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華
摘要:2022年,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體育科目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整體學時占比進一步提升,積極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也成為多數體育教師關心的重要話題。據此,文章簡要論述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以某中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對該中學的體育教學質量進行調查,了解當前該中學的體育教學現狀,并從實踐應用角度提出對應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優化方案
1.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體育訓練可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同時對學生的積極作用體現在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如下:一是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快速發育,增強學生自信心。一般而言,初中是發育的關鍵階段之一,就身體素質而言,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內的骨骼肌細胞處于發育期。同時,心理也隨之出現微妙的變化,外部環境因素、學習因素等導致多數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加,同時青春期學生的整體情緒穩定性較差,可能在不同程度方面出現差異化的心理問題。體育科目內容較為開放,多數教學科目傾向于對身體的訓練,如跑步、三級跳等,需要全神貫注投入其中,而經過教師引導教學,多數學生可在訓練過程中逐步體會到成就感,進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逐步化解學習壓力;二是相關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大幅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專注力、反應力以及協調能力,同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有利于學生實現高效學習;三是可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學習與自我約束,體育活動屬于競技活動,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日常訓練內容。初中階段學業內容較為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差異進一步增加,在綜合素質能力更前的同學面前,多數學生通常會產生明顯的自卑心理,繼而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負面的心理暗示。積極的體育教學可幫助學生獲得成就,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而在后期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激勵,面對各類困難問題時處理的更加的得心應手,從而逐步擺脫負面消極的心理狀態[1]。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文章圍繞某中學的初中體育教學科目探究整體質量,以初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預期挑選了兩個班級,共1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同時結合相關數據分析方法確定現階段該校的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以期明確后期教學優化的具體方案。
2.2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在準備階段通過文獻調查方式在圖書館以及互聯網中獲取對應的相關分析資料,同時在分析過程中獲取影響學生的耐力跑訓練的對應因素,以此幫組設計調查問卷建立對應的理論依據。
在應用問卷調查法的過程中,根據前一周期的文獻研究將問卷設計成了四個部分,即耐力跑的影響因素、體育師資情況、體育教育管理和體育課程開設情況等相關內容。調查的主要對象基本為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在發放問卷的過程中,體育管理者共計投放12份問卷,體育教師共計投放6份問卷,向學生共計投放100份問卷。共發放了118份問卷,回收了118份問卷,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115份,問卷有效率為97.46%。3、數理統計法,根據問卷調查的回收情況分析,借助EpiData進行數據導入,同時整理相關數據以及數據信息,并利用SPSS12.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2]。
3.基于長跑教學分析初中體育教育質量現狀
3.1初中體育教育管理現狀
該學校中的體育教育主要由校內教務處管理,同時下轄的體育教研室負責一般教學工作,其中管理教學的相關教師均為專業體育院校畢業并任教多年的體育教授。該校的體育辦公條件良好,各項辦學硬件設施一應拒簽,學校設立了專項的體育教學資金。所以,超過80%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綜合辦學水平方面給予肯定。在本校長跑教學過程中,學校專門建設塑膠跑道,約70%的體育管理人員表示,學校的整體硬件訓練設施基本符合教學要求。也有17.6%教師認為當前的教學條件設施仍存在一定缺陷[3]。
3.2初中體育教育師資現狀
經過筆者調研發現,該校體育師資調查過程發現,該校多數教師均為23-45歲的中年教師,在學歷調查方面發現,約75.8%的體育教師取得了專業體育院校的本科學歷,24.2%的體育教師為大專學歷。結合該校的體育教師學歷調查分析發現,本校在長跑訓練過程中,多數教學工作均由本科專業的體育教師負責。在對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查過程匯總后發現,約35.5%的體育教師認為自身教學符合以“興趣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思想,也有40%的體育教師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學生的健康,要貫徹落實健康育人的體育思想。此外,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過程的滿意情況是影響學生學習體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務處對于體育教師的要求之一則是應具備較強的職業歸屬感。經過調查發現該校有97%的體育教師基本滿意自身的教學工作。且超過70%的體育教師表示現階段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受到校領導重視,而認為整體體育教學活動不盡人意的教師約占據3%。同時在學校教學規劃以及教學理念方面需要革新與優化的教師群體約占總數的30%。此外,少數教師認為現階段體育的長跑教學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逐步強化教學內容。少數體育教師認為現階段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要增加周課時數量,現階段學校內的耐力跑訓練內容較少,一般是一周一次,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度訓練,同時教師的教學進度受到較多限制[4]。
3.3初中體育長跑課程開設現狀
經過后續調查數據分析,筆者發現該校的體育長跑耐訓練的次數較少。有97.6%的學生認為課時數應進一步增加,同時要增加長跑的針對性訓練內容。由于該校并未建設室內體育館,因此長跑訓練多以戶外教學為主,而在調查中發現,針對異常天氣問題,約27.7%的學生認為應在教室中進行文化課學習,而70%的學生認為應在室內進行長跑的理論內容教學。在被調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在異常天氣環境下,長跑教學內容較為有限。針對學生的調查數據分析時發現,教師在長跑教學方面的態度與學生參與長跑訓練的整體次數存在正相關關系,而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長跑活動的興趣。結合相關調查數據研究發現,約47%的學生認為長跑教學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較重要,40%的學生認為長跑教學對于初中體育教學十分重要,同時約有3的學生認為長跑教學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不重要。此外相關數據顯示,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約65%的學生積極且愿意參與到長跑教學中,約34%的學生對教師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持抵觸心理,剩余部分學生則對耐力跑訓練內容無明顯意見。經過對上述群體學生的分析發現,多數不喜歡長跑教學的學生認為該項教學內容的訓練活動內容比較單一,主要以簡單的健身操作為預熱內容,同時后20分鐘則主要進行專項的跑步訓練內容,因此多數學生認為整體教學內容豐富度較為有限。少數學生認為長跑教學對于自身的積極影響微乎其微。在長跑訓練模式調查發現,80%的學生更加青睞于游戲式、互動式長跑教學內容,同時針對耐力跑的理論教學內容興趣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趣味性教學內容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訓練工作的進度較快,同時更加貼合初中生學習知識的整體習慣[5]。
