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2017年教育部發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很多高校開始了相關改革探索,通過打造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運用“三維課堂”協同育人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體系,對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課程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遵守誠實、守信、敬業、愛崗等職業素養,通過三維課堂進行教學,面向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職業崗位,融合工匠精神文化育人模式,以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作為思政教育重點,實現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養成了“誠實守信、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的職業目標,本文以《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課程為例,淺談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職業素養 職業目標 售后服務管理
1 引言
提高汽車后市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提高汽車售后服務人才的培養質量。本專業依托我校產業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如何培養汽車售后崗位人才的核心能力,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課程為例,以校企協同育人為亮點,以誠實守信、以人為本、精益求精、服務意識為思政主線,形成了“三維課堂”協同育人的課程教學實踐體系,培養具有德技同行的汽車售后服務管理崗位所需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 課程基本情況
2.1 課程性質
《汽車售后服務管理》是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4學分64學時),開設在第三學期,使用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和校企合作開發活頁工作手冊式新形態教材,本課程源于企業高頻工作任務,依據汽車售后服務管理人員的崗位能力要求,對接專業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方案、結合當前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的職業需求,主要培養學生汽車售后崗位能力,這是汽車售后的基本崗位技能。
2.2 學情分析
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學生學習在線平臺數據追蹤,企業對學生實踐的評價反饋,發現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第三學期學生主要存在以下現象:(1)知識和技能基礎較強:該專業大部分學生理解了售后管理中的基本流程,絕大部分同學掌握了與客戶溝通的能力和技巧,能夠完成正常情況下故障車售后的基本知識;(2)動手操作能力、主動了解崗位能力較強:學生對正常情況下基本流程的認知,尤其是有部分同學參加企業實踐,增強了組織和受理經驗;(3)職業目標不夠明確、職業素養不夠規范、服務精神不夠扎實:新冠疫情期間,學生線上學習,學生自制力弱,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明確,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不能規范使用工具、缺乏突發情況下應急處理能力,缺少正確快速有效應對客戶的經驗。
通過平臺考核數據分析和總結,學生呈現出了“三強三弱”的特征:三強是指組織和受理能力強、動手操作能力強、主動了解崗位能力強;三弱是指應急處理能力弱、自覺學習能力弱、實際崗位適應能力弱。
3 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教學內容具有“服務意識要求、技能水平過硬”等特點,結合售后服務崗位服務理念的要求,必須遵守8S服務理念,通過行動導向規律,優化教學策略,根據現代學徒制要求,以行動導向理論為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精準服務、一絲不茍、節約成本”的精神,激發學生樹立“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職業目標。
3.1 教學組織策略
采用校企雙元培養,充分運用校企合作技術人員和專任教師“雙師資”,采用校企合作現場環境和學校教學環境“雙環境”,采用線上與線下、課前與課后相結合,運用“三維課堂”的教學模式,按照“領任務--識理論--定規范--強技能--評效果--展應用”六步法實施教學,將學生的困惑及教學重點和難點有效突破。實現第一課堂內化知識、掌握技能、校企共育;第二課堂以賽促學;第三課堂服務社會,啟智潤心。
3.2 教學組織策略
使用平臺網絡課程、微視頻、希沃投屏等教學資源,進行視頻導學、平臺測試、平臺展示即時呈現,依托模擬軟件系統、智能實訓設備和產教融合基地全過程采集學生的學習行為軌跡,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小組協作、引導歸納等教學方法,實行工崗流程導向學習,實際體驗崗位作業內容,完成全流程作業,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強化了學習氛圍,擴大了教學成效。
通過總結用戶售后服務的重要環節,將企業的工作過程轉化為學習任務,每個任務都對應企業售后的具體工作。在教學內容中也有機融合品德教育與專業技能,借助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有效解決該課程的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以優化“工作導向、任務驅動、學做一體”為教學模式,以售后服務管理課程為載體,根據用戶的行為,結合售后的工作流程,將課程分解為“故障車輛維修接待與問診、車輛配件管理、故障車輛維修、車輛保險服務、交車與跟蹤回訪”五個教學內容,內容緊貼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讓知識學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技能的培養由虛到實層層遞進,素養的提升由淺入深穩步推進,整個教學以技能培養為中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問題為導向,在研討中開展技能學習,結合當下生活及時開展思政教育。如圖1所示。
3.3 德技并修策略
教學實施全過程,以技能為核心培養學生良好職業能力、職業習慣和職業素養,形成核心競爭力。通過企業的“以心悅心,卓越服務”的服務理念,根據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育人目標,挖掘提煉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整個教學過程以誠實、守信、敬業、愛崗等呈現,通過三維課堂進行教學,面向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職業崗位,融合文化育人模式,在培養學生汽車售后服務管理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以優秀品質等作為思政教育重點,實現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建立了“愛崗敬業、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的傳統美德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如表1所示。
3.4 構建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以“崗、課、賽、證”融通教學理念為引領,強調過程考核,學生、教師、企業、線上平臺協同,加大學習過程所占比重,任務驅動學生全員參與;完善學生過程性考核指標,促進學生自覺學習能力、應急事件處理能力、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提升。對學生職業目標、職業素養、工匠精神、服務意識的養成進行全過程評價。強調過程考核,將考核內容分為學習過程考核和結果評價,占比重分別為60%、40%,采用企業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社會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對接崗位,找準學習目標,形成多元化評價機制。如表2所示。
4 總結
通過打造思政教學團隊,明確本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優化課程思政教學策略、強化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構建全方位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等方式,對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進行了較好地探索與實踐,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8S管理理念,養成了安全意識、服務意識、精益求精、以人為本的職業品質,樹立了技能強國、勞動精神的職業目標,可應用于高職汽車類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
參考文獻:
[1]明建平.三全育人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新能源汽車電氣系統檢修課程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 28)[2022-06-28].
[3]候建軍,張亮.新時期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構建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