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昭
摘? 要:新課標要求小學音樂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核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音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情境體驗教學是通過情境創設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獲得情感、思維和技能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要求教師身臨其境地創造情境,營造濃郁的音樂氛圍,引導學生去觀察、聆聽、感受和表達,促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理解、欣賞音樂,甚至嘗試自主創作。情境體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世界及認識自我,進而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文章以人教版小學音樂為例,探析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開展情境體驗教學。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小學音樂;情境體驗教學
情境體驗是指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感知、思考并解決問題,從而幫助他們在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實現全面發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情境體驗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情感素質。基于情境創設,一方面,學生能夠在感性體驗中逐步理解音樂,獲得更深層次的音樂體驗,這極大地豐富了音樂學習的內涵;另一方面,學生能在情境中自由表達和創作,充分發揮天賦與特長,在提高音樂素養的同時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第一,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通常會將大部分時間用于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略了音樂實踐操作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容易陷入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難以真正理解和體驗音樂的魅力。
第二,教師在課堂上習慣采用板書、黑板報和口述講解等方式,忽略了學生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在實踐中進行應用。
第三,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因而無法滿足其學習需要,加之教師缺乏創新和靈活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難以開展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第四,小學音樂傳統教育常用的考試制度往往將重心放在考核結果上,強調純能力測試,忽略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性、個性化以及課程創新的實踐性。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也會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
因此,應該加強小學音樂教育改革,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多元化需求,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手段和方式,為課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需要在評價和考核方式上強調學習過程的重要性,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開展小學音樂情境體驗教學的意義
第一,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能力,而情境體驗教學可以創造多樣的場景。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環境與情境下進行綜合性的學習和實踐,將課堂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能夠使音樂魅力貫穿教學和生活,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第二,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境體驗教學可以通過創造多樣的場景、音樂游戲等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情境體驗教學可以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審美情操和創造力的發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各項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完全沉浸在音樂中,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音樂審美的形成和發展,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音樂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和人文精神,從而具有人文素養和情感鑒賞能力。
可見,開展小學音樂情境體驗教學,對推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針對不同音樂主題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情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使其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開展小學音樂情境體驗教學的策略
(一)通過合理設問創設情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體驗教學以營造情境、體驗感悟為主要目的,旨在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合理設置問題,能夠創設與課堂內容相關聯的情境,便于教學的開展。
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各年級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認知水平,設計與之相適應的問題。一方面,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從簡單的曲子和樂器入手,提出如“愛唱歌的小杜鵑這首歌中,描繪了怎樣的場景?”“小號手之歌的旋律,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等問題,讓學生通過體驗和欣賞,感受音樂的魅力;另一方面,對已有一定音樂基礎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則可以從曲式、樂理、歷史等多角度出發,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思考,如“漁舟唱晚這首歌曲的演奏中,使用了哪種樂器?”“映山紅的曲式與哪個時期的音樂聯系緊密?”等。
其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音樂教學網站等途徑獲取大量的音樂信息和素材。如通過搜索“小學音樂教學視頻”,教師可以找到各地小學音樂教師的課件、教案、公開課視頻、名師示范課視頻等,這些資源可以為教師設計情境體驗教學問題提供更多的參考和依據。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教學。
再次,教師要合理設置問題,還需要注重跨學科知識的融合,達到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目的。如在講解民族音樂時,教師可以結合歷史、地理等知識,提出如“這首曲子和哪個地區的傳統文化聯系緊密?”“這個時期的中國社會有哪些特征?”等問題。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又可以拓寬他們的思維視野,提升學生的多學科綜合素養。
最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需要具備較強的針對性,以切實解決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如在講解“山歌”這個概念時,教師可以提出如“如何理解‘山歌的含義?”“如何辨別哪些曲子是山歌?”等問題,幫助學生澄清概念、理清思路。
