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摘 要】 ?“雙減”是教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解析“雙減”的要求,并從教學的實際構建出發做出研究設計.在實際教學中,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發展其綜合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現實發展,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出教學調整.為此教師需要結合“雙減”的基本要求做出分析,再聯系課堂的調整優化做出分析設計,構建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 ?“雙減”;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對教學設計做出研究,分析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找出教學優化的切入點并做出設計.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的構建做出分析,研究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思路,并圍繞學生的發展需要和“雙減”的實際要求做出探究,尋找二者的平衡點,進而做出設計.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圍繞方法選擇優化、教學工具開發、作業減負關注、作業類型調整、有效評價實施五個方面來做出高效課堂構建的優化.
1 “雙減”理念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基本構建思路
1.1 提高課堂效益,削減課后負擔
“雙減”是指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其是現階段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為了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教師需要綜合“雙減”的構成做出分析,剖析其核心內涵,進而做出教學的調整與優化.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雙減”要求教師削減課后作業的量,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相應的教師需要在研究作業削減的同時將課后作業承擔的教學職能轉移到課上.為了有效地達成此目標,教師需要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效益.
1.2 調整作業設計,落實“減負提質”
作業設計的優化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內容.作業的調整是“雙減”強調的內容,也是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要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作業設計的調整優化,從“減負提質”出發來校調作業設計,讓其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在明確這一調整路徑后,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做出研究,就作業的校調做出分析與思考.
1.3 依托全面發展,進行細節調整
教學的細節調整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內容,在這一方面涵括的內容很多,也容易被教師所忽視,教師需要以學生發展的推動為導向,從全面發展出發來做出系統的梳理與設計.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圍繞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有效評價三個主要切入點做出探究與思考,進而做出綜合設計.
2 “雙減”理念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優化方法選擇,凸顯學生主體
教學方法的優化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從方法優化出發做出思考,選用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來設置教學.在過去,教師開展教學常用的方法為理論講授法,這一方法的弊端主要顯現在其對學生主體性的壓制上.在教學中,教師頻繁使用理論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思考也不夠深入,進而影響教學的實際效果.在當前,為了優化教學設計,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需要選用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以問題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思考與研究.為了有效地應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就問題的設計與提出做出思考.
例如 ??在進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借助教學方法的調整來優化教學的構建,生成高效的課堂教學過程.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合理地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師便需要在課前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做出分析,預設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問題.通過簡單的分析可以發現,本課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就需要圍繞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題而開展.基于此目標,教師設計的問題就可以是“相較于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在構成上有何差異呢?”“使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來解答二元一次方程是否可行呢?如果不可行,問題出在哪里呢?”“有沒有辦法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呢?”等等.借助這些問題的生成與提出,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本課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便可以得到激發,其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凸顯.
2.2 活用教學工具,優化教學展示
教學工具的開發應用可以優化教學展示的效果,提升教學的效益,讓教師的課堂教學可以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為了做好教學工具的開發,實現教學展示的優化,教師要立足教學工具的功能做出分析.一般而言,多媒體和電子白板是現階段教師開展教學常用的兩種信息化教學工具,其功能主要顯現在資源支持和情境展示兩個方面.為了構建有效展示,教師要在課下時間做出資源的檢索,利用媒體工具的資源支持功能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并將相關的教學資源做出整合構建.在完成資源的整合后,教師便可以進行綜合設計,從有效展示入手做出研究分析.
例如 ??在進行“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為了帶領學生認識軸對稱的概念,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教師便可以基于教學展示的開展來做出教學工具的開發與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先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在此基礎上再整合教學資源生成教學展示的有效過程.為此,教師在課下需要從本課的教學主題出發選擇關鍵詞去進行互聯網檢索.一般而言,教師在本課的資源搜集中可以將“軸對稱”“軸對稱圖形”“生活中的軸對稱”等詞語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在通過檢索獲取了教學資源后,教師還要從有效性入手對其進行篩選,剔除有效性較低的教學資源.如此一來,在完成教學資源的整理后,教師便可以在課上使用多媒體工具做出軸對稱圖形的展現,再結合問題的提出與引導,推動學生進行研究與思考.
2.3 圍繞作業減負,做出梳理研究
作業減負是“雙減”的首要要求,教師在做出教學調整時要立足作業設計的現狀進行研究,想辦法調整作業設計,讓其題量得到有效削減.為了做好作業減負工作,教師需要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梳理研究,分析現有數學作業的構成,再從有效性分析出發挑選出有效性較低的作業,做出合理的刪減.一般而言,為了定性作業的刪減名錄,教師除了要獨立做出研究外,也需要與其他教師和學生進行協商討論,獲取其意見.面向教師,教師需要與其進行積極討論,就作業刪減做出研究;面向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問卷發放的形式獲取學生的群體意見,作為作業刪減的重要參考.
