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要】近年來,實驗法教學模式受到了諸多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與推崇,尤其是在新課改工作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實驗法教學模式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創新機遇,轉變傳統枯燥、不契合小學生學習需求的弊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且更加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實驗法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展現出了巨大價值,為高質量數學教育工作帶來了高效途徑.文章闡述了實驗法教學的應用意義以及實驗法教學的應用原則,并從深入探究知識、創設教學氛圍、拓展課堂知識的角度探究了實驗法趣教趣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驗法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晦澀且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是人類世界規律的高度總結.數學源于生活,是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規律和經驗,實驗法可以將數學理論、數學規律借助生活實踐、生活現象來解釋,從而更方便學生學習,讓學生養成借助數學眼光看待世界的習慣.小學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面對剛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為了幫助學生打牢基礎,教師必須肩負起數學教學的重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實驗法作為一種具備科學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模式,具備極大的教學價值,文章針對巧用實驗法實現趣教趣學的相關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一、數學實驗法教學的應用意義
數學實驗法教學的意義重大,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體驗,帶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學生不僅可以直接從教師教學中獲得知識,而且可以從生活體驗和日常生活總結的過程中間接獲取數學知識.在將數學實驗法引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掌握并且了解數學知識獲取的方式和特點,為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數學實驗法教學工作還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未完全養成,更多的是借助形象思維進行學習,當學生獲取某個知識后,對知識的理解一般比較淺顯.因此,在數學實驗法教學引入后,教師可以借助生動多樣的教學實驗,讓學生在玩耍中理解數學知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為學生后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教學工作持續創新和改革下,數學實驗法教學也不斷地優化升級,傳統數學實驗法教學更多的是教師進行教學演示,如今的數學實驗法教學更多的是要注重學生驅動、教師引領,這極大地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合作探究模式,讓每名學生都可以參與數學探究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讓每名學生都具備學習數學信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深入了解數學知識.
二、數學實驗法教學的應用原則
(一)明確實驗目標
數學實驗法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數學實驗法教學的主要目標便是解決數學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只有明確實驗法教學的目標,才能促使實驗教學工作獲得要想的教學效果.在開展數學實驗法教學之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數學教學目標,并說明實驗法教學工作開展的原因,旨在解決哪些問題,這樣學生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參與實驗法教學,從而促使教學工作開展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為了突出數學實驗法教學的目的,教師要始終貫徹“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真正讓學生成為數學實驗法教學的主人,真正幫助學生參與數學教學,引領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逐步實現數學實驗法教學的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
(二)合理進行實驗指導
小學生年齡小,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有限,且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不強,所以在開展數學實驗法教學時,一些小學生會將其當作一個有趣的實驗來做,如果過度放任學生自主開展數學實驗,那么就無法實現數學實驗法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在開展數學實驗法教學時,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實驗指導,既要讓學生正確看待數學實驗法教學,又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合理指導下,穩定、順利地完成實驗,確保學生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在開展實驗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耐心開展指導工作,確保過程嚴謹認真,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真思考數學知識,針對一些動手能力較差、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個性化指導.
(三)做好驅動性研究學習
實驗法教學歸根結底是交流的過程,需要小組成員在合作交流、合作實驗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做好各項溝通,提出更具科學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在應用實驗法教學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開展驅動性研究學習,讓學生逐步掌握合作探究、實驗性合作學習的流程與模式,為學生日后學習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若學生有不懂不會的問題,也可以在小組中提出,讓小組其他成員共同幫助有問題的學生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與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積極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與想法,借助辯證的方式來看待問題,在合作探究、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引領學生順利完成實驗.
