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卿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推進與改革,素質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鍛煉體魄,而且還應當注重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堂的吸引力。通過復雜運動情境的創設,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提升運動興趣。本文闡述了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對學生的重要性以及復雜運動情境創設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復雜運動情境;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7-0246-03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還是處于發展過程,因此,小學生并沒有很強的事物認知能力,對自我沒有明確的認識,但是這一階段應該是學生開始培養興趣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激起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終生運動的意識,以鍛煉學生的體魄以及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為目標,同時注重教學知識的傳授,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而復雜運動情境則能夠使小學體育教學更有趣味性,通過對情境的創設,可以使每一名學生都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1.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
在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提高教學效率、激起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興趣、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等,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動起來。由于學生需要學習多個科目的知識,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學生的身體普遍較弱,再加之被家長保護得比較好,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孩子都很少在室外玩耍,這也導致學生出現了缺乏鍛煉的情況。第一,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應當讓其多參與到運動中。在體育課中,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行統一的運動與訓練,幫助學生培養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落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目標。第二,通過體育鍛煉能夠釋放學生學習的疲憊感。不少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對各科的知識并不怎么了解,因此學習過程中需要記憶與背誦的知識點很多,長時間的學習將會導致學生出現身心疲憊的情況。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適當放松,釋放自己的疲憊感,通過呼吸新鮮的空氣來清醒頭腦,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第三,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在體育課堂中經常會有一些體育測試,包括跳遠以及長跑等,這些測試不僅可以讓學生互相競爭,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學會互相合作,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以長跑來說,學生需要在跑步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體能有所認識,不僅不能貿然提速,而且也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腳下,通過長跑磨煉學生的耐心,達到幫助學生鍛煉意志力的目的。這種運動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運動中,對于學生意志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2.目前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部分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鍛煉積極性不足,這是目前開展小學體育教學遇到的主要問題。小學生運動積極性不足的時候,很難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完全激發出來,這樣對于小學生的能力提升與進步也不會構成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一個需要加以反思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解決小學生的心態問題,重視小學體育課程存在的意義,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運動心態,并且利用體育課程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品質。小學生需要對體育運動進行更加全面的理解與認識,真正學會如何運動,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不斷鍛煉自身的體魄,落實意志品質方面的訓練。
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復雜運動情境創設的策略
由于小學階段正是幫助學生培養運動興趣的階段,而且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也需要靠教師在這個階段的努力,小學正是學生認識體育、理解體育的黃金階段。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求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多種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以及好奇心,讓每名學生都成為體育活動的主人。
(1)通過猜謎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導入方式應當更加鮮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教育方式,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使體育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好。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刺激,喜愛猜謎語,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樣的心理因素,將謎語導入課程中,這樣便能夠使體驗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也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學生也能夠更加開心愉快且自然地走入新課程中,最終落實寓教于樂的目的。
例如,當在教學有關“前翻滾”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猜謎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謎語為:兩手撐墊,抬臀低頭,兩腳蹬地,滾翻團身,抱腿屈膝,迅速起來,請問這是什么動作?這時學生便活躍了起來,有些學生則轉動腦筋開始思考,有些學生則嘗試起了動作,經過幾分鐘的思考,學生很快便猜出這是翻滾動作。此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對低頭、團身、提臀、蹬腿以及翻滾的動作進行練習,這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平衡能力,使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提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采用猜謎語的形式能夠真正激發他們的練習興趣,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跟隨教師進行練習,學生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動作的要領,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愉悅。
(2)創設更加歡快的教育情境
開展探究式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通過教學場地以及體育器材來幫助學生培養動手的能力,通過這些方面的輔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和運動技能,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堅持運動、終身運動的意識,把運動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體育課前,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學生喜歡的方式去開展課前熱身運動,引入一些趣味性、競技性較強的游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再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