例如 ??在進行“一次函數”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從減負出發做出研究,調整作業的題量設計,有效減輕學生的課后學業負擔.其中,為減輕作業減負帶來的負面影響,教師除了要有意識地將部分作業轉移到課堂上進行外,還需要結合預先進行的問卷調查做出分析,選擇需要刪減的作業內容.對于本課的作業設計而言,可供教師選擇刪減的作業題主要為一次函數的練習題,教師要改變過去的習題命題設置,拋棄“題海戰術”的想法,換而使用“精講精練”為主的練習題設計.這一設計的核心在于教師要精挑細算,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習題與變式題,讓學生可以通過少數幾道習題的研讀,真正地通透掌握相關習題的解題方法,進而再延伸思考掌握一類習題解答的通性通法.在明確了這一理念后,教師在作業題的命制上就可以做出調整,剔除大部分重復性的習題作業.
2.4 拓展作業類型,提升作業效益
作業類型的豐富設計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內容,其可以貫徹“雙減”的提質要求,提升作業的綜合效益.為了做好作業類型的擴展工作,教師要利用課下時間做出研究,分析現有的作業類別,再綜合學生的發展和新課標的號召引入新的作業類型.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引入設計的新型作業包括實踐作業、活動作業,這兩類作業的構成形式多種多樣,表現也各不相同,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來靈活安排作業的形式內容,進而做出作業的綜合設計.
例如 ??在進行“中位數與眾數”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圍繞本課的實際內容校調作業設計,豐富課后作業的類型.一般而言,對于實踐作業的設計,教師需要從本課的內容出發來生成實際應用的情境,然后再選擇要素,生成具體的作業設計.通過研究可以發現,中位數與眾數是統計學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兩個概念,而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其概念,認識其應用形式,教師便可以選擇一些常見的場景來生成數據,然后構建實際問題解決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進行思考與嘗試,做出中位數與眾數的計算.對于活動作業的設計,教師則可以圍繞學生的發展與教學的實際開展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來構建學生合作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可以通過實際調研與研究的形式來尋找與研究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中位數與眾數.在實踐作業布置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比賽成績計算的實際情境,讓學生通過計算來解決現實問題;在活動作業布置中,教師則可以構建以“生活中的中位數與眾數應用”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調查本課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
2.5 實施有效評價,做好作業批改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有效評價的設計也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關鍵.在實際中,教師除了要就課堂評價做出優化外,還可以從作業批改出發進行調整,實現作業評價的有效優化.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就現有的作業批改方式做出分析,研究其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立足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的革新來做出有效設計.在當前,在線通信工具的發展給教師的線上作業批改提供了機會,這樣的作業批改方式可以克服傳統作業批改的滯后性,在課前給出學生作業的總體情況,督促學生進行調整,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調整后續的教學設計.
例如 ??在進行“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從實際出發校調作業批改的方式,充分發揮線上評卷的優點,優化教學評價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約定好在線判卷的形式與時間,為學生演示拍攝自己的作業并發送給教師的方法.在學生了解了相關的方法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之后將解題的過程拍攝為照片,再發送給教師.在教師收到學生發送的作業后,要及時地進行批改,并就學生的全等三角形證明過程做出分析,理清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完成批改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做出即時評價,也可以留待第二天課上進行評價.為了做好后續的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還可以選擇在第二天課上就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做出重點論證,引領學生做出反思與調整,修正自己的解題過程.
3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是教師開展教學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圍繞“雙減”的要素構成做出研究,分析“雙減”背景下教師設置教學需要關注的要素,在此基礎上再實施教學調整.為了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師便可以對基本的教學思路做出梳理,再從高效課堂的構成出發做出分析,圍繞教學的實際設置做出研究.在實際中,教師可以圍繞方法選擇優化、教學工具開發、作業減負關注、作業類型調整、有效評價實施五個方面來做出優化.
參考文獻:
[1] 黃金霞.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2020(14):157.
[2]張萍.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20(02):111+114.
[3]李鳳利.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求知導刊,2020(09):18-19.
[4]陳楓.“雙減”理念下的初中數學高質量課堂構建[J].華夏教師,2022(27):46-48.
[5]王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0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