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鄧秀秀
[摘 要]中等職業學院主要培養優質的技能人才,勞動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有著自己的特點。當前,部分中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形式化嚴重,教學手段存在不合理現象,教學內容不符合生活實際。要優化中職院校勞動教育現狀,需要不斷地改善教學設施,制訂更合理的評價方案,設置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讓教學內容符合生活實際,利用更多教學技巧,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勞動;途徑;勞動教育;職業能力
中職院校的教育指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培養高素質優秀技能人才。但是,當前中職院校大多是獨生子,平時生活當中家人對其呵護備至,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學生會注重享樂,較為奢侈浪費,缺乏艱苦樸素精神,有的連自己搞衛生、自己洗衣服,甚至疊被子也不會。我們結合學生實習之后反饋得知,部分中職學生缺乏勞動觀念,勞動中缺乏主動性,缺乏奮發向上精神,這些現象自然會引起人們深思,特別在培養勞動者方面,迫切需要能做好中職院校勞動教育。文章基于近些年來學校對勞動教育的弱化,各類學校面臨勞動教育的現實局面,簡要探討了加強中職學校學生勞動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學校勞動教育的特性
“所謂勞動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種以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技能為內容的教育活動,并使他們獲得一些基本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勞動教育有助于人類身心發展,教育活動有直接的特殊性。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主要指的是由專業教育人員、專門教育機構承擔的教育任務,是一種由組織、有目的的系統教育,這種教育形式與其他教育不同,有自己的特點,在學生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在中職中開展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學生進步,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中職勞動教育相比其他院校的相關課程,其特點各有差異,最終教育效果也有一定差異[1]。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做好勞動心理準備,并通過勞作掌握一定技能,喜愛上某個勞動,通過勞動培養學生的志向,獲得精神財富。中職勞動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勤奮的性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性格,提升其能力。
中職勞動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嚴格控制勞動項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中職學校里的勞動教育是一種集體教育,這也是其他教育不具備的一個特點。集體勞動教育中設置具體的勞動活動,要明顯體現每位學生的努力程度。在具體實施中,需要開展更多適合中職學生的勞動教育活動,以激勵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帶動每位學生為集體工作,做出貢獻,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集體可以說是一種教育力量,通過教育讓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勞動教育有一定普遍性,還有一定集中性,可以讓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二、加強中職護理學生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勞動教育是人們存活于世上的重要條件。恩格斯認為,勞動是人們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并且到了這種程度,讓我們有了某種意義:勞動塑造了人類。中職護理學生作為特別的集體,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中職學生處于發展的關鍵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需要進行正確教導和鼓勵,因此中職護理學生也能造就光明的前途。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只有個體的生理需求滿足后,才會有更高級別的需求。學生應該進行有目的的勞動教育,才能使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促使學生和諧發展[2]。中職學生的勞動教育既有迫切性又有必要性。對中職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能夠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較好的勞動習慣和技能、具備高尚精神力量的主要方式。進行勞動教育,才能夠讓中職護理學生敬重生命、懂得生存、熱愛生命,創造使中職生有成就造就光明前途的機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給社會注入許多具有綜合的職業能力的從業者。我們要加快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中職護理學生的勞動教育,把勞動精神與教學過程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動手操作能力,把學生打磨成具有勤勞堅毅、不斷創新、一絲不茍等勞動精神的人才。勞動教育是中職護理學生不斷發展的重要方式。
三、目前中職學校勞動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校勞動教育形式大于內容
