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疫情時代,旅游業逐步復蘇,酒店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其用工需求也產生了新的變化。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適合行業實際需求,并積極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文章以樂山市職業教育為研究對象,結合本地酒店行業的發展狀況,從政府職能、院校專業建設、校企合作模式、學生認同感四個方面提出了職業教育促進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職業教育;旅游業復蘇;酒店行業;人才
職業教育是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之一,其培養的人才主要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樂山市是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是樂山市發展的優勢所在。近年來,樂山市正在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但酒店行業人才培養面臨一些困難。本文基于職業教育服務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即人才需求狀況、人才培養狀況、人才供需現狀,提出了職業教育促進當地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對策與建議。
一、樂山市職業教育與酒店行業概況
截至2022年底,樂山市具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職業院校中,高職院校1所,中職學校14所,共計15所。開設的與酒店行業相關的專業有:高職學院的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以及中職學校的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餐烹飪專業。近年來,中職學校服務類專業的報考人數出現萎縮,尤其是酒店專業方向,因此,很多中職學校開設的服務類專業類型及人數也在縮減。
目前,樂山市有星級酒店19家,非星級酒店約1228家(含民宿)。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5家,三星級酒店10家。主題文化酒店、度假型酒店、中高端精品酒店、民宿在近年來不斷新增,也成為吸引年輕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二、職業教育服務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樂山市酒店從業人員的現狀及人才需求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對樂山市20家酒店代表(9家四星級及以上酒店、3家國際連鎖品牌酒店、1家國內連鎖品牌酒店、1家單體經濟型酒店、6家民宿)的從業人員現狀進行詳細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對比基層管理人員(領班、主管級別)、中層管理人員(部門經理級別),酒店員工流失率最高的是基層服務人員占95%,其次才是高層管理人員占5%;第二,在所有一線服務部門中,酒店員工最緊缺的部門是餐飲部和前廳部,其次是客房部;第三,酒店目前從業人員的整體年齡結構情況是18~20歲占20%左右,21~24歲占20%左右,25~30歲占20%左右,30歲以上占4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樂山市酒店行業的從業人員60%左右都是30歲以下,呈現年輕化特征;第四,酒店目前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情況是高中以下學歷占30%左右,高中或中專學歷占30%左右,高職(大專)學歷占30%左右,本科及以上學歷占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樂山市酒店從業人員約90%都是本科以下學歷,學歷普遍不高。
同時,對樂山中高職院校合作的本地酒店(21家)進行人才需求的重要度和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要素包括素質、技能、能力三個維度共15個子項目,即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服務意識、服從管理、吃苦耐勞、職業道德、契約意識、專業技能、應變能力與處理問題能力、營銷能力、溝通協作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外語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結果顯示:校企合作的企業對人才需求重要度中,服務意識、吃苦耐勞、職業道德、契約意識、服從管理的重要性排名前五;校企合作的企業對人才需求滿意度中,排名靠前的依次是服從管理、服務意識、職業道德、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契約意識、應變能力與處理問題能力。可見,重要度和滿意度基本能夠匹配,樂山市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質量上基本上可以滿足行業需求。
(二)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供需現狀
1.培養數量上供需比例失衡和錯位
根據調查發現,疫情后旅游業復蘇,樂山市酒店行業短時間大量缺人,甚至出現“用工荒”,特別是基層服務人員,集中在餐飲部和前廳部。而從學校來看,樂山市15所中高職院校的酒店類專業畢業生(含旅游管理和烹飪類)達到1000多人,就業率均在93%以上,但仍然無法滿足當地的需求,反映出兩個問題:第一,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足,很多院校的畢業生實習和就業都選擇在樂山市外。在調查的過程中,也反映出這個問題;第二,實習生在酒店的流失率很高,其原因涉及學生自身、酒店及校方三方,但是學生作為最終選擇主體,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多數旅游管理類、酒店管理類及烹飪類學生一旦在酒店行業完成實習,畢業后卻想站在金字塔的中上端,很少有人愿意從基層做起。如此一來,專業不對口,便出現了供需錯位的現象。
2.培養質量上基本上可以滿足行業需求
在培養質量上,通過此次調查,發現現有很多企業重視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問題在職業院校的培養過程中均被充分考慮了。目前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都很清晰,且側重點不同,但都是培養具備綜合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本地校企合作的酒店方都在“服務意識、服從管理、職業道德、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契約意識、應變能力與處理問題能力”等方面對院校有較高的滿意度,同時希望能夠進行常態化的深度合作,共同培養酒店行業的后備管理人才。
三、職業教育促進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政府引導,撬動人才培養的參與度
政府部門應根據樂山市旅游經濟與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和提供優惠條件。在校企合作方面,政府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法規,通過提供經費支持、明確校企合作中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給予合作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條件等,獎勵校企合作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企業,保障各方利益,促進校企合作落到實處。同時,支持職業院校和社會力量合作共建職業培訓機構、技術服務中心等職業教育基礎設施,以及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和培訓;鼓勵本地龍頭企業、國有企業等與職業院校共建共管產業學院,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第二,加強政府各部門的協作,共同提升樂山市酒店職業教育品牌。發改部門應不斷完善規劃,促進各職業院校增加培養能力,確保后疫情時代增加酒店類專業的招生規模;教育部門要建立健全進入院校內的證書質量保障體系,推動實施“1+X”證書制度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進一步密切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的聯系,實施嚴格的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旅游部門應根據行業的發展,以國內行業的水準指導地方職業院校完善專業布局和課程設置[1]。
