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愛強
【摘 要】創客教育在我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特別是在中小學教育領域,各級各類創客比賽種類繁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師生參賽。徐舍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近年來也在積極探索創客教育,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本文結合學校近幾年創客教育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介紹農村小學實施創客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全人發展 農村小學 創客教育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創客”一詞,之后國家就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門為此大力支持和鼓勵各地高校及中小學發展創客教育,努力培養一批批小創客、小發明家。徐舍小學在核心素養理念背景和國家關于發展中小學現代信息技術相關要求的指導下,從學校實際出發,通過切合校情、生情的創客教育實踐研究,探索農村小學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全人教育”——創客教育的最終目標
“創客”一詞取自英文單詞“Maker”,它的原意是基于興趣愛好把創意變成現實的人。創客教育,即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是基于學生興趣,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對于學生來說,創客教育就是他們不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新素養。學生的文化知識、操作技能、合作探究、發散思維、語言表達、藝術創作等各方面的學習力和創造力也得到同步發展,最終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
創客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融入創客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他們今后進入中學、大學乃至社會后進行創新、創造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創客工坊”——創客教育的孵化空間
創客教育離不開創客空間,也離不開各種創客資源,更離不開全校學生的廣泛參與。近幾年,學校在創客空間、創客資源、創客師資、創客活動等方面加大投入,師生進行創客教育的軟件和硬件條件都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
(一)建立“臨津創客工坊”
2015年,學校建立了創客空間——“臨津創客工坊”。不同于高校或者企業的創客空間,它面向的服務對象是全校師生。學校創客工坊位于臨津教學樓二樓,占地面積約60平方米,按照現代化教育設施配備了空調、電腦、液晶顯示器等。根據學校定位、發展方向、師生需求、資金投入等實際情況,學校購買了一批創客器材。這些軟、硬件設施為全校師生進行創客教育提供了必要條件。
(二)培養“四有”創客教師
教師是指導和推進創客教育的主體,創客教育的開展離不開一支優秀的創客教師隊伍。學校缺乏專業的創客教師,主要由信息科技和科學教師擔任創客教師,他們的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還不足以滿足學校創客教育的需要。因此,學校積極探索培養優秀創客教師的策略。近幾年,學校相關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創客教育培訓二十多次,包括江蘇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網絡在線培訓、無錫市計算機表演賽指導教師與科技模型競賽教練員培訓、無錫市創客節指導教師培訓、宜興市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等。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邀請無錫市少年宮、宜興市教師發展中心等單位的專家來校指導創客社團活動,開展師徒結對,搭建學校教師和專家的交流平臺。學校還組織相關教師赴宜興市實驗中學、官林二中、新芳小學、培源小學等創客聯盟學校參觀學習,吸取他們的成功經驗。學校通過專業學習、業務培訓、聯合培養、名師結對等多種途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提高創客教師的專業素養,努力培養一支有學歷、有知識、有能力、有熱情的“四有”年輕創客教師隊伍。
(三)開設“臨津”創客課程
學校在每周三、周四下午開設臨津少年宮社團活動課,“創客小達人”社團應運而生,學員為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學校從學員選拔、課程設置、管理網絡等方面為社團制訂了一系列內容翔實、符合實際的計劃和制度,保障創客社團和創客教育的順利、高效運作。學校在相關政策及競賽要求的指導下,按照年齡段和個人興趣組織相關課程。學校創客社團共分為3D打印、無人機、創意編程、電子小報制作四個學習小組。由相關教師組織,每天下午三至五點,社團成員分小組、分區域開展創客社團活動。至每學期期末,經過40學時的學習,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一至兩項相關技能,都能“智造”出一兩件創客作品,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創客。
三、“學科整合”——創客教育的知識基礎
創客教育所用到的知識涵蓋多個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通用技術等。一些業內人士比較推崇的STEAM教育就是由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一種教育思想。對于學生來說,課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教師把數學、科學、實踐等日常課程滲透到創客教育中。
(一)數學課——創新思維的基礎
數學是創客創新思維的基礎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基礎課程。在選拔創客學員時,學校制定的學員選拔辦法中把數學成績作為第一重要的條件。數學是發散性思維的基礎,也是創客學員進行創造、創新的理論基礎。
(二)科學課——知識儲備的來源
科學是創客創新知識的來源。科學在小學階段屬于副科范疇,每周課時量不多,但比較重要。它簡單介紹了聲、光、電、力、化學反應等理學知識,引導學生愛上科學,愛上做科學實驗,為中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這也為小創客們進行創新、創造提供了知識儲備。
(三)實踐課——操作技能的基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課是小學階段一門比較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主要內容是一些手工操作、簡單的電路連接、常見的小電器組裝等。這些教學內容能有效地培養小創客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避免“眼高手低”現象。
四、“倡導造物”——創客教育的競賽活動
創客之“創”,即為發明、創造。只有“造物”才能充分體現創客教育的意義,這符合杜威的“從做中學”這一實用主義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認為要“教學做合一”。
(一)比賽是檢驗創客教育成果的有效方式
學校積極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創客教育比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在無錫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學校有18人分別獲一、二等獎,學校獲團體一等獎。在2021中國威盛計算機表演賽無錫賽區,學校有16人分別獲一、二等獎,學校獲無錫市級優秀組織獎。在2021年宜興市中國移動5G杯校園創客節活動中,學校有16人分別獲一、二等獎。2021年,學校兩個學生在無錫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榮獲創客馬拉松項目一等獎第二名,并代表無錫參加在蘇州景山實驗初級中學舉辦的領航杯江蘇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在2022年中國威盛計算機表演賽無錫賽區,學校又有12人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學校獲小學組團體一等獎。在2022年宜興市第三屆中國移動5G杯校園創客節活動中,學校有31人分別獲一、二等獎,學校評為2022年度優秀創客空間,獲宜興市級優秀組織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所有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二)科技創客節掀起全校師生的創客熱潮
近年來,每到5月,學校都會組織一次校園科技創客節。創客節上,無人機飛行表演、3D打印創意作品展示等項目受到全校師生的追捧。通過開展科技節,更多的學生開始了解創客教育,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學校創客教育。
(三)游學參觀拓寬小創客的視野和思路
學校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組織創客學員赴宜興市科技館、博物館游學。在科技館,小創客們參觀了主題展廳、科技長廊,了解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科學知識,還在4D影院欣賞了4D電影。在博物館,小創客們觀賞館藏的各類文物,查閱各種文獻資料,特別是不同年代的珍貴的陶器、瓷器,讓他們眼界大開,相信他們在以后的創新創造過程中會受益匪淺。
五、結束語
創客教育之路永遠沒有盡頭,徐舍小學在創客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相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學校的創客教育之路必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