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敏
摘? 要: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高校思政教育理應迎接時代挑戰,發揮關鍵作用。作為思政教育的排頭兵,輔導員也需切實負起責任。文章對高校思政工作的現狀進行了調研,對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徑進行了分析,運用了定性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文獻調查法等多種方法,得出結論:輔導員展開思政工作,應當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培育學生的愛心,高校應當促進輔導員之間的通力合作,加強對輔導員綜合素養的培養,旨在獲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8-0009-04
在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飛速發展過程中,我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從學生個人、高校教育和社會發展三個層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具有時代性的重要意義。高校輔導員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結合社會形勢與時代特征來更新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優化育人目標,高校也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1]。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加強并優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會逐漸提升,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對公民素質、學校規范和道德準則等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更能遵守一系列的行為規范,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其次,學生對時事政治的理解會更加透徹,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會明顯增強,審慎性和獨立性會得到增強,對網絡輿論中不良信息的甄別能力和抵御能力都會提高,對社會的運轉方式也會形成更加精深的理解。最后,學生的人生理想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之下更加崇高,更具社會價值,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會得到增強,學生會更愿意為了社會、集體去付出,對職業道路的規劃會更加合理和明確,有利于提高學生將來的就業質量[2]。
二、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存問題
首先,部分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意識較為淡薄,沒有充分認識到在當今時代加強引導學生思想政治觀念、引領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之所在,以致其在工作時的態度不夠認真、嚴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效率也相應降低[3]。其次,部分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沒有深入學生內心去體察教育路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沒有照顧學生的感受、心理需求,導致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態度消極,降低了工作效率。再次,部分高校輔導員所擔任的職責過多,班級管理和咨詢輔導占據其大量的工作時間,導致其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部分高校輔導員的教育手段較為單一,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來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三、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性
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強化學生的主體性,這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具有重要影響。要讓學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培養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就必須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充當主體角色,去主動而深入地思考、實踐。輔導員也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具體的教育工作之前先將育人視角代入學生,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性格品質和心理思想,從而把握學生的各方面特征,在此基礎上去優化思政教育工作方案的綱要和細節,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
首先,輔導員要為學生制訂合理的成長目標。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具有明確的奮斗方向,才能更加高效地學習、思考和實踐。輔導員要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去深入探索適合每個學生的成長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已較為透徹和成熟,但是在實踐方面存在欠缺,只敢與人進行辯論,卻不敢將科學和進步的思想落實到自己行動上。基于此,輔導員就要鼓勵其付諸實踐,給其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引導其在現實生活中踐行思政理念。其次,輔導員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要秉持人性化的原則。一方面,不要把評價過程開展得過于嚴肅,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拓寬評價渠道,增設學生自評和相互評價的匿名留言平臺,以此來完善對學生的評價過程。
(二)培育學生的愛心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和跨時空交流的機會,但也割裂了世界,把世界分裂成了無數個細小的碎片,阻斷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聯系,人與人之間、人與物體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都在網絡信息的裹挾下變得越來越微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傾向于遁入虛擬的網絡世界,而不肯呼吸現實世界中的空氣,生怕被陽光曬傷、被雨露浸濕、被他人的眼神中傷[4]。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就曾在瑞典學院進行獲獎演說時嚴肅地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當今時代的人類需要學會溫柔、學會共情,學會用愛去滋養被新興的工業技術和網絡科技抽離出靈魂的干涸的世界。
對于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思想政治理論、樹立科學進步的思想政治觀念,還要學會做人,擁有完善的人格,試著以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帶去積極的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必須培育學生的愛心。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活動,目的就在于培育學生不求回報的、樂于奉獻的愛心。輔導員也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愛,讓學生在被愛中學會給予愛,這或許是培育學生愛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輔導員還可以組織學生走近藝術,包括文學、繪畫、舞蹈和音樂等眾多藝術形式,以經典藝術作品的美去滋養學生的心,充分發揮出藝術聯結人心、哺育情感的功效,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做到愛生活、愛世界、愛自己也愛他人。進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就得到了升華。
(三)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
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就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相較于思政課教師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在該工作中所具有的最大優勢之一就在于其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很近,經常會與學生接觸,對學生的性格、思想和生活方式有更加熟悉和全面的了解,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就能夠做到更加具體化,更具針對性,也能更好地提高教育工作的實效[6]。因此,高校輔導員要進一步發揮在這方面的優勢,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對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獲得理想的工作效果。比如輔導員可以不定期訪問學生的宿舍,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之中,了解學生在宿舍中的生活方式和狀態。輔導員還可以與學生一同去學校食堂吃飯,或者不定期請學生去校外的餐館吃飯、聚會和娛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學生的生活,在全過程中有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以現實中的實例作為教育素材來讓學生對某些思想政治理論形成更加深切的體悟,從而使學生能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輔導員也要把控好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要為自己保有必要的作為教師的教育權利和話語權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四)強調社會生活實踐
