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越嶼
摘要:新媒體時代,AI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許多企業提高營銷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新媒體運營中,常用的AI工具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聊天機器人、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系統、視頻生成和營銷自動化等。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分析用戶意圖和情感、優化短視頻、識別圖像和語音數據、自動化客服和互動交流、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和行為、推薦符合用戶興趣的內容,提高營銷效率和成本效益。選擇合適的AI工具,是新媒體營銷和運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ChatGPT是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自動化學習技術和仿真技術的智能聊天機器人,基于此平臺,出現了圖像生成、智能對話、劇本創作、分鏡頭腳本創作、圖片智能化處理等各類創作工具。在一些需要使用到大量人力、物力的畫面特效制作中,這些工具節約了大量時間,運用ChatGPT衍生的智能生成應用,在視頻創作、語音生成、智能剪輯、解說詞生成等創作步驟中,提高了短視頻產出效率,降低了創作所投入的人力成本,為當下短視頻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持續創作的原動力。因此,文章主要探究AI技術在當今新媒體短視頻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AI技術;新媒體;短視頻;傳播;ChatGPT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8-0-03
0 引言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來看,新媒體特指與當下的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技術和更加平民化、普遍性的設備作為支撐,利用網絡空間的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時間空間,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從其社會形態來看,新媒體是指一種媒介的融合和一種不設置門檻、全民參與創作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創作、傳播。不同新媒體在內容方面差異較大,憑借奪人眼球的基本策略所構建的短期內容資源并無任何現實意義與保存價值。此外,新媒體技術還可以對影視作品的內容進行細分,與個性化檢索有機結合,從而增強用戶黏性[1]。
“所謂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動機器化,讓機器具有完成某種復雜目標的能力,它實質上是對人腦組織結構與思維運行機制的模仿,是人類智能的物化。”[2]作為人類智能物化的人工智能,建立在現代信息論和計算機科學的理論基礎上,這種理論基礎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由香農、圖靈和馮·諾伊曼等人奠定的[3]。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應用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由約翰·麥卡錫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提出),自此傳統人工智能的黃金時期到來。這一時期“以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測試為標志”[4]。
1 ChatGPT的出現及應用
ChatGPT是OpenAI公司基于神經網絡元技術開發的一款智能聊天軟件。ChatGPT在原有一些聊天機器人的基礎上,增加了自我思考,在現有對話基礎上進行了拓展,使現有的許多應用可以在其基礎上優化,衍生出一大批AI技術的拓展應用,特別是在當下的新媒體中,視頻剪輯、資料收集、文案編輯等工作,都有ChatGPT的介入。
ChatGPT除了能與人聊天之外,還可以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讓不少人大呼自己有被人工智能搶走工作的危險,許多新聞工作者也有類似擔憂。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是繼用戶生產內容(UGC)、專業生產內容(PGC)之后的新型內容創作方式[5]。
原有的基于AI的人工智能對話軟件,并不具備自主學習和模擬人類大腦的能力,但是此次OpenAI公
司推出的ChatGPT,就有大規模替代人類勞動的潛質,特別是當下新媒體創作這種較為基礎性的、重復性較強的創作服務。
2 ChatGPT在新媒體短視頻中的應用
AI在新媒體創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創作思路和工具,從而提高創作效率和質量。AI在新媒體創作中的應用突出體現在內容生成方面,AI可以幫助創作者快速生成大量的內容,如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通過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AI可以模擬人類的創作和表達能力,生成高質量的內容,節省創作者的時間和精力。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帶貨短視頻或情節內容較為簡單的視頻,ChatGPT可以在1分鐘之內通過大數據算法和智能學習手段,對現有網絡爆款視頻進行數字化分析和模式化學習,并對其進行模仿,生成相應的文字腳本、解說詞等。在現有新媒體創作的體系下,可以減少編導的工作量,從原本由文案到編導再到攝影的工作流程,簡化為從AI到攝影師的工作流程,提高攝影師的工作效率。
在現有的一些電商平臺的創作中,ChatGPT基于自主化學習的特性,通過用戶端提供相應要求,對其要求進行分析,從而生成相應的模特圖。這種工作流程不僅節省了攝影師和模特的費用,還減少了燈光布置、后期修圖的時間成本。在服裝產品細節的展現上,ChatGPT所生成的圖片更勝一籌。雖然在基于ChatGPT的圖片生成系統出現之前也有基于PS軟件的自動合成,但無論是自動化程度,還是細節處理,以及人機互動的原理,都無法與ChatGPT相比。這種基于AI技術的圖片生成系統大大提升了新媒體創作者的創新能力和生產水平。
當下,還有大量基于ChatGPT的腳本生成工具和圖像生成工具,這類工具無論是自動化程度還是細節化能力,都屬于領先水平,并且在效率上遠超人類編劇。
2.1 ChatGPT用于新媒體數據分析
AI可以幫助創作者挖掘和分析大量的數據,包括用戶行為、社交媒體數據、搜索數據等,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和思路。通過分析數據,創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受眾的需求和興趣,從而創作出更受歡迎的內容。現有新媒體中使用較多的AI數據分析工具主要為蟬媽媽。
蟬媽媽主要是分析抖音商家端的直播數據、完播率以及用戶畫像。由于ChatGPT擁有自我學習和自我進步的能力,因此現有的抖音數據分析,通過輸入基礎數據和更加細化的數據,如用戶停留時長、鐵桿用戶群體畫像、用戶下單率以及客單價等,并通過ChatGPT的智能分析系統,就可以有效地優化服務流程。這種專業的數據分析服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儲備支持。這類基于ChatGPT的AI智能分析,給予了許多小微企業更多發展的可能。
2.2 ChatGPT替代運營生成短視頻創意
AI可以幫助創作者生成更多的創意和靈感。通過機器學習等技術,AI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和創意生成過程,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創作思路和靈感。通過抖音數據網站的數據分析、用戶群體分析等,分析現有的賬號,充當運營。這種基于大數據的AI腳本撰寫,通過ChatGPT制作相應主題的分鏡頭腳本,配合剪映的AI自動生成視頻,再使用剪映的文稿識別,智能生成旁白,一條30秒的短視頻只需要30秒左右就可以生成。視頻批量化制作可以降低視頻攝制成本。