三、巧用實驗法趣教趣學策略
(一)借助實驗法,引領知識深度探究
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合理引入實驗法教學,并結合數學教學工作的需求,讓學生能夠在實驗探究、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帶動起思維,重新認識比較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真正起到透過現象看本質作用.小學生在數學知識思考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從表象思維出發,從而對事物建構出一個感性層次的認識.實驗教學工作開展,便是意味著學生通過自己腦海中的感性形象,將事物轉化成可以具象化的形象,并且在此基礎上開展一系列的猜測、探究、邏輯推理過程.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捕捉學生思維中閃光點,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思考,并且幫助學生有目的進行實驗探究,引領學生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度,為小學階段深度教學工作科學開展奠定扎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并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知道分米、毫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長度單位換算,教師便可以借助實驗法教學,引導學生開展測量實驗,以小組為單位,借助測量、比畫、猜想、驗證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4名學生為一個小組,用直尺對學習中常見的文具進行測量.通過問題設計,一支新鉛筆長約16( )?一塊橡皮厚15( )?一本書長3( )?切實讓學生在小組探究、小組實踐、實驗過程中對概念性的數學理論進行深入理解和把控,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在小組同學的幫助下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識.借助實驗法教學讓學生理解邏輯性較強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活動開展思維拓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在學習中獲得自信,強化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度.
(二)借助實驗法,創設知識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實驗法教學工作在開展時,需要良好熱切的氛圍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實驗探究,所以必須具備良好熱切的氛圍,提升學生參與實驗法教學的積極性.數學實驗課堂屬于動態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多種意外現象,這也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避免數學實驗法教學出現失誤或學習效率較低等諸多問題.為此,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智力條件,真正讓每名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數學實驗法教學中,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帶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實驗探究的積極性,讓每名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就感.
例如,在教學“復式統計圖”時,為了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具體的實驗中認識復式統計表,通過觀察比較體會復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數據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教師便可以引入情境創設教學模式,通過調查全班同學業余愛好這一實驗,真正讓每名學生都能夠變成小小調查員,經歷單式統計表合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知道復式統計表的結構,能讀懂數據背后的含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健康愛好.
調查方法:本班有45人,其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2人,調查班級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情況時,每名學生限選一種,可以用舉手的方式表達喜好,現場數數進行記錄.數據整理之后填寫表格,表格制作如下:
在表格繪制之后,教師便可以引領學生對表格進行對比和分析,觀察上面兩個單式統計表,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引領學生用復式統計表的格式,將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統一整理,強化學生對統計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切實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讓每名學生都參與統計知識學習中,由單式統計表過渡到復式統計表不再是困擾學生的問題,利用知識的遷移,著眼于“引”,啟發學生去“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展現出情境創設價值.
(三)借助實驗法,拓展課堂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是生活以及人類社會現象的規律總結,所以小學數學知識的拓展范圍很廣泛,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重新認識和理解數學知識.在應用數學實驗法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拓展知識,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自身實踐,為學生營造出良好展現自我空間,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應用知識,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化.
例如,在教學“面積”時,為了讓學生以單位面積為參照,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提高估測能力,并且在運用公式計算的過程中,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能夠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教師便可以引入生活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案例以及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中的長方形花壇進行測量,分別測量出花壇的長和寬,若每一平方米需要1包花種,則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到該花壇需要幾包花種?真正借助實驗法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以數學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實現數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實驗法教學具備極大價值,不僅可以帶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深化數學知識,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機會.在實際開展小學實驗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小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實驗目標并且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展現出實驗法教學模式的價值,將其合理引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工作中,幫助學生深入快速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機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知識的行為習慣,帶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陳希文.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問題及對策———以圖形與幾何領域為例[J].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1(06):53.
[2]孫娟.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33):29-30.
[3]倪晶.數學實驗讓兒童思維外顯化———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促進兒童思維外顯化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21(26):80-81.
[4]李世品.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J].科幻畫報,2021(09):45-46.
[5]周丹.優化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三部曲”[J].教育界,2021(33):34-35.
[6]王歆恬.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價值追求及有效開展方法[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08):99-100.
[7]吳慶鑫.實驗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融入[J].小學生(中旬刊),2021(07):126.
[8]蔡麗華.小學數學實驗教學與創客教育整合分析[J].名師在線,2020(31):31-32.
[9]陳燁.增強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德育實施的策略———以蘇教版數學為例[J].吉林教育,2020(25):52-53.
[10]孔國偉.數學實驗:架起思維的橋梁———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求知導刊,2020(32):30-31.
[11]胡藝懷.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研究———《升和毫升》單元的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