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摘 要:在當前核心素養大背景之下,更強調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發展,高中階段的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而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基于語境理論,幫助學生解決英語詞匯記憶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預期的英語教學效果,使語言學習改變枯燥乏味的現狀,更加充滿探索精神。因此,高中教師需要依據語境理論,讓學生在親身感知、體驗和思考中記憶單詞。
關鍵詞:語境理論;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語境理論指的是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準確地理解單詞在課文中的意思,英語教師會依據實際情況創造一個真實的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和掌握詞匯意義。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強調教學變革,而英語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更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因此,高中英語教學引入語境理論,將語境理論和詞匯教學結合起來是十分可取的做法,但當前多數教師并沒有合理運用該方式的技能,缺乏有效的支持策略,本文從該角度出發,探尋英語教師運用語境理論開展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一)英語詞匯教學缺乏實質性內容
目前,多數英語教師認識不到語境理論對于學生詞匯記憶有著積極的意義,一些高中英語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一味讓學生反復進行詞匯的記憶,看不到英語詞匯和語境聯系之間的重要性,認為并不需要占用過多時間引導學生進行高中單詞的講解,教學內容也十分有限。但這種教學理念并不正確,創造語境和英語詞匯教學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過度強調結果,不注重教學過程和學習方法的培養
高中英語教師進行詞匯課堂設計主要是為了把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尤其注重結果,功利性很強,而忽視學生思考探索的過程。并且很多學生并不理解英語單詞的意義,或者學生很片面掌握了單一的英語詞匯意義,出現了機械使用英語詞匯的情況,很容易使學生的大腦僵化,學生的學習思路會局限于一個方面。為了有效彌補這一缺陷,需要高中英語教師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意識到英語單詞的價值,愿意主動嘗試單詞的記憶,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增加他們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單詞記憶方面的能動性。
(三)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式單一
語境教學是一種教學理念,它需要英語教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系,另外在實際運用該理論進行詞匯教學時,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不斷變換外在形式,來達到預期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往往只會拋出一些探討性問題,缺乏有效的情境創設和游戲環節,使探索過程失去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環節也會變得枯燥。
(四)應試教育色彩濃厚,學生單詞記憶壓力大
英語學科的學習與我們現實生活聯系緊密,和很多學科都有交叉的部分。但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卻不盡如人意。在教學內容方面,由于教師過于強調英語語法知識的灌輸,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語法作業和閱讀任務,使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被調動,成為被動的學習機器。為了完成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很多英語教師把自己的教學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分數上,忽視了英語單詞的教學和講解,學生將面臨著單詞記憶的困難。英語教師沒有給學生傳授識記單詞的方法,這樣就會給學生學習造成很大的壓力,無視高中單詞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違背了教學的初衷[1]。
二、基于語境理論進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高中英語課堂的優化,可以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英語教師主導課堂的局面,把主動權放在學生手里。英語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學生通過引導可以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的英語詞匯知識,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英語學習的熱情,愿意主動去記憶單詞,這樣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
采用語境理論進行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對英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高中英語教師為了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把日常現實生活與實際詞匯教學練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單詞的魅力,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發展,同時知識視野也得到拓寬,學生在英語課堂表現良好又可以反向促進英語教師對自己課堂進行反思,設計出更多的詞匯教學方法,彌補學生課堂詞匯知識的不足。
(三)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詞義
高中英語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處處為學生考慮,并且教師這份職業是需要有責任心、愛心、耐心和教育情懷的[2]。高中階段的學生仍有叛逆心理,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需要,依據他們的實際水平來適當進行詞匯教學,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揚長避短,學生在教師創造的語境中來理解英語單詞,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單詞記憶的效率,這樣既照顧了學生敏感的情緒,課堂教學效果也得到檢驗。
三、基于語境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更新詞匯教學理念,不斷優化課堂
教師是教學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想要推動高中英語課程改革,首先需要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幫助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加快數學改革的進程,尤其是在當前“雙減”政策下,對高中英語教師詞匯課堂優化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一方面,教育部門要下發專門的課改文件,指導各個地方學校的教育改革,學校需要同步對教師進行培訓,依照當前的教育形勢和政策,請專家對教師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學校需要提供給教師展示的平臺,逐步將學習到的教學理念應用到實踐當中,通過交流探討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比如:高中階段的學校可以舉辦以“詞匯教學”為主題的講課比賽和課堂設計大賽,讓更多高中英語教師有機會參與到詞匯的教學和設計當中,互相切磋,交流心得體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同時獲取更多的理論和教學方法:懂得教學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創設課程需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進一步尊重學生的意愿,使整個教學更加人性化,更符合當前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二)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恰當運用語境進行教學
教師個人的教育觀會深刻影響其教育行為,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知識與技能,才能夠不斷適應當前教學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想要恰當運用語境理論進行詞匯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短板,以及生活中的興趣點,以此為契機設計教學環節,使語境理論和詞匯結合的教學方法更貼合學生的需要,讓他們能夠在學習活動中得到長遠發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目前高中學生英語發音不標準的問題,設計一個英語字母發音探索活動,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理解不同字母組合發音的緣由,進而掌握如何在英語學習中自主拼讀單詞的方法[3]。
