麗賢,馬洪保,王涵辰,等.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評價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4):108-1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