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招蘭
【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中易錯題的相關教育價值,剖析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易錯題干預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易錯題干預 數學教學 策略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教師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將數學教學中的易錯題作為教育內容的一部分,在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的同時,幫助學生思維不斷成熟。目前,許多教師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基于易錯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但是在相關活動設計上并沒有考慮易錯題資源的全面開發。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積極創新教育思路,結合教學中易錯題的相關教育價值,切實推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為學生探索數學知識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一、易錯題干預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圍繞易錯題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在講解易錯題時,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對相關教育活動的科學設計,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讓學生都能夠在理解易錯題的同時獲得深刻的啟發。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關于易錯題的相關數學知識點的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易錯題的有效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持續強化解題能力。在面對所遇到的問題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克服困難,深刻理解難點知識,真正創造適合學生思維發展的平臺和空間,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成長。
(三)有利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針對易錯題預判學生錯誤的學習行為,通過對易錯題的有效滲透和應用,在開展相關數學教學活動時做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管理。同時幫助學生養成整理錯題的好習慣,促使他們在不斷探究相關易錯題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啟發,為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保駕護航。
二、易錯題干預存在的問題
(一)易錯題資源整合不到位
目前,許多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對易錯題的資源開發和整合不夠全面,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真實認知情況,給予學生的支持和幫助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易錯題的有效解讀,導致學生對錯題的認識存在嚴重不足,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探索。
(二)易錯題教學方式單一化
在圍繞易錯題開展教學指導時,一部分教師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夠清晰,雖然能夠圍繞易錯題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但是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和協同,教師對易錯題的教學實施方式過于單一,給予的幫助仍然較為有限,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易錯題的深層次理解。
(三)學生對易錯題重視不足
學生的學習態度會影響到數學課程教學的實施,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易錯題的有效運用,教師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幫助學生調整針對易錯題的學習思路,并且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和環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在相關教育活動中應當做好對教學流程的科學優化,如果教師只要求學生對易錯題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引導學生主動積累與錯題相關的知識,將會導致學生學習主體價值難以凸顯,易錯題資源將無法充分得到學生的重視。
三、易錯題干預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學習表現,整理易錯題資源
充分關注學生學習表現是有效整合小學數學易錯題資源的關鍵。教師應當做好對數學教學活動的科學設計,在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狀況的同時做好對易錯題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從學生已有認知出發,選擇恰當的指導方式,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有效推動易錯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味著教師自身需要做好對易錯題相關資源的進一步開發與整合,尊重學生的客觀認知特點,設計出進一步的指導方案,讓數學教育真正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推動力。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主動表達的成長空間,引導學生針對易錯題進行深入的自主思考,在資源整合方面聽取學生的意見,確保易錯題資源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代表性。例如,在人教版六上“百分數(一)”的教學中,有的學生在做如下判斷題的時候一直認為“[3/100]噸=3%噸 ”的表述是正確的,并且據理力爭“[3/100]噸=0.03噸,3%噸是1噸的0.03倍,也就是0.03噸”。由于對百分數概念的錯誤理解,學生忽略了百分數不能表示具體數量,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總結這類易錯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增強對知識概念的理解。
(二)通過情境再現尋找問題根源
幫助學生梳理小學數學解題思路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在針對易錯題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情境的再次還原,根據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學習表現以及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狀況做好相應的指導,鼓勵學生主動分享相關的解題思路,從而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并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讓學生能夠真正尋找問題根源,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基于情境化教學活動帶來的體驗,更富有實踐性,學生也更易于了解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有效厘清思路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易錯題的干預保駕護航。例如,在人教版六上“分數除法”的教學中,有一道經典的易錯題:“把一根[4/5]米的繩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_____米,每段占全長的_____?。”有一部分學生很容易把兩個空都填上“[1/5]”,由于思維定勢,忽略了每段是“1份”,總長是“4份”這一關系。為了還原錯題中的情境,教師可以利用一根[4/5]米繩子再現真實情境,對此繩子對折再對折,分成4份,通過直觀的操作幫助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的理解。
(三)布置相關練習實現二次檢驗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易錯題講解更加強調對相關經驗的總結,在此基礎上布置相關的練習活動,鼓勵學生再次嘗試解題,通過對學生的二次檢驗,幫助學生及時轉變學習觀念。在相關練習活動的設計方面,教師還應做好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管理,基于已有認知實現科學指導。教師設計的檢測練習應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從易錯點出發,做好對題目類型和解題流程的設計,在適當、合理的重復訓練中加深印象,促使學生對易錯題的認知與理解更加成熟,后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能夠憑借自身力量真正解決遇到的問題。再以前文的“繩子問題”為例,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教師可以設計與之類似的習題幫助學生加深對“分數除法”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計算“有[56]噸煤準備平均分成5堆一共燒5天,平均每天燒煤? ? (噸),每天燒煤量占總量的? ? ?”
總而言之,做好小學數學易錯題干預是能夠有效保證數學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關鍵,教師必須格外重視對易錯題相關資源的整合,做好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尊重學生客觀認知特點,并且開展多元化的指導,確保教學活動的新穎性、趣味性和生動性,在有效的易錯題干預策略的實施中切實保障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