例如:英語教師在進行節日詞匯教學時,在進行正式上課之前,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借助多媒體來播放一段相關的節日視頻,通過媒介的形式把本節課即將學習的單詞展現出來,同時也可以再現相關新句型以及之前學過的舊的語法知識,讓學生來回顧之前單元所學習的內容,可以起到很好的復習作用,對學習新課的詞匯也有很大幫助作用。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已經在心里對這個節日的單詞有了基本的認知,再通過一些節日活動很快就可以明白是關于哪些節日的詞匯,將詞匯與英語教師播放的視頻建立了聯系。例如:“occasion”為重要的社交活動和時刻,學生通過觀看春節的視頻,就可以知道原來春節是很重要的節日和時刻;也可以學到一些關于節日的詞匯表達,Dragon-Boat Festival是端午節,lantern是燈籠、提燈,一般會在元宵節看到。這種記憶詞匯的方式一方面是把詞匯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通過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至于讓班級處于一種沉悶的氛圍中。
(三)創設詞匯所在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當前多數課堂都過于關注知識的灌輸,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使課堂變得更加枯燥乏味,缺乏生氣。語境理論與英語詞匯的學習需要在輕松愉悅氛圍下開展才能獲得最佳教育效果,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結合語境理論,并根據高中學生學習不同模塊的實際內容,來創設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例如:在講解“SPORTS AND FITNESS”這一單元的英語詞匯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故事情節,準備一些運動項目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講解一下不同運動項目的好處和缺點等。隨之引導學生關注運動,學生在英語教師的引導下一方面掌握了基本的運動詞匯,一方面通過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補充,學生也可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并且在這個單元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健康的運動觀念,進而讓學生以此為主題進行自由發揮,也有利于開展英語寫作活動。也可以在講解運動詞匯時,英語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準備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道具,帶到課堂上,在英語教師介紹完之后,學生就可以輪流來講臺介紹自己的運動器材,先用漢語表述,再用英語表達,循序漸進,并在學完本節課后嘗試自己用英語來介紹一些其他的具有難度的運動器材,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體驗感也得到加強。
(四)以小組為單位創設語境進行英語詞匯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詞匯講解時,要因勢利導,充當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在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所把控的情況下,讓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進行啟發式學習。啟發式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師進行詞匯講解的有效方法,可以引導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這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學生長遠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很有幫助。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不應當過度強調教師主導,一味灌輸知識,而應當以學生為主,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和活動的機會,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氛圍,通過小組活動,使不同學生之間的思想得到碰撞,也有利于將英語單詞和日常生活建立聯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和吸收詞義[4]。利用小組合作活動來建立語境是促進學生理解詞匯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組內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相互合作,共同探尋最佳答案。這個過程就是探索精神發揮的最佳時機,營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在玩中學”,只有在輕松愉悅氛圍下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獲得最佳教育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英語教師需要適當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例如,在學習單詞時,為了更好地理解單詞在文章中的意思,可以聯系上下文,利用一篇對話形式的短文,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討論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通過合作互相幫助,讓其他伙伴熟悉自己的內容,最終以表演形式來呈現英文對話內容。通過這種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同時也有利于結合上下文理解單詞的意思,另外,這種團隊合作形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且也快速掌握發音,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此外,小組合作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增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之后進入社會融入集體生活打下基礎。
(五)應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建互動課堂
高中英語教學要符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素質教育理念,在英語詞匯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注重以啟發式問題來引導教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可以有效改善中學英語的傳統教育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科學的教學方式來提升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當前“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以技術手段展現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更直觀了解知識全貌,對教育教學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也需要積極使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將詞匯與技術結合創建互動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室四周的墻上貼上英語單詞表,以卡通的形式,讓學生感受良好的班級氛圍,潛移默化中記憶單詞;英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利用多媒體設置動畫,創造不同的語境,隨時切換,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對所學單詞產生興趣,進而激發他們探索、討論的積極性,形成積極互動的課堂氛圍,由此增加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深度,為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結束語
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利用語境理論進行詞匯教學已經成為流行的趨勢,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豐富自己的詞匯教學理念,并有意識地將語境理論引入英語詞匯教學活動中,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為其深度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彥龍.基于語境理論的互動式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王海潔.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3]高偉東.基于語境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3(10):40-41.
[4]孫麗麗.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18(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