2.3 ChatGPT作為制作工具的介入
AI可以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制作工具和軟件,如視頻制作軟件、音頻制作軟件、圖像處理軟件等。這些工具可以幫助創作者更快速、更高效地創作出高質量的內容。在現有較為流行的新媒體剪輯軟件剪映中,就有大量AI技術的應用,比如AI自動生成解說詞、自動人物摳像等技術。一些曾在AE、達芬奇軟件中要進行長時間操作的復雜步驟,如今在剪輯軟件剪映中,已經可以達到AI完全替代的程度。影像是新媒體藝術中的工具。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提出,某些類型的影片一直是具有控制力和權利的工具,這種權利是跨越時間和空間調動和操縱資源的能力。AI介入的創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媒體創作效率和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新媒體工作流程和創作手法,加快了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媒體創作節奏。
3 新媒體傳播中ChatGPT“出圈”的原因
自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誕生以來,經歷了多次重要的變革與演進。從Web1.0的靜態門戶網站時代,到Web2.0的社交媒體與互動時代,再到Web3.0的語義網與人工智能時代,互聯網已經從一個單純的信息傳輸平臺,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互動與創新網絡[6]。
在當下新媒體平臺的宣傳與推廣中,短視頻的創作受到創作者生產力的限制。《2022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抖音演藝類直播開播超3200萬場,演出場次同比上漲95%,諸多縣級戲曲劇團通過抖音被人們得知。同時,大量用戶通過抖音獲取知識。2022年,抖音高校直播共進行21 103場,同比增長46%,觀看用戶超9500萬人。
大量曾經不被關注的內容和不被關注的群體,如今都能得到關注。在當下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期,許多線下活動轉為線上進行,這種形式上的轉變,不僅是因為時代的變化,還是因為當下科技發展,許多原本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操作復雜的活動,在AI技術的加持下,已經可以突破人工限制。例如,羅永浩的“交個朋友”直播間,就采用了大量的AI技術,如直播時攝像機對人物主體的移動進行跟蹤。在AI技術的加持下,通過智能識別的方式,提升了直播質量,減少了直播時出現事故的可能性,降低了人工成本。當下,許多直播間使用AI機器人直播,在人流量較少的時間段,使用AI機器人接管直播,通過自我學習、自動化等方式,幫助顧客選品,降低人工成本。
ChatGPT在傳統人工智能的基礎上,增加了人工擬態學習。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既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通過和人類對話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軟件。ChatGPT 4.0能更準確地解決用戶問題,具有更廣泛的常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具創造性和合作性,在分析和解讀問題的同時,可以對當下提問者所處精神狀態、行為能力、個人認知、喜好進行分析,從而強化回答的個性化特征,更具有針對性[7]。
4 結語
AI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營銷效率,但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目標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應用場景,實現針對性的運用。AI對新媒體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在數字化時代,人們的信息獲取和交流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人們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頻率的不斷提高,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在這種背景下,自媒體和AI成為新媒體發展的重要方向。
第一,自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來創造和分享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人們可以發布文章、視頻、音頻、圖片等各種形式的內容,使信息傳播更加便捷。此外,隨著自媒體的普及,自媒體產業化已經開始。隨著廣告、內容付費等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從事自媒體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謀生的方式。這些創業者通過創造優質的內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受眾,也獲得了廣告收入、會員收入等多種收益。這一過程不僅鼓勵了更多人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還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第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新媒體發展。AI技術讓信息的獲取更加智能化與便捷化。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幫助內容生產者更快速有效地創建和處理大量的信息和內容,計算機視覺技術則可以讓圖片和視頻更好地呈現在觀眾眼前。AI的應用不僅使新媒體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大量數據的收集和挖掘為新媒體帶來了更多信息分析和商業應用的可能性。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和需求數據,AI可以輸出更精準的內容、提高內容推薦的個性化程度,從而將用戶引向更有價值的內容。
自媒體和AI的發展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方向。自媒體的普及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為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多自由與機會。AI技術在使內容呈現更加豐富的同時,提升了內容推薦和信息檢索的精準度和科技感。未來的新媒體既需要創意與熱愛,也要不斷探索自媒體和AI帶來的全新機會,促進行業可持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蕓.新媒體技術為影視傳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究[J].電視指南,2018(8):144.
[2] 劉建軍,郝立新,寇清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8.
[3] 盧克·多梅爾.人工智能[M].賽迪研究院專家組,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45.
[4] 李開復,王詠剛.人工智能[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17:45.
[5] 吾道南來.新技術應用于媒體,也是一把“雙刃劍”[J].青年記者,2023(6):126.
[6] 列夫·馬諾維奇.新媒體的語言[M].車琳,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20:144.
[7] 沈陽. ChatGPT.智能對話新篇章:ChatGPT的探索與未來[J].傳媒論壇,2023,6(6):3.
作者簡介:梁越嶼(1998—),男,江蘇揚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