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齊明



[摘? 要] 培養學生高階思維,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力抓手,是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必然追求. 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是高階思維的重要表現. 文章以2022年新高考I卷第7題為例,以教科書中的例題和練習為思維起點,通過分析解題思路,層層遞進,開掘學生的思維深度、廣度,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關鍵詞] 高階思維;核心素養;構造函數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遇到同一題型學生反復做卻反復錯的情況,教師抱怨,學生自責,師生在“相愛相殺”中度過漫長的三年. 反思教與學,上述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因為學生處于低階思維狀態,缺乏深層次思考,導致思維不可變通,知識不成結構,出現問題在所難免. 教師應摒棄“題海戰術”,精簡典型例題,創建思維課堂. 本文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7題為例,用一題帶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在較高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上開展教學活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評判各種知識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進入高階思維狀態,落實核心素養,讓學生受益終生.
研題反思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戴維·珀金斯曾說: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數學高階思維的實質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散延伸,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的高階應用與發散. 發展高階思維,是師生攜手并進的一次智慧旅行,武裝頭腦,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靈活應對未知問題,這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1. 重視教材,尋根溯源
題在書外,根在書中. 玩轉課本例習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多維功能.發揮課本中例習題的題根功能,擴大課本中例習題的應用范圍,領悟課本中例習題的思想方法. 在上述高考實例中,解題策略基本上源于課本思想,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精做精講課本例習題,從而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2. 目標引領,促進構造
“比較大小”問題的本質是證明不等式,即通過作差構造新函數證明大于零或小于零的不等式是否恒成立. 所以教師講解這類問題時,先要讓學生觀察比較大小的數,其中是否含有一個合適的數可以抽象為自變量而構造函數,然后利用函數的單調性來判斷各數的大小.在此過程中,通過目標引領觀察、構造函數,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3. 有效講解,探尋思路
本文選擇了一道經典的高考題,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地分析和確立解題策略,將特殊問題通過數學抽象轉化為一般問題,再通過模型識別構造學生熟悉的數學模型,從而達到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和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目的.
4. 深度學習,注重思辨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是當前學生深度學習的重要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解決比較大小問題的基本技能,體會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注重思辨,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總的來說,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能有效加強學生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 因此,教師在解題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合理利用一題多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落實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不斷探究高階思維能力新的培養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