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霞
【摘要】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本文旨在探討基于鄉土地理視角的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設計與實施策略,以期為提高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 活動課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9-0100-03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地理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本文旨在探討基于鄉土地理視角的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設計與實施策略,以期為提高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一、地理實踐活動課重要意義
地理是一門關于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學科,它的教學內容豐富而廣泛,既有迷人酷炫的自然地理又有紛繁復雜的人文地理。然而,在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只能通過課本和教師講解來了解這些知識,缺乏實踐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滿足時代發展對地理學科素養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課變得尤為重要。地理實踐活動是指通過實地考察、采集資料、制作模型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地理知識,加深對地理學科的理解和認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地理學科課程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地理實踐活動與地理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示范來引導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和采集數據,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并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時,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實踐活動時,要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考慮進去,讓學生自主選擇研究方向和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該扮演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克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創新。
通過地理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地理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這不但能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和職業發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課,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們也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地理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地理知識,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和職業發展。此外,地理實踐活動還能增進同學間的溝通與協作。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分組合作,共同完成實踐任務,分享自己的觀察和分析結果,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這種交流和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總之,地理實踐活動是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地理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為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課,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推動地理教育的發展和創新。
二、鄉土地理視角下的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目前的高中地理活動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素養而設立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理老師們必須嚴格遵循地理課程的要求,為學生們設計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維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實踐活動的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加強課堂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的挑戰。同時,地理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地理實踐課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內容為學生制定明確的知識和技能目標,使教學過程有的放矢。比如:在必修一“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認識到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與直射點運動規律有關的知識,使學生能夠應用有關的規律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活動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獨立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選取符合要求的實驗對象,并設計有針對性的實驗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測量方法,深入了解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規律,以及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基本原理。同時,學生還能夠在實際問題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地理實踐課活動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進行地理實踐能力活動的教學時,教師需要按照課程的教學內容,選取適當的參加者,建立以班組為主體的管理層級,使實踐性技能訓練得以有效開展。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實施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實踐能力的考察。在實地觀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地物的特征,并幫助學生理解地物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觀察完成后,教師需要按照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來完成對地物的測量、記錄和推算。這些步驟需要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演示,以確保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測量方法和數據處理技巧。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確保學生在實地活動中遵守安全規定,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環境的特點、地球上各種地理的分布規律及理解地理現象的成因,同時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增強綜合素質。因此,在地理實踐能力活動的教學中,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作用至關重要,只有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引導,才能夠確保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和順利開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掌握地理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也可以提高同學們對團體的歸屬感。所以,要想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地理實踐力活動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感受到學以致用所帶來的成就感,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科學精神的目的。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和設備,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際測量和實地觀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合作,幫助學生提高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團隊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通過地理實踐力活動的開展,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增強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和熱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實踐力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才能夠真正體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和實用價值。
(二)科學評價評價理念,引領評價方法
新一輪新課改的實施,對中學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學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這需要中學地理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需要具備豐富的評估經驗和能力。因此,中學地理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首先,中學地理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了解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有深入研究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中學地理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和對學生進行評估。其次,中學地理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評估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包括課堂教學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方法能力等,評估能力包括評價標準制定能力、評價工具設計能力、評價結果分析能力等。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評估能力,中學地理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和評估工作。再次,中學地理教師需要關注教育體制改革的特征和趨勢,了解教育政策和法規的變化,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意義。只有從政策的高度,對教育體制改革的特征進行深刻的剖析,中學地理教師才能更好地應對新課改的挑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最后,中學地理教師需要注重自身的職業發展和學習,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中學地理教師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實現教育目標。
(三)課程設計與實施
1.課前精心設計活動課內容。對于中學地理教師來說,在對地理活動課程進行構思與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活動課程所蘊含的價值和意義。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教學的本質和目的,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時,教師還需要嚴格遵循活動課程內容的適宜性、可行性以及學生學習的特征與需求,將活動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與培養。在具體的活動課程設計中,中學地理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特點,以及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首先,教師應該明確活動課程的目標和意義,以便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其次,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便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活動課程的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未來的發展要求。總之,對于中學地理教師來說,在對地理活動課程進行構思與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特點,以及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課中善于觀察、引導活動課。在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課的時候,教師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主動性,包括從活動的主題、目標、形式等多個角度出發,設計出有吸引力、有趣味性、有參與性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團結一致,共同解決在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在保證活動安全、順利展開的前提下,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實踐操作來加深對知識的了解,重視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進行地理實踐活動課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指導和鼓勵學生把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進行密切結合,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和行動,在體驗真實世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理性認識。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增強實踐操作的能力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在學生自主操作的過程中,老師要細心觀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及時的發現和改正。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在自主尋找規律、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去經歷挫折,去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與把握。這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體驗、反思和總結,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通過活動課的開展,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獲取意識和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工作。
3.課后及時反饋、總結、歸納。在地理實踐活動課完成之后,中學地理教師需要及時組織學生對活動中所獲得的結果進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討論、問答、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展開分析和總結,從而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指導學生及時進行改進。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建議、指導和鼓勵等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和提高實踐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個別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協助,以便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師需要對地理實踐活動課的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以便更好地了解活動的效果和問題,為未來的活動課程設計和實踐提供參考和指導。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學生表現、實際成果等方式,對活動結果進行評估和分析,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麗萍,曾呈進.基于鄉土地理的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素養培養——以探究“度尾文旦柚的產業化發展”項目活動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2):89-91.
[2]張蓮方.基于地理實踐力的高中地理社會調查活動案例設計[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3]馮俊意.鄉土地理視野下假期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設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7):36.
[4]趙志敏.基于鄉土地理資源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8):84-84.
[5]方迎資.基于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