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作明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生活面臨著巨大變化,教育教學更加強調精準性與科學性。而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是不同的,他們在不同學科中也表現出不同的綜合能力,由此,在信息化時代,分層教學就顯得格外重要。化學是高中階段的核心學科,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有著關鍵作用。因此,化學課堂要結合分層教學全面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文章以分層教學為對象,探討了信息技術下高中化學分層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化學;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7-0155-03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社會生活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由此,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化學是高中階段的核心學科,融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一體,與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高中化學教學也應與時俱進,緊密圍繞信息化資源開展。依據這樣的信息化背景,在課程改革進程中,高中化學教師應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探索符合學生長遠發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變化,掌握改造社會的能力。
1.高中化學分層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指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和潛力,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水平相近的群體,并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策略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符合自己能力發展的范圍內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從其內涵上來看,分層教學避免了傳統一刀切的形式,讓學生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而高中化學是注重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學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具備相同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開展分層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分層教學是最貼合學生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尊重所有層級的學生,使課堂不落下每個學生,學生在分層方式下都能獲得相應發展,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邁進,由此,就能幫助學生重拾學習信心,構建健康的身心水平。
其次,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堂學習是重要的積累過程,而積累是逐步、由淺入深的,如果忽視學生的能力差異,一刀切地教學,很容易使發展慢的學生跟不上,發展快的學生不夠學,整體上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分層模式下,學生都在符合自己的層級中緩慢積累和發展,整體穩步進步,使課堂整體效果有效提升。
最后,有利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注重理論,也強調實踐,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與學都是動態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穩步夯實,而實踐能力又能通過實驗操作逐步發展,不僅學科能力能有效發展,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也能大大提高,在完成本層學習任務基礎上,他們還會看到其他層級的要求,繼而全面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2.信息技術下高中化學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1)合理劃分學生層級,夯實分層基礎
化學學科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以及科學創新力,這些能力是學習化學學科所要掌握的關鍵能力。對高中生來說,他們在初中已經接觸過化學知識,有了一定的實驗基礎,但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能力是不同的,在初中結束時他們的化學能力各有差異,如果教師統一進行教學,就很難全面推動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細致化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析,并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級,記錄每個層級學生的綜合數據,以便于后續分層教學的開展。
教師在分層時可以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能力劃分,如依據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實驗操作水平以及實驗中表現出的科學創新力分層,三項能力都較好的學生可以劃分為第一層次,三項能力中有兩項較好的學生劃分為第二層次,只有一項較好或都有所欠缺的學生劃分為第三層次,然后依據信息技術為學生建立分層檔案,記錄學生課堂的每個環節,動態分析學生的能力數據并進行整合,依據數據化信息和日常能力表現確定每個人的層次歸屬。以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冊“化學鍵”教學為例,該課引導學生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等概念,使學生及時掌握相關概念的本質,并學會分析離子化合物、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及結構特性。這屬于化學基礎知識,但也涉及學生對化學的立體思維建構,教師在分層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及時記錄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反饋的速度、質量等信息,還可以搜集學生探究過程中的表現,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分層,分別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由此就能讓學生逐步深入與發展,提升學習效果。
(2)創設分層體驗情境,促進逐層理解
化學學科理論性強,涉及很多化學原理與化學現象,學生在學習時往往需要結合現象分析原理,或者依據原理解釋現象。這樣的學習要求下,學生必須對化學知識有足夠深入的理解,能靈活地把握所有的化學知識。但鑒于化學知識的微觀性和抽象性,教師不能直白地講解,因此,教師可以依據教學情境,以分層的方式呈現不同的情境任務,使學生能直觀地體驗化學原理,感受化學現象,在情境中依據層次化的目標開展觀察、思考,這樣就能幫助他們逐級進步,能力穩步發展。
以高一必修第一冊“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為例,氧化還原反應是化學領域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內涵,能靈活地判斷相關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并能應用氧化還原反應來解決化學問題。對學生來說,這種微觀的反應不易觀察、不易理解,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很困惑。此時,教師可以創設分層體驗情境,用不同的情境問題滿足每個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完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后,提出問題:①這個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嗎?為什么?②你們能看出這個反應中每個元素的作用嗎?③你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與這個反應是相同種類嗎?這三個問題分別針對第三層次、第二層次和第一層次,第三層次的學生基礎較弱,圍繞情境回想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內涵,并仔細思考其原因,第二層次的學生能力相對較好,可以進一步看透反應的本質,第一層次學生創新力強,可以舉一反三,從生活中找到反應的“原型”。通過這種分層的情境,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思考,有著力點和學習空間,因此能逐步推動學生能力的發展。