當前很多中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僅僅是在制訂好了勞動教育課規劃,然而,實際并沒有貫徹執行。再加上當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衛生工作主要交由保潔公司,學生很少參與勞動。不管是課內還是課下都很少參加勞動,由此,培養學生勞動素養就成為一紙空談。
部分中職學習勞動教學物質基礎缺乏,如教育設施、教育基地等不完善。勞動課在學校教育中是一門副科,是不計入考核中的,由此,學校不夠重視勞動課的軟件與硬件條件,也無人問及。由于物質基礎缺乏、教師指導不足,影響到學生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那些有興趣參加勞動課的學生,只是把這節課當作游戲來看待。
(二)教育方法不合理
當前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主要是完成教育任務,并未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部分教師的勞動觀念缺乏,往往將勞動當作懲罰學生的手段,比如,有的班級會在自己的班規里注明學生要是違反班規,會懲罰學生打掃教室或者清潔區的衛生;有的學校在檢查宿舍、清潔區、宿舍的衛生時,會減少班級的分數,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
四、有效實施學校勞動教育的途徑
(一)為學校勞動教育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學校勞動教育要落到實處,需要從不同方面為其創造條件。第一,教育觀念需要轉變。中職院校主要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掌握更多技能的優秀人才,并非培養一些頭腦發達、笨手笨腳的人才。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有責任感,對傳統教育觀念要敢于揚棄,多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要有使命感,提升教育效果;第二,中職院校要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學校勞動教育條件。有條件的中職學校可以配備專職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勞動課,經過培訓來提升自身教育指導能力。結合各大中職院校實際狀況,要建立勞動基地,并配備完善基本教學設施;第三,保障勞動課教學時間,把勞動課計入課程表中,或者每周舉辦勞動活動,并控制好勞動教學的時間與強度;第四,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中職學校要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勞動氛圍,在宣傳欄中設置專欄,加強勞動教育[3]。
(二)教師以身作則,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教學方法需要創新,教學手段要更加靈活,選擇適合的勞動鍛煉學生養成習慣。第一,教師要注意自己言行,以身作則,在勞動實踐課時也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參加實踐勞動。這時教師可以創設出一個有思想的、有內涵的、極具藝術性的勞動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第二,在教學中重視滲透勞動觀念,做到不歧視表現差的學生,不因為學生的表現來決定學生是否參與勞動,也不能用勞動懲罰犯錯的學生。第三,培養學生勞動興趣。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意義。比如,勞動可以從小事著手,像擦教室里的玻璃,可以小小競賽一下,看誰擦得又干凈明亮又快,比賽結束成績好的可以傳授擦玻璃的經驗。第四,組織多樣化勞動公益活動,如美化校園環境、綠化植樹活動等。
在課程實施中,可以融入大量鮮活生動的例子,樹立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改變命運、勞動推動進步和發展的典范,讓學生轉變觀念,在全社會積極倡導勞動光榮的正確風尚。各個不同學科的課程思政是很好的契機,可以從多角度弘揚勞動光榮的正氣,讓學生分清主流與支流,社會的主流依然是勞動者占大多數,社會的支流是少量的不勞而獲、投機倒把者,最終只有踏實勞動的人,才能擁有應有的幸福。
(三)教育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密切結合
中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勞動教育,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好習慣,并學會在勞動中體會到快樂。中職學校結合學校的現實狀況開放校本課程,內容主要有科技實踐活動、公益勞動活動等。勞動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勞動有親切感,開展的勞動活動不能夠太復雜,也不能太簡單,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才行。
一是通過紅色教育,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讓學生了解歷史,了解當年紅軍是如何吃苦耐勞、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斗爭并取得勝利的;二是通過國防教育、軍事訓練等活動,增長學生國防知識,特別是在每年的軍訓過程中,嚴格的隊列訓練、規范的內務整理、強制的紀律約束可以磨煉學生意志,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的良好習慣和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堅強品質;三是通過勞動衛生教育周活動,提高衛生標準,教育學生搞衛生的方式方法,教育學生要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教育學生自己動手去創造并享受優美舒適的環境;四是通過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走上大街,走進社區,為城市文明創建出力,為老幼弱勢群體出力,讓學生從情感上真正體會并認同勞動的必要性和勞動的價值。
