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群
南京審計大學,江蘇 南京 211815
人才培養和課程設計關乎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但是高校課程的建設存在不少難點需要去突破。首先,如何將高校專業知識和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的“立德樹人”的理念相融合。其次,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要通過教師這一關鍵主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這對課程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類課程具有較強的交叉學科特性,綜合了房地產相關的工程、經濟、金融、管理、法律等學科知識。交叉學科內涵的“知識融合”理念與“全課程育人”理念是一致的。[1]高校要培養擁有專業素養強,同時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綜合素質人才。在加強房地產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課程建設之前,首先需要深刻領悟課程的內涵宗旨及意義。在此基礎上,結合每門專業課程的特點融入大數據,發揮兩者協同效應。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同年4 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指出,啟動“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支持教師治理、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精準扶貧的新路徑,推動教師更新觀念、重塑角色、提升素養、增強能力。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 年)》規定,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能力建設行動和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可是在現實中,面臨著大數據時代中海量信息和新的獲取知識的工具,一些老師茫然失措,對海量信息的接收能力和處理能力較為薄弱,無法應對新挑戰,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要求。
基于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和我國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有必要進一步建設高校專業課程。
高校房地產經濟管理類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授課模式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是講授法,教與學缺乏互動,會導致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課堂效果較差[2]。
(二)課程內容實踐性差。經濟生活的各方面幾乎都與房地產打交道,房地產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可能有買房賣房的經歷,但是可能缺少房地產市場其他環節的經驗和知識。
(三)當前的專業人才培養過分注重專業教育。除了專業知識的教育外,還需要實踐能力的培養。房地產教育應當遵循拓寬專業口徑原則,旨在培養懂得工程、經濟、金融和了解房地產市場相關法律的復合型人才,即培養“術業有專攻”的同時,兼具適應面廣、實效性好、發展性強等特點。專業課程借助立德樹人,才能將專業知識挖掘學生深層次學習潛能,才能助力課程教學達成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遞等目標,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四)考核方式單一。考核方式主要以課堂參與、平時作業成績、期中考試和期末閉卷考試的形式。在這樣的考核模式下,大學生可能會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完成一學期的課程,但是真正的課堂參與度、與教師的互動實效性和實操能力的培養可能不佳。
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在高校經濟管理類課程中融入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的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課題。已有不少學者對房地產相關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3-9]本文在前人基礎上進行一些探討,給出一些建議和意見。
首先,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應當堅守“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做好房地產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課程建設之前,首先要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培養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其次,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對為培養學生所設立課程產生了沖擊,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應用機遇。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并創新課程形式。然而現實中,全國高等教育的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單調、互動性欠缺的現象,影響高等教學的整體品質。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借助電腦、平板、手機等工具,無論是主動搜集或者通過平臺的算法被推送訊息,大學生常常接收到許多龐雜的信息。網上的數據來源廣泛,加之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不良信息的認識和判斷力較為薄弱,易造成與課程的目標相違背的情況。學生可能對網上信息的接受度遠遠高于對課堂的內容的接受度,不利于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人才。
再次,房地產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直接推動經濟的增長。同時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目前房地產市場相關的政策包括以下特征:房住不炒、租購并舉、區域發展、農村住房等。2016 年以來,我們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彰顯了政策的穩定性并且有利于穩定人民群眾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同時也意味著“房住不炒”將成為我國長期堅持的房地產行業定位,接下來房地產發展的落腳點將更多地聚焦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大數據時代,結合房地產市場的數據分析人民的購房意向和需求,評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策實施效果,能使房地產經濟管理類課程更加生動和具有現實意義。
