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晨

摘? ?要:在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逐漸擺脫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茶產業實現了從初級產品向深加工產品轉變,實現了從簡單的茶葉生產到茶文化展示和傳播的轉變。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受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影響,市場對茶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使用SWOT模型對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的發展策略與模式,以期進一步增強茶產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茶產業;SWOT分析;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S571.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7-0043-03
引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茶葉的國家,茶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茶為國飲”之說。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國茶葉不斷發展壯大,出現了綠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以及各種緊壓茶、餅茶、散茶等其他茶類。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興起,茶產業的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的購買方式和消費習慣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互聯網平臺購買茶葉產品。因此,茶產業需要積極研究適應互聯網時代市場變化的方法,積極尋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的策略,促進茶產業發展[1]。因此,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展開研究,以期可以促進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相關介紹
(一)全球茶產業
茶是一種歷史悠久、廣泛流行的飲品,具有如下特點。其一,茶的產地遍布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地區。中國、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等國是全球主要的茶葉生產國。其二,全球茶葉的生產規模巨大。據統計,全球茶葉年產量超過6 000萬噸,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其三,不同地區的茶葉品種多樣,包括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普洱茶等。每種茶葉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點[2]。最后,茶產業對環境和社會具有重要影響,越來越多的茶企開始注重可持續發展。例如,推行有機茶、雨林聯盟認證、社會責任項目等。
(二)互聯網對茶產業的影響
互聯網對茶產業的影響深遠,從生產到銷售環節都帶來了許多變化。第一,互聯網為茶企提供了便捷的電子商務平臺,使茶企能夠將產品銷售到全球范圍。通過互聯網渠道,茶企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無需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拓展市場空間[3]。第二,互聯網為茶企提供了品牌建設和宣傳的新途徑。通過社交媒體、數字營銷等方式,茶企可以輕松地與潛在消費者進行互動,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第三,互聯網使得消費者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茶的信息,并參與到茶文化和茶產業中。消費者可以通過在線論壇、社交媒體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分享茶葉體驗、了解茶文化,對茶品進行評價和交流。最后,互聯網促進了茶產業的創新,茶企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推出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推薦算法,茶企可以精準地了解消費者偏好,并提供個性化的茶葉選擇、推薦和配送服務。
二、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SWOT分析
(一)優勢(S)
第一,品牌優勢。互聯網為茶企提供了更好的機會來展示自身的品牌特色和產品優勢,通過精準的營銷和推廣策略,茶企可以樹立起自己的獨特形象,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口味的需求。第二,市場拓展能力。互聯網的廣闊覆蓋范圍和便捷性,為茶企開拓新市場和擴大銷售渠道提供了機會。第三,用戶互動和忠誠度。互聯網使得消費者與茶企之間的互動更加方便快捷,消費者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在線論壇等平臺與茶企直接互動,在產品研發和優化上提供寶貴的反饋,同時也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第四,供應鏈管理優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茶企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優化供應鏈,提高采購、生產和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也可以實現更好的庫存管理和產品精準配送,提升用戶體驗。
(二)劣勢(W)
第一,渠道管理復雜化。互聯網銷售渠道較為復雜,茶企需要管理多個銷售渠道,包括自建電商平臺、第三方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等。第二,產品質量和信任難題。互聯網茶葉市場存在著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的問題,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可信度的擔憂較多。第三,技術安全和隱私問題。互聯網茶產業發展離不開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包括用戶信息、交易記錄等。第四,產品差異化度低。茶是一種傳統的飲品,市場上茶的品類繁多,但是產品差異化程度相對較低。這使得茶行業難以在互聯網上脫穎而出,并面臨與其他同質化產品的競爭,需要通過研發創新和提升品質來實現差異化競爭。
(三)機會(O)
第一,市場擴展。互聯網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茶企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和社交媒體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使茶企能夠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實現市場擴展和銷售增長。第二,電商發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促進了電子商務的興起。茶企可以通過自建電商平臺或與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實現線上銷售和線下渠道的融合,提升銷售效率和用戶體驗。第三,茶文化傳播。互聯網為茶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茶企可以通過內容營銷、社交媒體和在線直播等方式,向用戶展示茶葉的文化魅力和品質特點,增加消費者對茶葉的認知和興趣。第四,創新形式和產品研發。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可以借鑒互聯網思維,開發出更多的新型產品和服務,如茶飲定制、茶禮盒、茶旅等創新形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四)威脅(T)
