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利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前,農村教師要對教材課本進行詳細剖析,并將教材課本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相聯系,使教材課本呈現出生動活潑的特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極性,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從生活情境與小學數學教學之間的關系入手,提出了借助鄉土資源,開展生活化教學以及通過例題講解,回歸具體生活場景等教學路徑,為實現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鄉土資源;小學數學教學
引 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提升農村教學質量逐漸成為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運算和推理能力.由于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原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農村資源應用于教育實踐,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緩解學習壓力,激發學習興趣.
一、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資源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其價值在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鄉土資源是指教學環境中的自然、人文、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資源,這些資源與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可以為教學提供真實、生動、形象的教育載體.首先,鄉土資源的應用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概念.鄉土資源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因此學生在接觸和使用鄉土資源時更加自然和親近.例如,教師可以應用當地的田地、河流、山嶺、村落等自然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空間概念和測量技巧.同時,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等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數與量、形與圖等概念.其次,鄉土資源的應用可以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掌握數學概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體驗等方式,可以更加深刻地體驗數學概念的本質和意義,從而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當地的農作物、村落道路、建筑物等資源,幫助學生掌握長度、面積等概念.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當地的商品、市場等資源,幫助學生掌握價值、比例等概念.最后,鄉土資源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生在接觸和使用鄉土資源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豐富數學課程資源
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實現鄉土資源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對豐富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創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農村的自然環境、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器具、測量工具等,都是優秀的鄉土教學資源.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田野、菜地中去,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實際感受和操作這些農具、器具,感受實際的尺度和重量,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將生活中的資源納入教學中,豐富數學課程資源.同時,在數學課堂中,實現鄉土資源和數學課堂的融合,引入鄉村文化元素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鄉村傳統文化與技術,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針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教學難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提供相應的鄉土資源或例子,結合實際生活以及可感知的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形式以及教學資源.
(三)增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
鄉土資源與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是增強數學教學實踐性的重要路徑.小學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教學實踐性不足,數學學科脫離實際生活場景,難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通過實際場景、實際問題的引入,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具有實踐性,能更好地促進數學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融合,在鄉土資源的導入下,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最終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
為實現鄉土資源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生活案例,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田地、農作物等鄉土資源進行數學運算,或者通過采訪當地農民和商販了解他們如何使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易和經營,讓學生在感受鄉土文化的同時學會實用的數學技能,進而促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教師可以將鄉土資源與地理知識結合起來,教授學生如何利用數學計算農田面積、地塊分割等相關問題,讓學生在數學學科中學會綜合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
二、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一)實踐性原則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鄉土資源應堅持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指的是教學要貼近實際生活和實際問題,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和培養實踐能力,注重實際操作和實踐驗證,促進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所學知識,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成效.鄉土資源本身就是生活實際的一部分,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際情境和實際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技能,在鄉土資源的選擇以及教學融合中,堅持實踐性原則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
(二)開放性原則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鄉土資源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指的是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將鄉土資源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并且不斷拓展鄉土資源的應用范圍,以適應多樣化的教學需求和多元化的學生背景.首先,開放性原則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是多樣化的,而且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因此,在應用鄉土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選擇教學資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探索.其次,開放性原則要將鄉土資源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鄉土資源往往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利用鄉土資源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比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當地傳統習俗、歷史事件或自然景觀等鄉土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有代入感和體驗感,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最后,開放性原則要不斷拓展鄉土資源的應用范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鄉村文化和資源也在不斷變化和更新,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開拓和拓展鄉土資源的應用范圍,以適應多樣化的教學需求和多元化的學生背景.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的歷史遺跡、現代農業技術和科技產品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
(三)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結合鄉土資源的特點和優勢,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提高教學效果.在應用鄉土資源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教師沒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案,就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很難提高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觀察、調查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等,從而為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提供依據.在針對性教學計劃和方案的制訂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鄉土資源的特點和優勢,比如農村小學的地理環境、傳統文化、生活習慣等,以及鄉土資源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和方法等,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包括教學重點和難點,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包括講解、演示、實踐、探究等,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結合鄉土資源的特點和優勢,量身打造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提升教學質量.
三、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一)小學數學教材融入鄉土文化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基礎.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數學教學中,實現教學與鄉土資源的融合,首先應從小學教材中入手,一是增加小學數學教材中鄉土文化的內容,將鄉土文化與數學知識相結合.例如,在解決農民計算糧食收成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鄉土文化元素,如傳統農具和計量單位等,讓學生了解和使用這些元素,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二是將小學數學教材與鄉土文化景點進行融合,鄉村文化景點中常常有與數學相關的元素,如古建筑中的對稱、祠堂中的家譜、古井中的水位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這些景點進行實地觀察和學習,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三是增加小學數學教材中有關鄉土文化的探究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開發鄉土資源,進行探索式學習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發鄉土資源,進行探索式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鄉土資源的開發,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鄉土資源包括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傳統建筑、民俗文化、地方特色食品等.這些資源可以作為數學教學的素材,可以用來豐富數學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感受和體驗.探索式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和發現來學習知識.在探索式學習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輔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來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在開展探索式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鄉土資源進行實踐探索.例如,在教學“周長和面積”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測量學校周圍的土地和建筑物的周長和面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討論.通過實際操作,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周長和面積的概念,還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數學模型的建立和解決.在教學“比例和分數”時,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的物價、農作物收成等實際情況,讓學生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并通過計算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實際應用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借助鄉土資源,開展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是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通過生動、具體的實例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和生動性,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而鄉土資源作為學生身處的地域文化和生活環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重要素材.鄉土資源可以在數學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加減乘除”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市場交易等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計算出貨物的總價、利潤等相關問題.在教學“幾何”時,教師可以借助當地的建筑、田地等實物,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幾何形狀和空間變化的知識.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可以通過調查當地的人口、文化、教育等情況,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借助鄉土資源開展生活化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需要根據當地文化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鄉土資源,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第二,教師需要設計生動、具體的實例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和生動性;第三,教師需要結合當地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讓鄉土資源與學科知識有機融合,實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共同發展;第四,教師需要注意教學效果的評估和總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四)創新鄉土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創新鄉土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是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創新鄉土資源,是指在傳承鄉土文化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新鮮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體驗.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競爭中更具優勢.首先,創新鄉土資源需要針對當地的文化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的教學資源.例如,在教學“計算”時,教師可以采用當地農民使用的竹簡計算法,或者通過設計農業生產計劃,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計算方法和技能.在教學“幾何”時,教師可以采用當地傳統建筑或地形地貌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可以采用當地文化、風俗等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次,創新鄉土資源需要借助現代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和互動性.例如,在使用竹簡計算法時,教師可以結合計算機技術,設計互動式計算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力.在教學“幾何”時,教師可以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在虛擬場景中探索幾何形狀和空間變化,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空間感知能力.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資源,設計在線問卷和調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后,創新鄉土資源需要注意評估和總結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學習筆記、作業、測驗等方式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需要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結 語
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著大量的鄉土資源,而教師又是其中的主導.教師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如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本地的優勢,并在課堂上應用本地的資源,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同時,教師要整合本土資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創新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鄉土資源,把數學文化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將數學和實際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麗嬌.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1(23):193-195.
[2]王立兵.淺談鄉土資源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0):140-141.
[3]孫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及優化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4]張瑞清.生活情境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165.
[5]王富貴.農村小規模學校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鄉土資源開發策略[J].報刊薈萃,2018(03):133,136.
[6]李靜.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祖國,2018(01):222.
[7]趙茜.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鄉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8]熊妍茜.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重慶: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