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年英
摘要 數字經濟時代,培養高職學生的數字技能不僅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而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需要,更是高職學生有效融入數字經濟社會,享受數字技能為其工作、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和經濟社會參與能力的需要。以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立足數字經濟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在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模式下,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開展數字技能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字技能。
關鍵詞 數字技能;培養;高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G65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0.018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能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必備技能之一。數字技能是指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進行數字的收集、數字的處理及數字信息的分析與挖掘,從而讓數字為行業、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技術技能的總稱。數字技能包括數字的認知、數字收集、數字評估、數字計算、數字管理和分析、數字可視化、直播、短視頻等技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社會和政府,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的變革。數字技能人才賦能數字經濟轉型升級,既是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更是數字經濟建設的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版)》正式標識出97個數字職業。不僅為數字經濟時代高職學生培養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
1高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的動因
1.1滿足數字經濟社會的時代訴求
2021年4月,人社部制定了《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工作方案》,要求面向大數據、云計算、直播、短視頻等新技能新職業,開展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數字技能培訓。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強國。2019年至2021年,人社部先后發布了4批56個新技能人員新職業,其中數字化管理師、互聯網營銷師、人工智能訓練師、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師等數字技能人才被正式提出和認可。高職學生作為行業、企業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的高技能創新型人才,掌握一定的數字技能不僅是其順應網絡強國、數字強國下經濟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變革,進而獲得其自身職業發展的需要,更是推動行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乃至發展數字經濟尤其是地方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否則,不僅“企業無人可用”“學生畢業即失業”之困難難以獲解,發展數字經濟更是難以落到實處。
1.2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隨著數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字生產、數字營銷、數字管理等將成為行業、企業發展的必然,數字成了行業、企業生產、營銷和管理的關鍵。實踐中,行業、企業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一線所產生的數字均是實時、分散、多維且雜亂的。這些數字僅靠傳統的人力資源是難以及時有效地收集、處理并加以充分利用的。數字經濟時代,借助人工智能、互聯網等現代技術不僅可以及時有效地收集這些實時數據,借助大數據工具還能快速而有效地處理、分析進而挖掘這些數據,從而充分發揮這些數字的作用,為行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也就是說,數字經濟時代,行業、企業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一線工崗工作所需要的不僅是掌握了一定人工智能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更需要數字技能型人才利用數字技能來發現其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進而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就業市場相關數據表明,隨著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數字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了行業、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高職學生作為行業、企業生產、管理、建設和服務一線崗位高技能創新型人才,如果掌握了相應的數字技能,便能更快、更好地勝任其崗位工作需要,從而更好地為行業、企業服務,進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1.3提升高職學生參與數字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能已涉及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早就提出要“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從生活的角度看,在線服務已成為人們日常的交通出行、購物消費到醫療健康等重要的服務方式。高職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員,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數字技能,其日常生活必然會遇到諸多不便。從工作的角度看,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生產、管理、服務將成為工作的主流。線上辦公、云會議、線上洽談等因其時空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將成為工作的常態。高職學生不僅應具備基本的數字意識、數字理念、數字社會責任等數字素養技能,還應掌握其工作場所所需的一般數字技能。否則,不僅不能較好地享受數字技能給其工作帶來的便利,更會大大影響其工作效率,進而被職場淘汰。從學習領域看,數字經濟時代,如果缺乏必要的數字技能,不僅無法獲得更多、更優質的學習資源,更難以較好地解決工作、生活與學習時空上的矛盾和沖突,從而必將喪失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總之,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已遍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高職學生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一員,只有掌握了相應的數字技術,才能成為數字經濟社會的一員,進而充分參與并享受其所帶來的便利。
