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友聰
[摘 要]企業若要獲得長遠發展,就要加強經營管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管理手段控制經營管理成本,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但當前部分電力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成本管理工作未取得應有效果。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對相關問題展開探討,以期為電力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預算;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爭占市場份額,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及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基于這一發展形勢,現代企業要想謀求長遠發展,就必須加強內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直接決定著資金管理效率與經營管理成效。做好成本管理,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企業管理層應該積極運用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強化成本管理意識,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1 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所謂成本管理,是指在企業運營中針對成本開展的分析、預測、計劃、控制等相關管理活動的總稱,能夠幫助企業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成本支出,提高經濟收益[1]。成本管理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事前管理,主要是針對成本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的預測、決策和計劃;二是事中管理,主要是針對成本發生過程進行的監督及控制,根據實際偏離預算的程度指導企業改善實際運營,調整或修正預算;三是事后管理,主要是成本發生后,針對成本進行的核算、分析、評價和考核,以確定產品成本,指導企業制定銷售價格,并總結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經驗,繼續完善企業經營,如此往復,形成閉環管理,推動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2 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意義
企業的成本管理對于控制產品質量、改進成本控制的過程、完善成本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加強成本控制,對企業各個部門的成本進行管控,能夠有效控制業務成本,幫助企業增加利潤,使企業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獲得立足之地,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和抗壓性,擴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價格管理是支持企業增產節地、提高企業收支動力、改進企業管理、加強企業統籌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對于企業的整個運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將成本控制工作落實到位,能有效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讓企業今后的發展更加吻合其基本目的和方向。通過財務預算等多個相關部門開展合作,遵循專業管控、分級歸口的基礎原則,實現成本管理的責任制度。依據戰略導向、風險管控、全員參與、過程管控、持續改善等重要原則,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進行調節,明確成本控制責任,使成本核算更加合理,使成本過程控制得到強化,真正體現出企業的生產成本,及時、合理地判斷和評定成本結果,增強對成本的控制,也有助于最終提高企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口碑,從而使企業獲得最大化的利益和良好聲譽[2]。
3 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成本管理觀念較為薄弱
當前部分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認識不夠充分,認為成本管理就是減少成本費用,于是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就圍繞著節約、減少開支進行,對市場需求、服務水平等長遠利益有所忽視。企業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理念較弱,對企業資源配置優化工作并未做到位,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效果不佳,與消費者對產品的實際需求不符,不能深刻認識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對成本預測、決策、控制以及核算等綜合指標的運用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導致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不順利。
3.2 成本管理不健全,與市場脫節
部分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漏洞,導致成本信息不對稱,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決策,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目前,我國部分企業普遍存在重生產、輕銷售和重降低成本、輕發展的情況。有些企業的管理者只重視產品的產量、銷量,而忽視對相關的成本進行控制,造成大量的浪費;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使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的企業也制定了成本管理的規章制度,但因為缺少執行力度,制度流于表面形式,給成本核算工作帶來較大的麻煩與隱患[3]。
3.3 成本管理范疇較窄
企業管理者著重關注企業的生產成本,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人工以及生產費用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對成本管理的影響,但在其他環節中的成本分析工作過少,使得企業成本管理沒有滿足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企業管理者也并未意識到各項經營活動之間的密切關系,這些都會影響企業產品成本以及企業效益。部分企業將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作為核心,成本管理主要針對的是企業內部。在核算成本過程中也更加重視核算財務成本,對管理成本的核算并不重視,更注重投產后的成本,忽視投產前的成本要素,也欠缺對企業供應商、銷售商以及競爭對手等的深入分析。
3.4 管理體系不夠合理
當前,很多企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統,但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沒有充分發揮出管理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對成本的管理不夠重視,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都不注重對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造成大量的浪費;二是在市場的競爭中,由于缺乏相應的人才、技術,使許多生產過程的損失率增加,最終使公司的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三是企業在對成本的控制過程中存在不足,比如原材料的采購價格以及材料的領用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計算,而目前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許多工作人員都習慣憑借經驗來做決定,這樣就會給企業的穩定發展帶來一定的弊端[4]。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就要加強科學管理與調控,不斷地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 電力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探索
4.1 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意識