可見,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要想通過合理設置問題開展情境體驗教學,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音樂素養,從利用互聯網資源、注重跨學科融合、針對性提問等方面進行設計,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創新能力。
(二)通過結合畫面創設情境
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開展情境體驗教學時,除了注重音樂本身的表現形式外,還需要通過視覺形象等多種形式來營造情境、刺激感受。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呈現視頻、圖片等開展情境體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音樂MV是指將音樂和影像進行有機結合的藝術形式。教師可以選用適合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的音樂視頻,讓學生在欣賞和感受音樂的同時,通過聯系視頻畫面提高其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如在欣賞《天空之城》的主題曲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動畫MV,樂曲中傳遞的意境與MV的影像有機融合,能夠引導學生感知其背后蘊含的深刻含義。
第二,教師也可以結合紀錄片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視覺形象來體驗音樂背后的原始生活和人文情感。如在學習粵劇時,教師可以利用紀錄片來展現其發展歷程、演出形式和表演技巧,帶領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文化藝術形式,感受粵劇獨特的魅力。
第三,圖畫教學也是營造情境、增強學生體驗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在學習西方古典音樂時,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繪畫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藝術內涵。
第四,在開展樂器演奏技巧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畫厘清其演奏方法和基本知識點,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了解各種樂器的演奏要點和技巧。
第五,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制作與音樂相關的作品,如手工樂器、配樂、樂譜等。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和分享,增強情境體驗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協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可見,教師需要充分發掘不同形式的視覺資源,如音樂MV、紀錄片、圖畫教學等,以提高學生多方面感受音樂的能力,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魅力中人格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升。
(三)通過舞蹈表演進行體驗
舞蹈作為一種形體語言,可以通過肢體運動展示出音樂的節奏和情感,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體驗音樂的內涵。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結合舞蹈表演等形式有利于開展情境體驗教學。
第一,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音樂素養以及教學內容,選取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富有表現力的音樂作品,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欣賞能力。
第二,教師要注意音樂作品的主題和情感,選擇與舞蹈表演相匹配的音樂作品,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領悟音樂的情感內涵。舞蹈動作的設計,需要結合音樂的節奏和情感,合理安排動作的節奏變化和情感轉折,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身體語言和舞蹈動作來表現音樂的情感內涵。
第三,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身體特點和能力水平,選擇適合其實際情況的舞蹈動作。在進行表演時,學生需要合作完成各自的舞蹈動作,以配合整個表演的節奏和情感轉折。
第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相互協作、互相幫助,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以使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例如,在學習陽光體育之歌的演唱時,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舞蹈動作,充分體現歌曲中所蘊藏的朝氣和歡樂。這首歌曲的旋律曾用于第三套廣播體操,體現了健康、向上、積極、陽光的精神態度,因此學生可以結合舞蹈動作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詮釋。
(四)結合生活實際增強體驗
第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取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音樂場景,如公園、商場、婚禮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包括但不限于現場示范、錄像或圖片等形式,將學生代入不同的生活場景中,讓他們感知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融合。
第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創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作來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例如,在市場場景中,教師可以邀請學生用打擊樂器模擬市場里的噪聲,并組成有節奏的音樂,讓學生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音樂作品。這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學生感知不同音樂與文化的聯系,認識到音樂是文化的載體。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拓展,如使用多媒體呈現宴會場景,講解音樂與不同地區的宴會文化,讓學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音樂特色和文化內涵。
第三,教師組織開展音樂比賽、音樂晚會、互動唱歌等活動,能夠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感知音樂帶來的樂趣和美好,從而將所學所感充分展現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第四,教師還可以將音樂與語文、美術等其他學科進行融合。例如,在講解民歌時,教師可以結合民歌的詞語和意境讓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或者通過音樂和美術的結合,讓學生用繪畫來表達音樂的情感內涵。
可見,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情境體驗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增強其音樂素養和文化修養,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開展小學音樂情境體驗教學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素質教育要求。具體而言,將音樂知識、表現形式和情感體驗融為一體,通過創造具有真實感的情境,一方面能夠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和表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感性體驗,并在體驗中建立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另一方面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音樂這一藝術形式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創造力,以及藝術品位和表達能力。由此可見,在音樂課堂上創設多種不同情境,能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為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