高校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同時,還需要將所學的理論付諸實踐,做到知行合一、統一知行,在社會生活實踐的影響下去深化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并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得到現實意義上的提升[7]。為此,輔導員首先要從思想上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社會生活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從而能心甘情愿地、積極主動地跟隨輔導員的指引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踐行科學進步的思想政治理念。輔導員可以結合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生活實例來有效引導學生的思想,使其逐步對社會生活實踐提起重視。其次,輔導員要為學生安排合適的社會生活實踐項目。比如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去社區服務空巢老人,為老人做飯、與老人聊天、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聽老人講述他們年輕時的經歷,了解當時的中國社會生活圖景,以當今時代的視角對過往的問題進行反思,并反過來審視當下的社會生活,用思想政治理論去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思考解決路徑等,以此來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得到切實的提升。最后,輔導員還要加強對學生實踐過程的評價,敦促并監督學生的社會實踐行為,提高學生的自制力和實踐動力,并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批評指正,推動學生實踐素質和思政素養的顯著進步。
(五)利用新媒體推進工作
在互聯網時代,高校的教育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網絡信息資源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顯著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育人方式的多元化。在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為了提高教育工作的質量與效率,輔導員也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去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尤其要利用新媒體去創造優良的工作環境,在深入學生群體的過程中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8]。首先,輔導員要充分了解學生所青睞的新媒體平臺,熟悉各平臺的運作特點,特別是微博、抖音和微信公眾號等最為流行的新媒體,在其上創建賬號,與學生互相關注,以便于在新媒體平臺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輔導員要通過新媒體平臺信息傳播形式去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制作短視頻,發表短文,發起討論等,充分利用新媒體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最后,輔導員可以通過新媒體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獲悉學生的心理動向、對社會公共事件的看法、受網絡輿論影響的狀況等,從而更準確地為學生準備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優化階段性的工作目標,繼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四、高校提高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策略
(一)加強對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水平的進步,高校必須要確保輔導員具備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為這項教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9]。對此,高校就要加強對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讓其深刻認識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以輔導員的身份去開展這項教育工作的優勢和必要性。其次,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要想教育好學生,自身的素質就要過硬。高校應當定期組織輔導員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并結合時事熱點,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談看法,給其設置筆試考試以及其他形式的考核等。最后,高校要加強培養輔導員的育人素養。高校應組織輔導員學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途徑,并為其設置模擬教學場景,訓練其在教學方面的技巧和經驗,從而提高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明確并優化輔導員的職能劃分
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工作范圍覆蓋思想政治教育、班級管理和輔導咨詢。在班級管理中,輔導員要做好隊伍管理、信息管理、日常規范管理和事務管理等工作;在輔導咨詢中,輔導員則要做好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生涯輔導等工作。總的來看,輔導員所要做的工作較為繁雜,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可能會力不從心,工作的效率就會隨之下降。因此,高校應當明確并優化輔導員的職能劃分,為輔導員減輕班級管理和輔導咨詢的工作壓力。高校可以給每個輔導員安排一個助手,為其分擔在班級管理和輔導咨詢上的基礎工作,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還可以適當提高對班長、團支書和學習委員等班委的要求,由其為輔導員分擔一部分的班級管理工作,從而為輔導員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并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以提高這項工作的開展效率和質量。最后,高校也要明確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責任,以維持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動力,并幫其找準工作方向。
(三)引導輔導員之間進行通力合作
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有必要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學校是一個整體,各學院、各專業的學生也是一個整體,雖然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會導致其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不同,思想政治素養也會有所不同,但仍具有很強的共性,這就意味著各輔導員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會存在許多共通之處,因此,如果輔導員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這項教育工作的效率就會顯著提升[10]。基于此,高校應當加強引導輔導員之間的合作,強化輔導員的合作意識,提升輔導員的合作能力,并為輔導員創建良好的合作環境,可以協助輔導員建立合作機制,促進輔導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工作上的銜接和互補,繼而顯著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在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越來越顯著,當代大學生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來取得思想素質和品德修養等方面的提升。為此,高校必須結合社會形勢和時代特征去優化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輔導員則要在工作中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培育學生的愛心,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強調社會生活實踐,利用新媒體推進工作。高校需要加強對輔導員相關能力的培養,促進輔導員之間的通力合作等,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健.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價值引領中的定位、實踐與優化[J]. 紅河學院學報,2022,20(04):88-91.
[2] 夏玲. “后疫情時代”高校輔導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探索——以揚州市職業大學為例[J]. 才智,2022(18):132-134.
[3] 付秋靜,于春濱. 網絡思政視閾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構建研究[J].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2(03):64-67.
[4] 楊志華,彭晶.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輔導員開展網絡文化育人的路徑研究[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0):180-183.
[5] 何詩瑜,李小虎. “四新”建設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路徑創新研究[J].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2,31(02):45-49.
[6] 趙自奇.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探討[J]. 現代職業教育,2021(50):108-109.
[7] 顧英.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輔導員愛國主義育人模式探索[J]. 貴州農機化,2022(01):48-50.
[8] 吳素紅,陳慶賓.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與可行路徑研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7):35-37+49.
[9] 夏玲. “后疫情時代”高校輔導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探索——以揚州市職業大學為例[J]. 才智,2022(18):132-134.
[10] 王婷,梁曉崴. 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9(29):39-41.
(薦稿人:丁相平,太原師范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