(四)培養學生勞動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真諦就是自我教育,現實中職院校勞動教育中的勞動,經常被學生看成為義務勞動。勞動教育的開展需要緊抓中職教育這個關鍵時期,通過教育培養學生形成好的勞動能力。豐富勞動教學內容,勞動課的內容要能吸引住學生,要有趣,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言語要有感染力,有一定啟發,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想要參與勞動,能積極主動勞動,任務勞動是愉快的。勞作完成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會由衷感受到自己的能干,會自豪的。勞動活動猶如一項創造性活動。通過勞動學生會看到自己的優點,會提升學生自信心。在班級里可以成立勞動技能小組,小組間積極交流溝通,學會的學生教那些不會的學生,當學生教別人學習時,會油然而生自豪感,自信心也得到極大提升,學生通過教別人學習,會感知到自豪感,會覺得勞動很光榮[4]。
護理專業已經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專業之一。中職護理專業學生,既要求較高的理論知識,又要求熟練的操作技能,此外還需要掌握人際溝通的技巧。然而中職學生的年級較低,學習能力較差,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核心素質差。該專業的技能培訓課較少,而且師資的水平較低,教學資源設備不足。因此,中職學校應該選擇適合的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制訂合理的措施,以此支持和幫助中職護理教育學生更快地發展。
要強化職業水平教育。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學活動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的角度出發,因為此時學生具有了一定知識基礎與認知水平,他們的職業發展又有較大上升空間。所以,學校應該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并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造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專業能力。其次,發展多元化職業勞動教育。教師應該給學生開展職業規劃的講座,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引導,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有所了解,讓學生對當今社會對職業的要求以及認識到職業勞動素養的重要性。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增強教育的趣味性,使學生主動進行勞動素養教育,不斷提升教育的效果,不斷促進學生快速成長。
(五)以職業素養為標準,適應崗位需求,提升職業能力
首先,在工作中從事勞動。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大環境下,充分利用政策,在一定范圍內修改課程標準,即制訂個性化、特色化的教學大綱。開設廣大用人單位急需的思想政治、專業理論、業務技能課程,因用人單位而異、因班而異、因生而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同時,引入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勞動,在勞動中學習,真正實現不同行業和工種的仿真工作環境、零距離上崗。其實,在勞動中學會工作。學校在課程中融入勞動課程還不夠,還要制訂具體的考核評價標準,布置明確的勞動內容,規定詳細的勞動實踐時間,輔以專門的指導教師,發揮職業教育的強項——“在做中學”,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學得會、拿得起,并且根據不同行為和崗位制訂不同的標準,學生能達標,也就能上崗工作了,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六)掌握基本勞技,提升勞動教育
學校應教會學生掌握生活生存的基本勞動技能,注重日常養成,積極參與公益勞動,善于搞好個人衛生,能獨立張羅衣食住行,能主動幫助老婦幼,能沉著應對急難險重,且還要強化勞動教育評價,將勞動素養當作衡量每位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內容,重視評價結果,在評優、升學、就業當中可以應用到。同時,學校還應與家庭有效溝通,保持良好的家校關系,與家長信息共享,將學校教的勞動方法、勞動任務帶回家去,在父母的監護下反復溫習,并形成習慣,如是,勞動教育就能走上良性軌道。
結束語
勞動教育可以全面提升中職護理學生的職業水平,中職學校應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勞動教育教學質量,運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樣愛好,廣泛吸收新知識。中職學校的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應該不斷更新勞動教育教學方法,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致力于提高教育質量,培塑更多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孟素琴.關于中職生的勞動教育[J].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2):54-55.
[2]趙榮輝.異化與回歸:反思勞動教育的存在狀況[J].教育學術月刊,2012(11):11-14.
[3]簡世德.對當前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幾點認識[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0(4):73-75.
[4]王景勤.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C]//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2009.
作者簡介:劉芳(1984— ),女,漢族,廣西北海人,北海市衛生學校,講師,本科。
研究方向:勞動教育。
鄧秀秀(1987— ),女,漢族,廣西桂林人,北海市衛生學校,主管護師,本科。
研究方向:護理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專項課題,課題名稱:中等職業學校勞動教育與護理專業融合的途徑研究——以北海市衛生學校為例(2022ZJY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