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本科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改革,探索職業本科教育的內涵建設。首先,明確職業本科的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建設要求;其次,分析和借鑒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教育的經驗;最后,提出基于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對標職業標準、對接崗位(群)需求,將“崗課賽證”、課程思政融入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職業本科;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5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3-0174-04
0? ? ?引 言
為了滿足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嚴重匱乏的問題,必須加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職業本科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定位以及課程的建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改革和創新的綜合分析,以期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
1? ? ?職業本科的課程建設要求
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的《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提出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將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同年10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醫藥企業社會責任作為職業本科院校的專業課程,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該課程所教授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對當代大學生有以下重要作用。①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②CSR已經成了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③一些新興的職業如企業合規師和CSR職業經理人等需要掌握企業社會責任的專業知識和技能。④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需要學生具備CSR的知識和技能。⑤可以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例如:CSR管理師需要有相關知識和技能。⑥CSR在中醫藥文化傳承和國際化發展、鄉村振興以及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 ?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教育現狀
2.1? ?國外研究述評
2.1.1? ?教學內容
歐美高等教育機構重視社會責任教育,其商學院普遍開設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課程。他們主要依托企業社會責任、商業道德(Business Ethics)和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這三門課程開展社會責任教育。Christensen等學者對全球排名前50位的商學院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有1/3的商學院要求課程中包含商業道德、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這三門課程或者其中一門課程[1]。國外社會責任教育的內容主要圍繞著西方認知體系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強調企業在勞工、環境、消費者、人權、透明性和歧視等方面的社會責任。
然而,CSR的內涵會隨著地域、時間和空間,表現出不同特點和屬性。這種變化受到各國制度環境的影響[2]。我國獨特的制度環境為社會責任教育的內容提供了創新的試驗場[3]。我國的社會責任教育應該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聚焦社會熱點和國家戰略,強調企業和當代大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使命和責任。
2.1.2? ?教學手段
在歐美國家,體驗式教學是社會責任教育中最為常用的授課方式,即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習得知識和技能。同時,以下幾種方式也是較為普遍的教學手段:企業嘉賓講座、企業案例、非政府組織嘉賓講座和媒體嘉賓講座等。
2.2? ?國內研究述評
我國高度重視社會責任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責任教育,部分地區將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和社會實踐計入學分。一些高校通過課程、志愿者服務、第二課堂、文化節、講座、論壇和研討等形式來提高全體師生的社會責任感。
然而,從職業本科人才培養需求出發,系統地探索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創新和改革,目前尚屬空白。歐美國家企業社會責任的教學內容,為我們理解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了參考。他們的教學方式為開展我國社會責任教育提供了思路。然而,中國有不同于歐美國家的制度環境,中醫藥行業有其自身的特點,中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必須有與其相適應的研究視角。
3? ? ?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教學需要突出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革(詳見圖1)。
3.1? ?教學內容創新
將“崗課賽證”理念和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接職業標準、以職業崗位(群)的技術技能需求確定教學內容,依托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教學項目;以賽提技,將大賽項目融入實訓教學內容,將大賽評價標準融入實訓評價標準;將職業技能證書內容和標準融入教學內容;聚焦中醫藥文化中社會責任的元素以及醫藥企業在實施中醫藥國際化、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中的作用;結合醫藥行業的特點,以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為導向,重點關注商業和社會共享價值理念的培養,吸引更多的新時代大學生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
3.1.1? ?教學內容對接崗位需求
CSR已經成為了企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SR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合規師等新興的職業崗位也應運而生。企業的管理層乃至每一位員工都需要具備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3.1.2? ?教學內容對接大賽
大學生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除了強調創業、創新和創意,還關注項目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責任等內容。社會責任和環保等因素也被列入了創新創業項目的評判標準。因此在課堂的教學中強調商業項目的社會價值,實現商業和社會利益的共享是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以及日后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必須考慮的重要內容。
