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慶
摘要:項目化學習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革新,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它更加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此,項目化學習也成為近年來廣受關注的教學理念。本文就其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索,希望以此來幫助同仁們解決單元整體教學問題。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 小學語文? 單元整體教學
項目化學習更加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各種技能來解決復雜的問題,并且還關注成員之間的合作與探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合理的項目學習任務,讓整個教學得以優化。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是基于新課改所提出的教學重要理念,也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重構,而為了提升這一環節的實施效果,本人試著對項目化學習在其中的應用展開了如下探索。
一、科學設定單元主題,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教師的合理引導,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聯系閱讀文本來科學設定單元主題,并且主動探討人文主題與語文素養的有效結合,然后以此作為項目化學習目標,確保項目化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應用。[1]項目化學習大多是基于教學內容而創設的情境,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課堂中產生學習探究欲及思索積極性,而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自然需要先對整個單元主題進行科學設定,然后再基于此來對學生項目化學習目標進行探討,這樣才能為項目化學習的有效應用打好基礎。以三年級“美麗的秋天”單元為例,這一單元文本主要有《古詩三首》《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這些文本都有相同主題,即對于秋季的謳歌,所以教師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從單元文本共性出發來明確項目學習目標,并且基于此引導學生展開思考,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共性分析中把握單元主題及中心思想,將項目化學習的應用價值發揮出來。
二、把握單元核心知識,有序開展項目化學習
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應用項目化學習的時候,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實效,教師還可以在課程實踐期間把握好單元核心知識,然后再基于此來有序開展項目化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單元整體出發來把握其核心要點,然后再以此來對學生的項目化學習任務進行合理設計,這樣學生就能在項目化學習任務的引領下主動參與到單元文本探索中,從而深化學生對于單元核心知識點的把握。以《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單元為例,考慮到該單元閱讀文本大多有關聯性,都是為我們講述了“父母之愛”,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從單元整體出發明確核心知識點,即都是借助場景及細節來描述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所以教師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可以將這一核心知識點轉變成為項目任務,這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來觀察相似的事件,并且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就能有序推進項目化學習,同時讓其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了解語文核心素養要求,確保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有效應用。[2]
三、設計單元項目任務,優化教學過程
項目化學習活動在開展的時候,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及目標來為學生精心設計項目任務,以任務驅動來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單元項目體驗中,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整個單元整體教學效果。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單元整體出發來為學生精心設計單元項目任務,以此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單元整體教學探究中,同時還能讓學生在任務思考、解決中真正把握單元文本及主題思想,最大程度優化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以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這一單元文本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即《貓》《母雞》《白鵝》,習作內容也是我的動物朋友,所以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將“我的動物朋友”作為單元主題,之后再基于單元主題為學生設計如下的項目任務來引發學生們思考:“同學們,這幾篇閱讀文本都是描寫了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他們在描寫與表達上有什么異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從閱讀中你們能夠學習到什么寫作技巧?”這樣學生就能在上述幾個問題的思考中真正參與到項目化學習及討論之中,這不僅能夠讓語文教學氛圍因此而變得更加活躍,還能讓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更加具有方向性,在問題解決中把握單元要點及關鍵內容,提升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應用效果。[3]
綜上所述,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的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單元主題,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項目任務中主動學習、解決問題,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單元整體學習及知識建構,提升單元整體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曼.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1(43):167.
[2]董旭.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87):34-36.
[3]楊琳.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2019(3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