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雯 邊晶梅 王澤
摘要:EPC總承包模式由于具有顯著的優勢,主要在大型公共建筑項目中被廣泛應用。為了實現更有效的成本管理,采用扎根理論方法進行定性研究,分析收集到的訪談資料,編碼得出主要因素,并提出EPC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論,通過專家訪談法,對EPC模式下公共建筑的成本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和控制。研究表明: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風險可以從設計、采購、施工三大階段分別進行控制。運用恰當的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成本風險,同時合理把控業主方的概算和總包方的利潤,為我國EPC模式下的公共建筑成本風險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扎根理論;EPC模式;公共建筑;成本風險;成本控制
一、引言
公共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寫字樓、政府辦公大樓、酒店、會展中心的建設,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大幅增加。EPC模式具有整體性強、責任主體明確、各階段工作合理銜接、建設效率較高等優勢。美國設計建造學會研究發現,截至2021年,工程總承包市場應用EPC模式的項目比例高達55%。整體來說,EPC模式在我國建設工程領域仍然在探索和推廣階段。EPC模式下公共項目的管理核心還是公共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采用EPC模式的公共建筑工程項目在設計、采購和施工階段都會有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風險。本文基于扎根理論,采用專家訪談法,對當前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中設計、采購、施工三大階段的成本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難點,并針對性提出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策略,為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的成功實施提供參考。
二、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風險因素識別
EPC模式下,項目化“串聯模式”為“并聯模式”,優化設計、采購、施工各環節銜接度,可實現業主節約10%的造價成本,總承包方提高30%利潤的“共贏”成效。進行風險管理的前提和關鍵是成本風險的識別。只有正確識別風險,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規避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EPC模式下進行公共建筑成本風險研究需要從項目實際出發,依據現有的參考資料和文獻,通過結合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形成的訪談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尋找異同點。
(一)資料收集
扎根理論作為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理清事物內部聯系。在確定項目因素與風險之間存在邏輯上顯著的相關性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初步確定的項目因素預測項目的最終狀況。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影響EPC公共建筑成本風險的因素,故研究采用訪談法搜集原始材料,在 Nvivo 12 軟件上對訪談結果進行編碼。
目前,國家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策劃實施了大批大型公共建筑項目,助力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這些大型公共建筑中有相當一部分項目的發承包模式選擇采用EPC總承包模式進行。從理論和一定的實踐意義上來看,這些EPC總承包項目的管理實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集中訪談上述項目的管理層人員。
(二)資料分析
閱讀文本資料,剔除與研究無關語句,將整理好的資料導入到 Nvivo 12 軟件中,對原始語句進行三級編碼。根據本文所研究的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課題,將原始數據中設置相應的節點導入后可以直接在軟件中對原始語句進行開放式—主軸式—選擇式逐級編碼。
開放式編碼階段是要從訪談的原始資料中提取初始概念。在 NVivo 12軟件上對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影響因素訪談初始文本資料進行初步編碼,提取出概念類屬并命名直到飽和不再產生新的概念,可以獲得187個自由節點,對這些自由節點進行分析歸納,合并概念相同的節點,并重新命名這些節點,得到6個初始概念,再對初始概念進行范疇化,得到“設計階段”“采購階段”“施工階段”等3個主范疇。主范疇是在對初始概念進行質性分析基礎上的分析,也是影響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的因素,見表1。
扎根理論的第 3 個編碼階段是選擇式編碼,需要客觀地從主范疇中選擇出核心范疇。在這里我們選擇設計階段、采購階段、施工階段作為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的主范疇,其包含的風險邏輯見表2。
停止對資料的收集后,再選取3份及以上資料進行驗證,如果不能發現新的范疇和關系、則說明研究所得到的理論達到了飽和。本文進行理論飽和度檢驗時,在收集的訪談資料中隨機選擇了5份進行檢驗,結果發現研究構建的理論已達到飽和。
(三)研究結果
通過扎根理論編碼的分析,識別出了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影響因素,確定了核心范疇“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影響因素”與主范疇“設計風險”“溝通風險”“采購風險”“設備管理風險”組織管理風險”“技術風險”。結合已有文獻,從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設計階段、采購階段和施工階段成本風險控制,來描述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風險控制影響因素。
三、EPC模式下公共建筑的成本風險控制重難點分析
公關建筑EPC項目多為政府多部門聯動決策,結合社會各方意見及城市未來發展規劃,勢必在不斷增加和完善項目服務范圍而導致決策周期的延長,而決策周期的延長,是科學規劃,合理建設的必然。提高城市中公共建筑的數量與規模,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為滿足城市中更多群體的不同需求,公共建筑已經開始逐步向“更大跨度、更復雜多樣的結構、更深的地下空間設計、更多的建筑層數、更豐富實用的功能”等方向發展。
(一)設計階段成本風險控制重難點分析