2高職學生數字技能的培養途徑
2.1開展數字技能教育
長期以來,教育是技術技能培養的有效途徑。開展數字技能教育是高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的重要途徑,首先,開展數字教育可從高職學生人才培養方案著手,確定明確的數字技能教育目標,開設RPA、Python、Power BI、大數據應用技術等相應的數字技能基礎課程。同時,依托行業、企業,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加大對高職學生的數字技能教育,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數字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次,為了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除開設相應的數字技能課程外,各高職院校還可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和需要,在校內、外建設數字技能實訓基地。具備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可在校、企相關人員的參與下,成立各種形式的數字技能工作室,參與到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實踐之中。總之,開展數字技能教育是高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的根本,與數字技能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相一致,開展數字技能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各高職院校要立足數字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系統而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數字技能培養。
2.2舉辦數字技能比賽
“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作為高職學生技術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已為相關各界所認可。對于高職教師而言,通過各種類型、層次的數字技能比賽尤其是行業、企業主辦的相關競賽,不僅能讓高職教師更好地了解行業、企業對數字技能的應用和發展現狀,更能較好地讓高職教師了解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差距,從而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效率。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參加數字技能比賽不僅能接觸工作場景中真實的數字技能,更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另外,現在相關部門都很重視職業技能比賽,高職師生參加數字技能比賽,均能不同程度地獲得相應的支持和獎勵。這不僅是對高職師生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職學生數字技能的不斷進步。
3高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3.1產教融合,校企共育
國內外大量實踐表明,產教融合、校企共育是高職人才培養的效果和效率的根本保證。數字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更加迅猛,知識、技術升級換代更趨頻繁。高職院校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僅憑其校內資源無法較好地保證學生專業技術知識的適時性與有效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將行業、企業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工作場景、工作任務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的日常專業知識、技術技能教學之中,通過項目主導、任務驅動的方式,讓高職院校的師生參與到行業、企業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工作崗位實踐中去,既能較好地保證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實用性,更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數字技能培養的效果和效率。
3.2數字技能培養因需而異
各高職學生所處區域不同,既使其處于同一區域,其將來服務的行業、企業也不盡相同,因此,為勝任其崗位工作,其所需要的數字技能也不盡相同。如,同樣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高職學生,其將來從事的很可能是行業、企業日常行政管理類、營銷類、財務管理類及人力資源管理類崗位工作等。對于從事日常行政管理類崗位而言,與數字化管理相適應則應具備較強的數字收集、數字分析及數字可視化等數字技能。而從事營銷類崗位則與數字營銷相適應,其所需掌握的數字技能則主要是直播、短視頻等運營類數字技能。另外,數字技能作為一種技能,其培養的效果和效率往往還與培養對象自身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密切相關。近年來,高職生源日益多樣化,即使是同一個專業,生源不同,其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也不盡相同,其數字技能的水平也各有差異,因此,高職學生數字技能培養應立足數字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數字經濟社會發展對學生數字技能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分層、分類地開展個性化數字技能培養。
3.3數字技能培養形式多樣
數字技能的具體內容、其所需達到的層次和水平不同,其有效培養形式也不盡相同。如,對于普及性的通過數字技能(如智能支付、智能服務設備的使用等數字技能)的培養可采用分散的視頻、在線指引、現場演示等形式進行;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數字技能(如數據可視化、短視頻制作等數字技能)的培養則可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以系統的線上、線下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形式進行培養;對于專業性特別強(如云計算、云平臺的搭建與管理等數字技能)的培養則可采用系統性的專業人才培養形式進行培養。另外,數字技能作為數字經濟時代高職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跟其專業技能一樣,“能用、會用、夠用”是根本。為確保數字技能培養的效果和效率,應立足數字經濟社會尤其是地方數字經濟社會對數字技能人才的需要,結合各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和學生的具體實際,靈活有效地進行。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項研究項目“面向教育現代化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2019GXJK239);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校科研項目“數智時代新文科類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實踐研究”(2022-JKJ-02)。
參考文獻
[1]翟俊卿,石明慧.提升數字技能:澳大利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動向[J].職業技術教育,2021(19):73-79.
[2]郭曉琳.英國成人數字技能培訓的動因、行動與特征[J].繼續教育研究,2022(12):29-35.
[3]賀明華.智媒時代數字技能教育的三個維度[J].皖西學院學報, 2020(4):141-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