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學中,通過構建智慧課堂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在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缺乏個性化教學、學生參與度低、教學資源有限、反饋延遲等問題及對策的基礎上,提出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構建基于“雨課堂”的初中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旨在為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進、其他學科的智慧課堂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雨課堂”;初中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作者簡介:胡茜(1982—),女,江蘇省鎮江市南徐中學。
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各種實用性APP的涌現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這種變革也催促著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強調形成新型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以提升教學效果。
智慧課堂是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高度融合的課堂,它為學生提供了愉快且自主的智能化學習環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和興趣進行學習,獲得更加個性化的體驗。同時,教師在智慧課堂中還能夠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提升學習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旨在為教學過程提供數據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支持,而且具備手機推送課件、幻燈片同步、課堂習題應答系統、彈幕式課堂討論、數據采集和分析等五大功能。在課前,學生可以進行碎片化自主學習,提交多媒體形式的作業;在課中,限時答題、發送彈幕和隨機點名等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監測系統記錄的學生在課內外學習行為的數據,實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教學從經驗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1]。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與對策
初中學生正處于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等正在不斷提高,他們通常對新事物和新知識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喜歡通過實踐和互動來學習。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缺乏個性化教學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基本采用一對多的授課方式,而且在傳統課堂中,部分教師往往只會按照統一的進度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無法給予每個學生個別的指導和支持,但由于不同學生在學習進度、興趣和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因此這樣的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之間在上述三個方面存在的差異具體如下。
在學習進度方面,對于所學內容,一些學生需要很多的時間來理解和內化,而另一些學生理解、掌握的速度較快。如果教師按照既定的進度進行授課,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而另一些學生感覺課堂比較無聊和浪費時間。
在興趣方面,不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往往有不同的興趣和偏好,如一些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而另一些學生對口語表達感興趣。如果教師只按照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將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在能力方面,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英語能力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一些學生英語水平較高,而另一些學生的英語學習仍處于初級階段。如果教師只按照一種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那么所教學的內容對于那些已經掌握基本知識的學生來說可能過于簡單,而對于那些較少接觸英語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可能又過于困難。
可見,缺乏個性化教學這一問題的存在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感到低落或失望。對此,教師應用“雨課堂”,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智能化的學習輔助功能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可以有效地應對這一問題。“雨課堂”能夠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路徑和內容,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學生參與度低
學生參與度低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在部分教師構建的課堂中,學生往往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互動的機會。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對此,教師可以應用“雨課堂”,通過手機推送課件、幻燈片同步等功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借助“雨課堂”自主進行移動學習,通過課件和相關音頻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同時,利用“雨課堂”的課堂習題應答系統和彈幕式課堂討論等功能,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的互動和合作。
(三)教學資源有限
當前,有的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多樣化和豐富的學習資源。這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英語知識。如果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僅依賴于傳統的教科書和教師的口頭講解,將會出現以下弊端。
首先,傳統的教科書內容有限,往往只會介紹基礎知識,提供簡單的練習題,而且內容更新速度相對較慢,無法及時反映最新的語言和文化方面的變化。這不利于實現學生有效學習,還容易使學生與時代脫節。
其次,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由于教學資源有限,部分教師很難提供豐富的實例或案例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對此,“雨課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課件、習題和作業,滿足了不同學習階段和難度的要求。同時,利用“雨課堂”的推送和同步功能,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雨課堂”支持多種作業提交和課堂討論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文字、圖片或語音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實時交流和互動。這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還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
(四)反饋延遲
反饋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有的學生面臨著反饋延遲的問題。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反饋延遲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時間受到限制和學生人數多。面對眾多學生,教師難以預留足夠的時間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反饋。而且即使教師在課堂上糾正了學生的錯誤,學生也可能無法快速地理解教師反饋的內容,甚至在課后或在考試時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
反饋延遲除了會導致學生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錯過糾正錯誤和進一步學習的機會,還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上的錯誤越來越多。換句話說,學生如果在課堂上犯了一些錯誤又沒有及時糾正,那么就可能在后續學習中反復出現這些錯誤。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用“雨課堂”是一種可行的方案。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利用即時提醒消息功能和在線評估系統,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無論是在課前、課中還是在課后,學生都可以了解、得到教師對自己學習成果的評價和指導。這種及時的反饋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和糾正錯誤,促進他們的進一步學習和提升。