3.4該校初中生參與長跑教學訓練的現狀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約有56%的學生在長跑訓練中的極限成績在800米-1500米之間,成績超過3000米的學生只有4%,有40%的學生則對長跑教學不感興趣,或成績低于800米以下。在長跑訓練過程中,有些學生在超過1500m后呈現節奏混亂、胸部發悶、小腿發酸的癥狀,因而多數學生對長距離的長跑訓練沒有興趣。在參加長跑訓練次數研究中發現,該校的長跑教學訓練次數為一周一節,同時每個學期選擇參與長跑教學2次以上的學生僅有25.2%。調查得知,在參加耐力跑訓練時,近半數的學生出現緊張狀態,同時約有15%的學生對于自身成績較為關心。而出現此類情緒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數學生對于現階段的長跑教學訓練方式存在認同差異,多數學生認為長跑教學訓練中的相關內容缺乏合理性,因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逐漸對長跑教學失去興趣,同時參與長跑教學的次數逐漸下降,若缺少針對性處理方案,則多數學生對耐力跑訓練的畏難情緒會不斷增加[6]。
4.針對長跑教學的初中體育教育質量優化方案
4.1初中體育教育管理質量提升對策
首先應針對性優化體育管理人員的教學與管理理念。由于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工作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存在教學理念缺陷,因此在進行改革優化的過程中應在維持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第一”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制定針對性的長跑教學方案。其次應建立相關保障機制。教務處管理人員要結合體育教學大綱,逐步規范化校內體育教學資源配置以及教學組織規劃方案的逐步落實,同時為確保制度的落實工作,應建立相關的保障機制,確保在長跑教學改革方案中確保相關內容的實施工作。此外,學校應加大體育經費投入。為進一步滿足體育教學需求,提高長跑以及其他類體育項目的教學質量,學校應逐步建立資金儲備機制,為建設室內體育場儲備相關資金,同時補全長跑教學中缺失的體育器材設備。
4.2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結合調查數據發現,56%的初中生長跑成績處于1500m以下,同時盡40%的學生成績低于800m,由此可見,該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同時在長跑的專項訓練過程中,普遍存在抵觸心理。針對此類情況,體育教師應以“生本理念”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逐步引入分層教學法幫助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工作,從而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身體素質。例如,教師應首先針對學生的體能素質高低進行合理劃分,同時進行針對性記錄工作,并根據獲取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信息建立對應的實施策略,從而通過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引導每個學生完成對應的訓練內容。針對分層教學方案,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具體差異以及相關方案進行對應調整,有效滿足不同學生的體育訓練需求。在實際長跑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圍繞學生為主,并通過訓練關注分析學生動作,在糾正學生訓練誤區的過程中也需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提高長跑訓練成績的有效方法。在長跑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還需關注長跑教學的重難點,并針對此部分知識記性主要教學,從而逐漸向兩頭促進,盡可能幫助所有學生掌握長跑教學的基礎部分內容,如此一來則可快速提高學生的長跑訓練熱情[7]。
4.3幫助學生掌握長跑的科學方法
要進一步使學生全身心參與入長跑教學訓練過程中,則應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訓練的科學方法。如今,多數學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部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后仰跑,部分學生跑步節奏混亂,進而導致整體跑步訓練成績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教師應重視長跑的科學訓練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首先從基礎理論學習中掌握長跑的相關知識內容,同時在實際訓練階段逐步引導學生在練習以及訓練過程中不斷鞏固技術動作,同時針對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在長跑訓練過程中,多數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體力的極限點,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激勵引導學生不斷將極限點延后,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整體耐力,促使學生進一步大呼吸量,減低呼吸頻率,以此調整奔跑的節奏來提高整體跑步成績[8]。
4.4加強趣味性教學,從而提高耐力跑的訓練效率
長跑教學通常要求學生長時間循環單一運動項目,因而在長跑訓練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單調,為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教師則應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積極轉換當前的教學方法,來將更多的趣味性內容融入到長跑訓練中。例如,將在長跑訓練中增加階段性趣味障礙賽、多條不同路線的闖關類競賽內容,同時也可增加變速跑、追逐跑等相關內容。除此之外,教師應在競賽過程中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信息,同時獲取對應的優化內容方案,不斷提高長跑類競賽的整體教學實效性以及趣味性,逐步幫助學生的學習興趣。
5.結束語
綜上,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該校的體育教學規劃設計存在缺漏,整體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乏針對長跑類教學的優化方案?;诖祟悊栴},在實際教學規劃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規劃,逐步開展教學內容創新,、教學規劃安排方面教師應該對教學多創新,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好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吳召華.核心素養下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2):13-14.
[2]楊娟.創新初中體育教育方式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學周刊,2020(05):149.
[3]呂新慧.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式,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J].中華少年,2019(12):156.
[4]張陽陽.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22):137.
[5]趙建國.創新初中體育教育方式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初探[J].才智,2017(13):144.
[6]鄒旭鋁,趙一峰.芻議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監測——以浙江省慈溪市2016年體育教師教學質量抽測為例[J].體育教學,2017,37(04):21-23.
[7]沈瑞蘭.努力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J].求知導刊,2015(23):74.
[8]岳海峰.對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探究[J].知識經濟,2015(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