3.1.3? ?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師證書是一個面向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等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考試的內容分為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個部分。同時,企業合規師證書考試內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的知識和技能涉及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戰略管理。因此,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教學內容需要結合考證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設置。
3.1.4? ?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保持百年基業長青的秘訣。我國一些中醫藥百年老字號,例如同仁堂、慶余堂等是企業社會責任忠實的踐行者,其古訓中無不蘊含著企業社會責任,例如,“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反之,百億保健帝國“權健”的崩塌也充分地說明了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勢必不能長久。
3.1.5? ?教學內容服務國家戰略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教學內容需要結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例如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投身于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生產活動中。例如,印度知名的衛生巾創業項目,不但解決了6億印度女性的健康問題,同時,為印度農村女性(包括殘疾女性)收入的提升、社會家庭地位的提升以及印度鄉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商業和社會價值共享的模式為我國中醫藥商業項目在服務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3.1.6? ?教學內容體現行業特點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教學,不僅要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需要更多地關注中醫藥行業的特點,明確中醫藥行業重點關注的社會責任維度,例如藥品的安全性、藥品的質量、藥品的可及性以及藥品的創新、研發和環境保護等,將中醫藥傳統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知識有機融合。
3.1.7? ?教學內容體現中國特色
目前CSR國際標準例如:SA 8000、ISO 26000和GRI(社會責任報告標準)都是基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認知。因此教學內容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國際并軌。但是,目前國際學術界尚未對企業社會責任達成一致的定義[4]。因此,教學內容需要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結合我國產業發展的階段和實際情況,體現中國特色,彰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話語權。
3.2? ?教學方式的改革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教學需要對接醫藥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典型工作任務,加強實踐教學,強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3.2.1? ?項目化教學
依托中醫藥企業實際經營管理中的社會責任項目,引導學生們分析企業的特點,收集相關信息,開展頭腦風暴,確定與企業經營緊密關聯的社會責任內容,開展社會責任活動策劃,制訂社會責任行動方案,編制和分析CSR報告以及開展社會責任信息傳播。通過講授和實操結合,在實踐中同步學習CSR知識和技能。
3.2.2? ?開展案例教學
結合學情,通過學習分析《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印度合伙人》等熱門影片片段,明確CSR的內涵和CSR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同仁堂和慶余堂等百年老字號的社會責任實踐,探索其百年基業長青的奧秘。通過印度衛生巾之父創業項目、美國多特瑞精油互惠合作計劃項目等案例,將商業和社會問題結合,掌握實現商業與社會共享價值的管理技能。通過對兄弟院校“1美分衛生巾項目”“掌上名菇”等國際創新創業金獎項目的分析學習,掌握社會責任在創新創業中的重要作用。
3.2.3? ?職業體驗教學
熟悉企業合規師、CSR職業經理人、CSR驗廠專員、企業管理人員和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專員等崗位的職責,讓學生通過職業角色的扮演,體驗該職業的工作職責,學習其中涉及的相關社會責任的知識和技能。
3.2.4? ?開展創新創業項目
運用企業社會責任知識和技能,結合醫藥行業的特點,發揮合作中醫藥企業的專長和優勢,參照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項目,對接周邊鄉村的需求和優勢,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重點聚焦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創新創業項目。
4? ? ?總 結
本文通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職業本科教育的內涵建設。在教學內容上,將“崗課賽證”和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學。教學內容對標職業標準和崗位(群)工作任務,對接國際標準,服務于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國家戰略、彰顯中國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話語權。在教學方式上,加強實踐教學和產教融合,通過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職業體驗教學,開展聚焦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創新創業項目。
主要參考文獻
[1]CHRISTENSEN L J,PEIRCE E,HARTMAN L P,et al. Ethics,CSR and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in the financial times top 50 global business schools:Baseline data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3:347-368.
[2]BRAMMER S,JACKSON G,MATTEN 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New perspectiv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 Social-economic Review,2012,10(1):3-28.
[3]鮑威爾,迪馬吉奧.組織分析的新制度主義[M].姚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沈茜.提升我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路徑研究[J].中國藥房,2018,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