例如,在開展立定跳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教學器材的擺放,將這些器材擺放成動物的模型或者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通過擺放器材可以達到引發學生好奇心的效果,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動物,去森林中參加聚會,讓學生雙手搭肩,雙腳跳地走進森林。接著教師再進行問題的創設:在森林中的動物為什么能跳得那么遠?跑得那么快?立定跳遠是什么原理?為什么能跳得那么遠呢?當提出了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合作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并且實現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
(3)創設游戲情境,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體育游戲法有著其他教學法沒有的極強的娛樂性與趣味性,但是這也極易使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將體育游戲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彰顯出來,卻沒有將相應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具體表現為很多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只是出于激起學生興趣的需要來開展游戲,并沒有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這就使學生最后掌握的體育技能是有限的。為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游戲活動來進行教學,通過游戲活動訓練學生的體能。
例如,在開展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多人多足的合作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人一組,并且讓學生將兩只腳綁在一起,玩三人四足的游戲,讓學生比賽,看看哪一組學生能夠率先到達指定位置。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并且讓學生商量一下要怎樣才能更快地到達終點。進行完游戲設計之后,教師可以留出些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學生可以快速到達終點。通過這樣能夠達到培養學生體能的效果。游戲活動不僅兼具了娛樂性、集體性以及趣味性的特點,還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快樂。
(4)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圖片和數字視頻對網絡信息內容進行整齊的圖像編輯和信息整合,形成多角度的網絡信息傳播載體。一方面,這種多媒體技術與體育教學方法相結合,可以對學生的視覺形成沖擊,帶動學生的其他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并且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集體學習和主動性,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育課的訓練,進一步提高他們運動學習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這種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基本理解和運動技巧的掌握,增強他們對體育課和田徑比賽的教學內容的興趣,可以幫助小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獨立的思考,從而達到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制作一套相應的小學體育教育基礎教學知識課件,收集和整理出相應的小學基礎教學知識課件內容,并應用于體育課的教學中,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體育課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和運動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用平板電腦或者終端講解有關小學田徑運動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內容,然后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收集關于我國小學田徑技術教學的相關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田徑技術訓練指導的相關訓練視頻,通過視頻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運動的了解。最后,促使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技術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這樣的教學順序更能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知識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這些運動,而且還能加強學生與體育知識相接觸,幫助學生培養體育運動愛好。
(5)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
在小學階段開展終身鍛煉教育正處于最初的階段,學生都是一塊原石,沒有經過打磨,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始終需要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上,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運動觀,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自身身體的好處,并且真正了解到體育的魅力以及終身鍛煉的意義與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體育,并且進行思考。盡管小學體育課程并不要求學生對各種體育競技技術進行深入的了解,只是讓他們親自體驗相應的活動,從而對體育活動有著大致的了解并能夠知道該怎樣運用相應的技巧來進行運動即可。為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教師要始終將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力等作為教學目標。
例如,在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一些與體育運動相關的紀錄片、主題視頻以及動畫給學生看,讓學生真正了解體育運動的樂趣。教師可以播放《灌籃高手》《網球王子》《足球小將》等動畫片片段。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喜歡看動畫片的階段,教師在課堂上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會使學生很容易因動畫片的內容而對其所展示的體育運動產生了解、模仿,最終喜歡上這種運動,而且當學生看到激動之處,教師只需要稍微給予學生一些引導,便能夠真正達到培養學生終生鍛煉意識的目的。
(6)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
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對體育教師提出的問題及各種運動的技能的關鍵點進行深刻領會,結合理解開展運動,而且還能從問題中發現運動的基本規律。體育教學不僅是一種讓學生模仿動作的教學,而且也能夠讓學生對運動的主題更加明確,了解運動的目的以及運動的形式與方法,最終漸漸達到培養學生運動素養以及良好習慣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對對學生的運動基礎以及心理情況進行基本的了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運動思維。由于大部分學生對于如何運動是缺乏科學的認知的,教師應當關注這些地方關鍵的運動技巧。
例如,當在開展“投沙包”的運動時,教師需要給學生做出示范,并且注重問題的設計,包括:生活中哪些情況下我們會使用到投擲動作?投擲動作有哪些要領?怎樣才能使得投擲更加精準?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于投擲運動的了解,也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學生會達成運動共識,也會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地開展下去。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端正對體育教學的態度,這樣才能使教學得到更好的開展。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創設情境,注重復雜運動情境的創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落實學生體育素養以及運動習慣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倪愛健.創設多樣情境,優化體育教學——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21(10).
[2]呂澤遠.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途徑——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電腦樂園,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