電力企業需要對成本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認同感,加強企業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首先,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開展成本管理相關培訓,加強對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宣傳,使員工掌握成本管理方法,全員主動參與成本管理;其次,要將成本管理工作貫穿企業管理每個環節,將成本管理和企業管理緊密結合,針對每個項目的業務鏈條進行成本優化,發揮成本管理的效力;最后,還要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把成本管理和員工利益相掛鉤,激發員工對成本節約的主動性,讓員工時刻秉持成本管理理念,促進企業的發展。
4.2 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
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對成本進行管理,高效、全面地分析成本,對成本實施精核算,實現對成本的高效管理,盡量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相關工作。企業依托信息系統開展成本管理,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在實施成本分析和核算的過程中,科學預測各項業務支出,對企業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能有效規避潛在風險,高效精準地完成成本核算,為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準確數據[5]。隨著企業規模漸趨擴大,業務逐漸增多,成本管理涉及的信息日益復雜,企業要實施精細化的信息管理。一方面,企業要針對成本管理設立專門的信息部門,并搭建信息管理平臺,從整體上對成本管理信息進行統籌整合,設置專項資金,對信息系統進行維護更新,科學分析財務信息,為成本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企業要安排專人統計、處理財務數據信息,并妥善存儲,為后續開展成本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4.3 完善成本管理體制
電力企業要想對成本進行合理控制,需要構建成本管理體系,將成本管理分解為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等環節,對成本進行多方位管理,尤其要進行精細化處理。首先,成本管理體系中要有組織機構設定,劃分清楚人員的職能,規定其職責和權限,使其明確任務,做到權責分明,還要設定好成本管理的程序,做好成本核算、記錄與控制,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其次,在成本管理中要注意成本控制的過程,可以將其分為多個相互關聯的環節,環環相扣。最后,要廣泛利用企業的資源,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其他電力企業需要的材料、技術等資源,都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發揮成本優勢。
4.4 建立和優化企業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對于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提供規范和要求以及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指導和制約必不可少。企業成本管理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緊密相連,相互關聯[6]。在前期成本管理階段,應制定相應的預算制度,組建預算小組,各部門對本部門未來工作的開展進行預測和數據匯總,預算小組應確定今年的預算報告。在企業制定年度目標任務并開展相關工作時,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預算報告進行成本控制,在數據偏差較大的情況下,要及時整理和修改數據,根據實際支出成本進行匯總分析,確定成本數據是否有變化,找出變化的原因,并建立成本管理激勵機制,提升成本管理效率。
4.5 強化成本管理的全過程
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模式不同,具有較強的全局性和長期性特點。企業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充分發揮戰略成本管理的優點,能夠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第一,企業應該在實際運營與發展過程中,在內部管控中全面應用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從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階段性戰略發展目標出發,打破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各業務進行戰略成本管理,進而實現企業成本最小化、經濟收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此外,企業還應該基于全方位角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成本管理措施。第二,將戰略成本管理落實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并對管理制度執行效果進行有效監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實現節約成本。第三,企業在每一個新項目開展之前,都應該結合市場形勢、項目投資回報率等進行細化分析與合理預測,充分考慮好預算管理、決算管理、竣工等各環節的成本控制管理,這樣能夠在新項目開展中全面落實戰略成本管理方法,進而提高成本控制有效性[7]。
4.6 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
成本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關系著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企業要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具體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組織管理人員參與培訓,重點講解最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到其他企業學習,擴展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二是加強對員工素質能力的監測,促使其自覺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實踐能力;三是引入高素質人才,在培養現有人員的基礎上,加強對優質人才的引進,為成本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此外,為能夠吸引并留住人才,企業還應適當提高薪酬待遇,提供職位晉升、出國學習等機會。
5 結語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成本管理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成本管理不僅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利潤,還能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只有保證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才能確保企業經營穩定。針對企業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專業人才不足、成本核算方法有待優化等,都需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通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機制、組建綜合型專業人才隊伍、優化成本核算方法,有效促進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實。
參考文獻
[1]饒田田. 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優化對策分析[J]. 商訊,2021,(27):111-113.
[2]李彩鳳. 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優化措施分析[J]. 財經界,2021,(27):57-58.
[3]崔佳. 新經濟時代水務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 今日財富,2021,(18):88-90.
[4]盧香君. 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運用策略[J]. 商業文化,2021,(26):56-57.
[5]楊錫芳.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現狀與對策[J]. 會計師,2021,(17):17-18.
[6]石永波. 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商訊,2021,(24):119-121.
[7]鄧志輝. 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提升途徑探析[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