在EPC模式下公共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想要最大限度節約建設成本,可以從設計階段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想要有效解決EPC模式下公共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問題,關鍵在于對設計人員的有效儲備和設計方案的反復篩選。
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發現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可能需要作出較為頻繁的設計變更,對整體的項目成本造成影響。此外,設計技術手段更新也會影響到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成本。使用BIM等技術進行設計優化,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成本風險。
(二)采購階段成本風險控制重難點分析
首先,供應商的口碑、提供產品的時效性、提供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務等都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對于成本的把控;其次,采購流程和計劃對成本的影響。采購的關鍵是采購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例如施工所需要使用的機械設備材料沒有按計劃時間進場,如果機械設備材料提前進場,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管理費等;而機械設備材料推遲進場可能會造成工期整體延后從而影響項目整體進度,最后導致整個公共建筑項目工程成本增加;最后,還要考慮多因素導致的價格變動,如政策、自然環境導致供求關系發生改變等。
(三)施工階段成本風險控制重難點分析
在EPC模式下的公共建筑建設的施工階段,還要考慮施工技術帶來的成本風險。將設計圖紙最終轉變為工程實體的關鍵階段,就在于施工階段能否順利按計劃進行。
工程總承包模式整體來講主要由總承包單位對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等方面負責,但公共建筑項目存在體量較大、工期較長、結構較復雜等特點,難免會產生變更或不可預見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業主和總承包單位之間,或者總承包單位和各專業分包單位之間可能產生各種糾紛。
施工階段的總承包方的組織風險對公共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一是總承包方對不同專業分包的管理能力在工程項目中會影響項目的直接成本。二是總承包方組織協調能力不佳會引發不確定性風險的增加,從而造成整體施工成本增加。三是總承包方的管理人員需要具有足夠的成本風險管理意識,這是成本風險管理的關鍵內容。
四、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風險控制策略
作為公共工程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共建筑工程的資金投入受到了公共財政管理部門的嚴格管理和控制。由此可見,城市公共建筑的成本風險控制與管理工作必須受到重視。
(一)設計階段成本風險控制策略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中公共建筑的設計環節,首先要對設計方案進行深化以達到施工的深度要求,同時需對施工方案、現場部署對實際施工進行預先設計,降低施工難度,提高建造效率。通過同高水平設計院建立設計戰略合作,能夠有效提高設計水平和設計效率。
(二)采購階段成本風險控制策略
在EPC模式下的公共建筑建設采購階段,總承包方可以建立與項目相對應的供應商信息庫,嚴格把握入庫標準,采用適當的鼓勵措施或一定的優惠條件,與信譽良好且商品質量達標的商家加強合作。
總包方需要建立健全招采體系,整合資源,保證采購質量;簡化流程,減少管理損失;完善合同保障,避免工程糾紛。全方位提高招采水平,高品質服務工程建設,高效滿足工程建設進度、質量需求。
(三)施工階段成本風險控制策略
施工階段主要包括技術風險和組織管理風險兩類成本風險。工程建設項目的根本是生產施工。生產施工進度、安全、質量的過程管控,直接關系項目建造實施。加強工程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工程質量,強化現場管理,縮短建設周期,實現工程盈利。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時優化施工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恰當地控制技術風險。
此外,EPC工程總承包的管理需要全面關注設計、招采、施工等各個環節,公共項目體量較大,工序工藝也較為復雜,各專業分包之間交叉作業較多,總包方需要指定較為完善的分包商管理體系。在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風險控制中,擁有“合適的人、合適的工作、合適的時間”很重要,對專業分包項目人員的管理是保障施工技術的關鍵。
五、結語
本文通過采用扎根理論結合專家訪談的方法,對當前EPC模式下公共建筑項目中設計、采購、施工三大階段的成本風險因素進行識別、控制重難點進行分析,最后給出EPC模式下公共建筑在設計、采購、施工各階段的成本風險控制策略。研究結果表明:“設計風險”“溝通風險”“采購風險”“設備管理風險”組織管理風險”“技術風險”這六大因素是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風險控制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本文也針對這六大風險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控制策略,控制EPC模式下公共建筑的成本風險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大型公共建筑項目的資金來源多為財政資金,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各參與方需要共同努力,降低成本風險,提高我國EPC模式下公共建筑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春苗.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1.
[2]丁亞南.施工項目成本風險管理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22.
[3]羅嵐,吳小平,周德.基于扎根理論和ANP的重大工程項目治理策略情境因素評價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21,35(06):97-101.
[4]謝博,彭琨,鄒軍,梁智幀.某大型公共建筑關鍵施工技術應用與研究[J].磚瓦,2022(09):162-164.
[5]黃禾辛.城市公共建筑全過程工程造價動態控制與管理工作研究[J].房地產世界,2022(09):101-103.
[6]Morgan J M,Liker J K.The Toyota 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integrating people,process,and technology[M].Productivity press,2020.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