根據2021 年7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同時,文件規定,加強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金融支持。運用大數據分析所在城市或者其他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數量,結合需求和供給分析租賃市場能夠使房地產經濟管理類課程更加接地氣。結合實際數據和金融學知識分析,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的長期貸款和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投放的金融債券的效果,有利于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住房保障體系。
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也涉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特點。房地產市場具有鮮明的地區性,東中部地區各有自己的市場特色。房地產市場已經并且也將持續分化。未來人口規模突出、人口吸引力強的地區,房地產市場有較好的拓展空間。因此,要結合數據讓學生了解這些內容,或讓學生調研各區域國土空間的體系和房地產市場的不同發展,以及可能的政策建議。
最后,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還涉及農村的土地和房子。盡管過去房地產聚焦于城市區域,但是現在提出了農村宅基地流轉。因此,在房地產經濟管理類課程中結合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村宅基地流轉。
善用國際著名商學院例如沃頓商學院的教學模式,采用研討會的形式創造頭腦風暴的機會,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例如新冠疫情結束后,先是國內外大城市房價呈現上升趨勢,其次是房地產市場的冷清,探討其原因。討論金融市場的過度證券化對次貸危機有何影響。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和探討我們國家住房不炒和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學生自己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或者結合實際例子講解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具體措施,完成大數據時代專業教學的目標。
教學以中國房地產市場為主,結合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國情,同時開拓視野。在這些年的教學中,作者認真閱讀很多知名經濟學家的著作,將這些著作里面與房地產相關的例子引入課堂。例如,北京大學周黎安教授《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和復旦大學蘭小歡教授所著《置身事內》中,關于地方政府和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關系,哈佛大學格萊澤教授的《城市的勝利》、上海交通大學陸銘教授的《大國大城》和《向心城市》中關于城市房地產的特點和發展。此外,作者在課堂中講述了二孩、三孩政策對于房地產的影響,中國推進住房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文件,中國的住房保障體系、以房養老、國家統計局和其他國家的房價指數的構建、我國房貸利率的轉化、市場基準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等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利用豐富的教學方式,運用線上和線下方式將“立德樹人”融入房地產課程,增加房地產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可以充分借助“學習強國”平臺、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權威媒體,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微信群、課程QQ 群等溝通平臺,引導學生自學,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和引導,在課后自主探索,打破專業教學的時空界限。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作者加入了房地產市場相關的、2008 年美國住房次貸危機等影像資料。多渠道的方式讓學生獲取更多知識。運用微信、QQ 等平臺,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房地產領域案例數量很多。例如,人民群眾的購房、繳納稅金、與中介打交道的案例;恒大等開發商債務問題、爛尾樓問題等負面案例;還有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的正面案例。這些案例在社會上討論熱度較高,民眾也較為關切。既有文字、圖片等材料,也有大量視頻影音資源,可以在課程相應環節引入,并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Stata 軟件、Python、R 語言是經濟管理類研究中常用的軟件。首先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軟件的使用,然后教會學生基本的軟件使用技能,這將有利于學生去更科學地分析問題。
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Stata,結合貝殼網站南京市房地產市場的交易數據,運用真實的數據構建課程中講解的房價指數的構建。雖然課堂的實踐是構建房價指數,但是學會了軟件,還可以分析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等其他研究。
此外,鼓勵學生有時間學習Python 語言,這一語言在生活和學習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學會了Python,學生可以在網上更快地批量下載數據,在大數據時代及時獲取更多知識和更科學分析數據。
作者在課堂上加入了一項新的考核方式。讓學生自己思考房地產相關的題目,去搜集數據,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然后把所做的研究在全班進行演講報告,教師和同班其他同學進行打分。學生的實踐能力超過教師的預期。有的學生研究污染對房價的影響,有的學生利用問卷星搜集大量數據,研究年輕人的購房意愿等等有趣的問題。這種考核方式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房地產領域的理解,擴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有了自己的洞見。
近些年,各高校都在培養復合型人才,在通才和專才的培養上找到平衡點。很多著名高校例如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實施“通才教育、按類教學”。前兩年打好專業基礎,后兩年才分流培養。
由于房地產涉及經濟領域的很多方面,包括土地一級開發、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樓宇的租賃與銷售、項目投資與并購、金融、合同糾紛等等。除了經濟管理類課程,了解其他工程類、法律類課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房地產經濟管理類課程。例如,可以在課程中加入一些其他專業的知識,引導學生課后憑興趣去了解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房地產估價、房地產法律與政策、Python 語言、R 語言、Stata 等課程。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大數據時代學生的專業素養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