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顏
摘 要:現階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情境創設是一個常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課堂教學更有利于發散思維,使學習氛圍變得更富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引領課堂的深度學習。基于此,文章闡述了問題情境相關知識,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問題情境創設原則與重要性,并就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問題情境,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旨在推動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
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問題情境
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與新課改的要求,都凸顯出實踐化學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可以引導其有效運用所學知識。由此可見,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應將教學和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讓學生在與生活最接近的一種情境中學習知識,可以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一、問題情境概述
(一)問題情境概述
問題情境主要指由個體創設出的問題,并且還涉及相關學習經驗的一種體系,通過個體在外在問題與內在經驗上出現的矛盾,使得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有效激發,并產生相應的學習動力。
(二)問題情境類型
1.問題發現式情境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高中化學教師可以發現,如果學生具備創造能力或者實踐精神,他們通常擁有比較強烈的問題意識,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這類學生通常更喜歡投身到課程教學之中,對于學習化學知識有著更加濃厚的興趣。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其在學習化學知識,掌握化學所需基本技能過程中,學生在發現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在學習上存在著一定差異性。而高中化學教師要縮小這些差異,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則應依托問題發現式情境,進一步豐富情境創設的方式與方法,以發現和提問為主導,以解決問題為輔助[1]。
2.單向誘導式情境
高中化學教師在采用此種問題情境時,主要讓學生通過習題學習化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活動中得到廣泛運用,相對于其他問題情境而言比較低級。然而,單向誘導式情境具有其他問題情境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其給出的探索答案具有比較準確的特點,在整個過程之中,教師主要起到引誘和指引的作用,以此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使其能夠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掌握所需基本技能,并能夠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效運用所學知識。但是,就某種程度而言,單向誘導式情境的創設方法未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學生創造精神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原則
1.目的性原則
創設問題情境的基本原則就是幫助學生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這也是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意義。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從學生的實際特點與需求出發,制訂出相應的計劃,對學生開始情境創設的時間與結束的時間做出相應計劃,讓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此外,高中化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還應把握好問題數量,要保證學生可以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實現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目的。
2.啟發誘導原則
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換言之,要想有效運用此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則需要保證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其中,以此來獲得此種教學方法的預期效果,而啟發誘導原則在調動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圍繞相關問題展開思考,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有效提升教學效果[2]。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
高中化學教學中之所以運用問題情境創設方法,主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在應用此種教學方法時,應確保與實際的問題有效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還能夠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形成深刻認識,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透徹。此外,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學生還可以對于自身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反思,提升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一)強化學生的關鍵知識的學習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其在學習化學知識過程中,只有具備了各種學習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然而,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學生將會積極參與到問題情境相關知識的探索過程之中,并且在整個過程之中還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維發散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最終實現培養和發展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目標。
(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普遍更重視講解教材知識內容,這樣做雖然能夠加快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感,并且也無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缺乏興趣,甚至還會產生厭煩的情緒。而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使其可以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并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價值與快樂,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3]。
(三)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觀念和思想,培養學生創新的科學態度
從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情況來看,課堂教學所采用的仍是單一化、機械化知識授課、習題練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化學的學科思想。而依托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在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以此形成“情境—問題”學習鏈,增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化學知識、化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達到提高敢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三、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在新課改背景下,問題情境創設方法雖然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師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與技巧,導致在應用此種教學方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未重視與學生日常生活有效結合。眾所周知,高中學生面臨著比較繁重的課業負擔,他們與社會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思維能力也不夠強,一些教師并未認識到這一點,在構建問題情境過程中,常常出現設計的問題情境過于簡單或者過難的現象,這就會導致學生常常陷入不用思考或者無法思考的困境之中,自然也就無法將問題情境輔助學生學習以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展現出來;2.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缺乏邏輯性與條理性的問題。換言之,所創設出來的問題情境層次不夠鮮明,導致學生無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學習化學知識,并對學生的最終學習效率與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四、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優化路徑