(3)組織分層實驗探究,優化探索能力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化學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實驗教學中,學生往往能獲得科學的啟發,提升科學探索能力,使化學知識從理論轉向實踐。化學實驗能力的發展對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層教學目標下,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不同目標的實驗探究活動,結合信息技術,營造更加充實的實驗環境,讓學生在自主開放的環境中,開展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實驗探索,幫助他們有效鍛煉觀察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從整體上優化學生的科學探索技能。
以高一必修第一冊“鈉及其化合物”教學為例,該課主要引導學生了解鈉的性質,并組織他們通過實驗探究鈉及其化合物的特點,了解鈉在生活中的應用。鈉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其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的化合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如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等,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真實地操作探究鈉性質的實驗,讓他們在實踐中深入了解。但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實驗細致,有的學生實驗操作較弱,此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分層式的實驗,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開展難度不同的實驗活動,以滿足他們學習的需要。例如,第三層次的學生可以直接操作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依據溶液的變色現象分析出鈉的特點;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增加鈉的化合物的實驗,如碳酸氫鈉的分解實驗等,讓學生深入了解鈉與化合物之間的轉化;第一層次的學生可以從鈉的特點著手,動手操作保存鈉的方法以及侯氏制堿法的再現等,以滿足學生的挑戰性需求。在不同的實驗層次下,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進一步鍛煉實驗能力,提升理論水平,從根本上促進科學探索能力的發展。
(4)設計分層化學作業,推動個性發展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能全面補充課堂環節,有效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對高中生來說,他們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除了在課堂上高效學習外,還需要課后作業的有效補充,才能使他們完善學科能力。但課后作業并不能一刀切安排,這樣難以體現學生的能力差異,更不能起到補充和推動的作用。因此,在分層教學下,教師可以設計分層式的作業內容,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針對性的鍛煉和提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因人而異”的作業引導,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以高一必修第二冊“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教學為例,本課從環境保護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正視環境問題,理解綠色化學的意義。“綠色化學”不是理論上的認知,而是行為上的落實,學生不僅要學習化學、運用化學,還要考慮化學對環境的影響,從優化、保護環境的角度應用化學知識。這節課看似是理論性的課程,卻綜合考驗了學生對化學反應、化學原理以及科學態度的認知,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分層化學作業,讓學生在作業中夯實綠色理念,提升化學技能。比如,安排第三層次的學生通過調研走訪,了解環境問題,并依據調研結果,從生活出發梳理綠色化學的概念;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活動或行為能夠改善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第一層次的學生則依據調研結果,提出具體的環保措施,從化學角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方法,還可以將具體的反應和操作過程列舉出來。在作業的同時,學生可以依據信息化的方式呈現。這樣的分層作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揮,每個層次都能在生活調查中深化環境保護意識,緊抓化學與生活的關聯,拓寬思路,實現個性發展。
(5)逐級分層實施評價,發展整體水平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迥異的學習能力,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評價方式,很容易使學生失去信心,教師也難以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能全面激活學生的學習潛力。因此,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重視評價的分層實施,依據不同層級的學習目標,實施合理、恰當的分層評價活動,讓學生在激勵與肯定中重拾學習自信,有效發現自身的優點,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自己的層級中更好地發展,這樣班級整體學習能力和水平就能有所提高,全面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以高一必修第二冊“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為例,該課以自然資源為主題,引導學生了解金屬冶煉的方法,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在影響著自然,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資源開發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資源開發利用的反應探究,讓學生系統化地了解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化學反應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教師還要實施分層評價,關注每個層次學生探究時的表現,如基礎知識、實驗能力等是否有進步,學生的思維是否靈活、敏捷等。每個層級的學生運用不同的評價指標,這樣就會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獲得有效發展,他們能經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某一目標,這樣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使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提升整體學習水平。
3.結語
時代在變,教育也在變,只有緊跟時代潮流和社會變化,才能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且能有效改造生活、發展生活的新時代人才。在當前信息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應圍繞信息技術開展,教師要靈活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收集、分析學生的綜合能力數據,合理劃分學生層級,打好分層教學的基礎,讓分層更加科學化、可視化;借助信息技術創設不同體驗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入理解化學知識;依據信息技術充實實驗教學過程,滿足學生對各類實驗的學習和操作需求,促使他們的探索能力有效發展;借助信息技術設計分層作業,讓學生能及時收到作業反饋、及時改正與完善,以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后,在信息化支持下有效地實施分層評價,使學生更全面認識自己的學習過程和能力,動態地調整層級目標和內容,整體性地監測學生的學習變化,這樣就能促進課堂整體效果的提升,有效地實現學生化學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史海霞.淺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分層式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2022(02).
[2]馬昕.分層教學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06).
[3]張清華.關于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2(19).
[4]李愛勤.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