(二)優化專業布局,提升人才培養的吻合度
為進一步提高行業企業對本地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滿意度,各職業院校應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構建與本地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專業體系和課程設置,實行差異化的人才培養。具體為:第一,目前樂山市除了1所高職院校,有14所中職學校(4所民辦,10所公辦),在專業設置上各有差異。有的學校由于辦學條件有優勢,三類與酒店相關的專業即旅游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均有開設,而且課程設置相似度極高。但有的學校受各種因素影響,個別專業已經停辦。因此,對于樂山市的中職學校而言,應對接好區縣優勢,地方區縣的特色產業,集中人財物,重點建好優勢專業,并且在課程設置中細分專業方向,如某些區縣重點結合地方食材開設烹飪專業,某些區縣重點結合醫康養開設旅游專業,某些區縣重點結合民宿開設酒店專業等,并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崗位要求來調整課程設置,從而才不會導致樂山市內各學校課程的同質化發展。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應帶頭做好中高職銜接,在形式和內涵方面構建好具有連續性的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2]。第二,實行差異化的人才培養定位,即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定位,也要有接地氣、符合樂山實際情況的人才培養定位[3]。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本地很多酒店同時跟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在合作,而且對人才在企業的培養定位也無差別,這就會導致高職人才培養的浪費。同時,部分中職、高職的課程內容出現高比例的重復現象,導致學生重復學習,浪費學習時間。因此,可以對整個樂山市內中高職院校實行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校方將人才培養目標更加具體化、可操作化,企業方也要因材施教,合理用人。
(三)加深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
首先,要牢固樹立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觀念,緊緊圍繞樂山“旅游興市”的發展主線,為地方酒店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在調查過程中,發現15所中高職院校中,與地方酒店合作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更多的院校是與成都或省外企業合作。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動下,職業院校需要更新職業教育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核心,不僅是輸送畢業生實習,更要在地方旅游淡旺季的時候,通過安排學生實訓來對地方酒店行業提供人力支持,并主動承接酒店服務與管理的短期培訓,為行業需求輸送人才,從而積極發揮職業院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其次,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如訂單式、現代學徒制等。繼續打造訂單式培養模式,深化合作內容,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學生學習與就業無縫對接[4]。深度合作模式會縮短畢業生走向社會的過渡期,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5]。但無論哪種合作模式,要長遠發展,必須建立利益機制,只有企業在與學校的合作中獲得了利益,才會加強與學校的長期合作。最后,職業院校需要思考企業主動尋求院校合作的動因。職業院校不僅要輸送人才,還應該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技術服務等方面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一旦建立了緊密的服務關系,企業對職業院校就有了依賴感,就會形成學校找企業的同時企業也找學校的良性互動機制。
(四)增強學生職業認同感,鼓勵服務地方企業
酒店管理專業的報考率普遍較低,入校后轉專業率較高,實習畢業后繼續從事酒店行業的意愿也不高。這與酒店行業渴求人才的局面形成了巨大反差,不利于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發展。因此,提高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非常重要。建議從專業宣傳、專業特色、專業建設、專業實習四個方面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在學生心目中構建良好的專業形象。在專業宣傳方面,除了闡述人才培養方案,要明確酒店行業的社會地位及影響力,正確引導學生對“服務”的看法,使學生充分了解本行業,更要讓其對行業前景及將來的工作性質有客觀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讓其對未來從事行業及工作產生認同感。在專業特色方面,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技能培訓和比賽,激發學生潛能,改善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在專業建設方面,需要注重酒店行業轉型升級后對師資和課程建設的新要求,讓學生能夠收獲到更多的素養、技能和能力,并在老師的身上看到專業的魅力所在,對本行業充滿歸屬感。在專業實習方面,需要重點下功夫。對實習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心理輔導和效果跟蹤,引導其服務地方企業,這是很多院校目前忽視和不足的問題。據調查,在實習過程中,實習生會表現出諸多的心理不適應,嚴重影響到實習效果和工作,也導致了高離職率和未來就業的不對口現象。
結束語
職業教育在促進服務經濟發展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樂山市職業教育要與本地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可以從政府職能、院校專業建設、校企合作模式、學生認同感四個方面重點著手。
參考文獻
[1]高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快發展旅游職業教育,為南通旅游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1661-1662.
[2]鄧茜,朱揚,張維武.服務區域旅游經濟的現代職教體系探析:以重慶市為例[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2):59-60.
[3]汪少賢,甘婷.廣西高職旅游人才服務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20(6):167-168.
[4]匡長用.湖南高等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策略與措施:主要以衡陽高職教育發展為例[J].商業文化,2015(12):158-159.
[5]韓白蓮,戴金枝.保定旅游經濟發展與旅游職業教育管理探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8):156.
作者簡介:劉詩妍(1990— ),女,漢族,四川峨眉人,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
研究方向:國際旅游、酒店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樂山市科技項目“職業教育服務樂山市酒店行業人才培養的研究”(項目編號:22RKX0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