此外,“雨課堂”還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平臺隨時查找資源和習題,根據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的自動評估和反饋,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并根據反饋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進。這種個性化的學習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二、基于“雨課堂”的初中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開展智慧課堂教學需要創建能夠展示師生智慧的教學環境和融合多種技術手段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教學并不是完全摒棄傳統的實體課堂教學方式,而是將高質量的教學資源與實體課堂相結合,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無縫地連接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教學過程。應用“雨課堂”則能夠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與PowerPoint、微信相結合,在課外預習、復習和課堂學習之間建立緊密聯系,確保課堂互動持續進行。
(一)課前
1.教師端
教師第一步要做的事是進行學情分析,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習慣和個性化需求,以便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和策略,設計恰當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確定教學目標和策略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準備相應的“雨課件”(包括教學內容、練習題和聽力材料等),以此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教師還需要將預習資料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在學生預習完之后,教師需要通過檢查預習情況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對教學方案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在預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2.學生端
學生在微信上接收到預習任務后,可以在“雨課堂”平臺上通過閱讀和標記重點、難點等方式對預習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學生可以將重點、難點和不理解的部分進行記錄,以便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為更深入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如果在預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通過留言功能向教師提問。這為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可見,在利用“雨課堂”做初中英語課前準備時,教師可以通過學情分析制訂教學目標和策略,準備“雨課件”和推送預習資料,并與學生進行互動答疑;而學生則可以接收預習任務,對內容進行標記,對疑點進行留言并完成自測習題。這樣的課前準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課堂互動和合作學習的開展。
(二)課中
1.教師端
教師需要根據“雨課堂”平臺提供的學生預習情況確定重難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這意味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和需求來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習題,要求學生限時完成作答,以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在必要時調整教學節奏;并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他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在結束知識點講解后,教師可以發布隨堂測驗,通過這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補充講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在課程結束前,教師可以總結課程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需要及時解答學生反饋的疑問,對學生提交的答案進行點評和指導。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啟彈幕功能,查看學生的投稿,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獎勵,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促進學生的互動和交流。
2.學生端
學生可以通過掃碼簽到進入“雨課堂”平臺,查看教師準備的課件,并在課件中做標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學生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隨時點擊“不懂”按鍵,將疑問反饋給教師。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也可以實時提交答案。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彈幕與教師進行互動,分享自己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看法等 [2]。
可見,基于“雨課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學習具有互動性、個性化的特點,需要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雨課堂”的功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課后
1.教師端
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布置課后習題,從而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通過在“雨課堂”平臺上進行評閱,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反饋。教師可以查看學生的留言,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幫助他們解決,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后指導。教師也可以利用“雨課堂”提供的資源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為學生提供深入理解知識的機會[3]。教師還可以通過“雨課堂”平臺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統計數據的分析,對教學進行反思和改進。同時,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績,教師可以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2.學生端
學生可以方便地查看自己的學習日志,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成績。這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學生也可以通過“雨課堂”復習課件內容,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做課后習題時,可以通過留言功能隨時向教師提問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并應用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可見,基于“雨課堂”的課后輔導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師生互動、合作,實現教學全過程的有效管理和優化,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更多便利。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雨課堂”的初中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教育研究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對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產生了積極影響。筆者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基于“雨課堂”的智慧課堂將會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丹丹.運用雨課堂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課堂參與度的行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
(13):110-112.
[2]李覃,葉路,毛立群,等.基于BOPPPS模式的“傳染病學”雨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2(22):137-140.
[3]朱代瓊.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校園英語,2023(1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