(一)做好導入設計相關工作
高中化學教師在應用問題情境創設法時,應明確問題情境設計目的,要深刻認識到其是依托情境實現課堂導入的基礎。只有以教學目標為基礎構建問題情境,才可以促使學生在情境之中高效完成所布置的相關任務,使得學生能夠無限接近學習目標。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應全面把握教材內容,并以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為基礎進行情境設計,這樣才能確保設計出來的學習情境與問題能夠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并且可以凸顯教材重點內容。此外,在創設相應問題情境時,高中化學教師首先還應明確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導入相關知識內容,確保所制訂的問題和學生的認知相平衡,找出基準點,使得學生在不斷探索過程中增長見識。
例如,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化學知識,教師在針對這些學生設計問題情境時,應從其實際學習特點與好奇心出發,設計出一些基礎性的化學問題。以“原電池”相關內容教學為例,教師通過設計此類問題,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化學起點的準確定位,通過介紹使用原理與相關重金屬的維護與防護而開展,這些問題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教師通過這種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逐漸形成化學基礎即實現設計目的,并且“基礎化學現象”與教師和學生日常生活相符合。由此可見,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只有確保問題設計難度循序漸進,才可以引導學生逐漸走入化學生活之中,使其形成鉆研化學的意識[4]。
(二)依托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化學課程之中,有關實驗的理論知識占據著很大一部分,然而真實性的化學實驗則可以引導學生從書本之中學到的知識開展實際的驗證,這就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實驗有關的知識,同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將得到提升。因此,對于高中化學教師來說,其在講解與實驗相關理論知識時,應圍繞教材內容設計各種實驗,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用具。在此種情形下,學生會產生一定新鮮感,并且充分激發其學習化學知識的欲望,使其對課堂教學產生濃厚興趣。
例如,以“依托過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來點燃棉花”這個實驗為例,首先讓知道學生應注意的相關要求,然后再請學生針對實驗進行認真觀察,使得學生能夠提出和教材中知識有關的問題。教師可以創設出這樣的情境: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可以滅火,而今天我們主要依托兩種物質來點火。即做一個口含玻璃管對包裹了過氧化鈉的棉花吹氣、棉花燃燒實驗。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驗結果向學生提出問題:“可燃物的燃燒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過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說明了什么樣的問題?”當學生給出相關答案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實驗原理,并將課本中的知識引進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生活經驗設計問題
高中化學教材之中涉及的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并可以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生活設計問題,強化學生的認同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
例如,以學習“鐵和鐵的化合物”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化學情境,即將蘋果除去外皮后,將其放置一段時間之后,蘋果的顏色將會發生變化,導致這類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此類現象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然而學生卻無法準確、全面地闡述現象發生的原因。對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導入Fe2+與Fe3+相關知識。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既可以明確蘋果顏色發生變化的原因,又可以學習到相關化學知識,使得課本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欲望,有效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5]。
(四)通過奇聞趣事設計問題
化學這門學科充滿了趣味性,縱觀它的整個發展史更會發現很多新奇、有趣、驚險的故事,這些故事對于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依托這些生活中真實性的案例使得學生明確所學的化學知識內容,并且還應圍繞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以此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到探究化學實驗之中。
例如,以學習“氯氣”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自己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出相應的問題情境,并且將和實驗有關新聞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之中,以此激發學生對“氯氣”相關實驗產生好奇心。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下面這個報道:“四川省一位初中學生死于氯氣中毒。這個初中生將潔廁劑、洗滌劑以及浴液等用品混合到一起,而這些混合洗滌用品之間產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導致有毒的氯氣出現,致使這個初中學生死亡。”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這個真實的新聞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提出“為什么氯氣會讓人死亡?”“這幾種用品混合在一起之后為什么會產生氯氣?”等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以此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化學教學活動而言,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化學教學得到優化與創新。在此種教學方式引導下,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好奇心與興趣將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并且可以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對于提升學生化學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實驗、生活經驗以及奇聞趣事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化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兆鋒.高中化學問題情境有效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23(11):46-48.
[2]謝戰春.淺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考試周刊,2023(03):122-125.
[3]王亞森.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分析[J].高考,2023(02):66-68.
[4]孫燕飛.真實問題情境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2(35):48-50.
[5]華國春.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