第一,茶產業面臨著價格競爭壓力。互聯網的發展使茶企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導致價格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茶產業很容易陷入價格戰的困境,這對茶企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造成威脅。第二,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互聯網茶葉市場存在著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的問題,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可信度的擔憂較高。第三,供應鏈管理困難。茶產業供應鏈中的物流和倉儲環節相對薄弱,互聯網背景下,茶企需要改進供應鏈管理,確保產品及時交付。第四,渠道建設困難。茶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面臨渠道建設的挑戰。傳統的銷售渠道受限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線上渠道的建設需要技術和資源的支持,對于一些茶企業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三、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的策略與模式
根據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SWOT分析做出以下歸屬,如表1所示。
(一)發揮優勢,宣傳推廣
茶產業作為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品質優勢。在互聯網時代,茶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發揮自身的優勢,并進行針對性宣傳推廣。一方面。茶企應堅持優質茶葉的生產和選擇,注重品質把控和品牌塑造。通過認證、獎項和資質等方式向消費者展示產品的品質保證,建立起信任和認同感。同時,通過線上渠道分享茶葉的生產工藝和選材標準,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獨特之處。另一方面,互聯網提供了多種新型營銷方式,茶企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社交媒體、短視頻、直播等平臺進行創新營銷。例如,通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茶葉知識、搭建茶葉愛好者交流群體,通過短視頻展示茶葉的沖泡過程和品嘗體驗,通過直播帶領消費者參觀茶園和品嘗新鮮茶葉。這些方式可以增強用戶與茶企的互動,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用戶黏性。
(二)緊抓機遇,開啟電子商務模式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茶產業帶來了無限的機遇,電子商務模式成為茶產業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豐富的用戶數據,茶企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市場洞察,進行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通過用戶購買記錄、瀏覽行為和社交互動等數據分析,茶企可以了解用戶喜好、需求和購買習慣,根據用戶特征進行個性化推薦和定制化服務,提高用戶體驗和購買轉化率。同時,茶企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和市場定位,滿足市場需求,提前洞察市場趨勢。其次,電子商務平臺使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購物,節省了時間和精力。茶企可以通過建設優質的網站和APP,提供簡潔明了、易于操作的購物界面,方便消費者瀏覽產品、下單支付和發表評價。同時,茶企還可以加強售后服務,提供快速響應、退換貨保障和售后咨詢,增加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三)應用農產品溯源技術
茶葉作為重要的農產品之一,茶企可以通過應用農產品溯源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保障,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和購買欲望。應用農產品溯源技術可以為茶企在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在越來越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市場環境下,茶企通過提供溯源信息,可以吸引更多關注健康、食品安全的消費者。茶企可以利用溯源技術進行品牌宣傳和營銷,向消費者展示自身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優勢,加強市場定位和品牌認知度。茶企在應用農產品溯源技術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首先,建立完善的溯源系統,包括數據記錄、信息管理和追溯查詢等功能。其次,利用物聯網技術和傳感器監測,實時獲取生產環節的數據,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再次,通過二維碼、RFID等技術,將產品與溯源信息關聯起來,方便消費者查詢。最后,加強與相關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的合作,確保溯源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四)加大市場及供應鏈管理力度
市場及供應鏈管理是指通過有效的市場營銷和供應鏈運作,優化茶葉的銷售和分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效率。
1.市場管理。第一,進行市場定位與細分,通過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茶企可以進行市場定位和細分,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產品和營銷策略。例如,針對健康追求者,推出有機茶系列;針對年輕人,推出現代包裝和口味特色的茶葉等。第二,進行多渠道銷售,茶企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茶葉產品,擴大市場覆蓋范圍和渠道資源。線上銷售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自建官網等方式,提供直接銷售和電子商務服務;線下銷售可以通過實體店、茶樓、連鎖店等渠道,提供面對面的銷售和體驗服務。
2.供應鏈管理。首先,優化生產與采購環節。茶企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生產計劃、庫存管理和供應鏈協同,確保生產和采購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可以通過與茶農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和品質控制。其次,進行物流管理與配送優化,茶企可以借助互聯網物流平臺和智能物流技術,進行物流管理和配送優化。通過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時間,提高茶葉產品的快速反應能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最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茶企可以與相關供應商、物流公司、分銷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協作、互利共贏。例如,與物流公司合作,實現倉儲和配送的一體化;與電商平臺合作,擴大銷售渠道和覆蓋面。
四、結束語
茶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茶葉價格波動較大、生產經營模式較為單一等諸多問題。互聯網的發展給茶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互聯網為茶產業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渠道,通過網絡營銷、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能夠實現消費者和商家的雙向互動,增強茶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互聯網為茶產業帶來了價格競爭壓力,茶產業容易陷入價格戰,互聯網的發展也使得茶葉市場存在著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的問題,影響茶產業的發展。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需要積極應對機遇與挑戰,尋求發展。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的發展進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發展策略,希望可以促進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海燕,朱紅海,向勝華,等.“互聯網”背景下宜昌市茶產業發展探析[J].中國農技推廣,2022,38(5):19-21.
[2]? ?李樊.“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模式[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27):153-154,159.
[3]? ?王敬.“互聯網+”背景下茶產業發展研究[J].福建茶葉,2020,42(12):64-65.
[責任編輯?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