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寒
摘 ? 要: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學校德育管理是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要滲透主體教育思想,圍繞學生均衡發展設計德育管理內容,滲透德育管理原則,推動德育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為學生全面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德育管理;主體教育;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1/24-0038-03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應當發揮引領作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主體教育下實施德育管理策略,班主任需進行全面的教學調研,對班級管理建設進行全面評估,以便滲透德育管理措施,圍繞學生展開教育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德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德育管理工作落實過程中,班主任發揮著關鍵作用,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
一、滲透主體教育理念,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主體教育是指圍繞學生主體展開的教育活動和實踐,突出學生管理主體的原則,實施以學生為主的思想教育和行為規范策略。為此,班主任要在常規管理、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中,按照德育管理的目標要求,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
(一)常規管理引入德育
常規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基礎工程,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班主任需對班級管理進行責任分工,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體系和結構體系,為學生規劃日常行為規范指南,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學校管理狀態,促進學生德育認知的成長,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引入常規管理,執行常規管理制度,對學生行為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執行常規管理制度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對常規管理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和歸結,引導學生學習常規管理內容,全面研究和討論學生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問題,主動達成共識,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管理氛圍;第二,將德育管理與常規管理相融合,為常規管理注入豐富內容,構建班級管理機制,對學生進行常規管理教育,并設計班級管理組織結構,為常規管理的順利執行奠定基礎;第三,班主任要定期組織常規管理效果評價活動,及時發現班級管理問題,主動展開多種糾正教育活動,幫助學生順利渡過心理難關,為常規管理的順利執行創造條件。
(二)規范行為對標德育
在班級德育管理過程中,規范學生行為是德育管理的目標,也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學生學習有自身特點,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全面觀察和了解,準確把握學情后再展開德育管理措施的設計。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針對學生行為規范要求展開德育舉措和矯正活動,為學生的行為規范和習慣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幫助,以迅速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糾正學生的思想認知偏差。學生存在不規范的行為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班主任要對學生的行為規范做出客觀分析和判斷,對照德育管理要求,對學生行為能力基礎做出客觀評估,這樣才能夠準確設計出德育管理措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學科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正確對待學科內容,矯正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內容和學科要求進行全面學習和討論,接受教師的教學和管理,尊重教師的教學勞動,不出現違背行為規范要求的行為。規范學生行為包含眾多內容,班主任需做出全面歸結和分析,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思考的啟迪,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
二、關注主體學科學習,引入德育管理內容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學科學習與班級學科教學的對接,以符合主體教育教學理論的要求。班主任要與學科教師進行廣泛交流和協商,對主體教育和對接管理內容進行全面溝通和落實。
(一)學科教學滲透德育
每一門學科都有德育工作目標,德育管理在學科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有對接融合的意識,對德育管理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及時滲透到學科教學中,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內容,能滿足學生思想成長的需要。學科教師與班主任要充分協同研討,制定科學而規范的教育體系,以獲取更多的管理合力,形成豐富的德育管理成效,促進學科教學的健康發展。一是班主任要有協調意識,主動與學科教師展開多重交流,通過協商、討論、調研等手段,與學科教師達成更多共識,合理展開教育教學行動,確保學生順利進入學科學習。二是學科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主動滲透德育管理內容,結合教材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創造更多的德育管理契機,為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科教師在執行德育管理方案時,需廣泛征詢學生意見,針對學生學習訴求,制定德育管理教學方案。三是學科教學與德育管理相結合,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注重教育新理念的滲透和落實,針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具體表現,制定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德育評價納入學科考評
在德育管理措施執行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與學科教師展開全面合作,還要將德育管理內容納入學科考評范圍。學科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進行評估,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展開全面評價,積極創建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內容,符合主體教育原則,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價值。班主任與學科教師相互配合展開合作,能為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執行帶來更多助力,學科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不僅是學科教學的目標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期待。學科教師要創新探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而班主任需對學生學業成績進行對接分析,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在德育評價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做好生活觀察和學習評估,對學生在校的學習表現做出針對性分析,以便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多的動力支持。
三、組織主體學習活動,凸顯德育管理訴求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文化、娛樂等活動。在開展活動過程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滲透德育管理內容,做好必要的學情調查,以提升組織管理效率。
(一)班級建設吸納德育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娛樂活動,能夠為班級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尤其是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的活動及班級管理方面的活動,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關注班級管理建設。班主任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學習德育管理內容,可成立德育管理小組,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增強班級凝聚力,從而為班級德育管理制度的順利落實創造良好條件。班主任需對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進行觀察和分析,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生活態度展開全面評估。在班級管理建設過程中,班主任成立職能管理小組,主動滲透德育管理內容,能為學生的良性發展帶來正面鼓勵和支持,也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活動中來,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成長自我。
(二)生本活動關注德育
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有滲透意識,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反思、自我矯正、自我評價,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班主任應對學生的活動心理展開評估和調查,為班級活動的順利展開帶來更多的設計素材。
班級生本活動形式眾多,班主任要做好篩選和創新,例如在班級活動中,迎接檢查的臨時性活動是較為常見的班級活動之一,班主任可引導學生展開自我管理,成立臨時迎檢管理小組,鼓勵學生主動報名。班主任應當對班級迎檢工作展開全面分析和調研,對迎檢工作進行分工細化,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分解一些工作職責,讓更多的學生承擔一些管理任務,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提升班級管理成效。再如,學校組織的歌詠比賽活動,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訓練活動,鼓勵學生主動進入職能管理小組,對相關訓練細節展開具體的分析和監督,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班主任共同面對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主體活動中滲透德育管理內容,能推動班級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而促進學生德育成長。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德育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班主任要廣泛吸收學生的意見,在德育管理中滲透更多主體教育的內容。在學科教學、學生活動等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完善德育制度、滲透德育內容、凸顯德育訴求、貫徹德育政策,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張 ? 茜.基于立德樹人的班級德育管理創新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2,(02).
[2]尤 ? 瑋.小學德育管理班主任角色定位探微[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22,(04).
[3]李文梅.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新探[J].新課程研究,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