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才 孔海霞 鄭冬潔 鄧煒
摘?要:高校教工黨支部,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能力和水平,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文章論述了武漢工程大學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從創新政治學習方式、創新黨支部組織生活方式、開展“五個思政”機制創新、開展“一教二主三化”教學改革、發揮黨支部在高校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引領作用、關愛學生立德樹人等多個方面,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提升立德樹人能力的實施路徑,以期為我國高校教工黨支部基層黨建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工作方式創新;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40
高校教工黨支部,?是高校黨的基礎組織,直接處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第一線,直接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高校各項具體工作任務的責任,以及教書育人、以德樹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光榮使命;對高校辦學方向以及“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具有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是高校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基礎。
加強教工黨支部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開展特色黨建研究與實踐,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對于高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著力引導師生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增強師生理想信念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1?創新政治學習方式,使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以政治學習為抓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師德師風教育,以新時代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戰略為遵循,武裝思想,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去,在學習中強化組織力,在學習中增強免疫力,在學習中提高戰斗力。
(1)創新支部學習方式,增強學習效果。通過支部黨會集中學習、講微黨課、參加培訓、網絡自學、外出考察、成果交流、知識競賽、考試測驗等方式,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學習,切實使全體黨員,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堅定理想信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運用“互聯網+學習”模式,促進學習常態化。網絡平臺是理論傳播的前沿陣地,黨員學習教育的載體,利用網絡平臺,將學習的文件、資料、視頻等上傳到網絡,開展“互聯網+學習”,可以創新學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激發黨員自主學習興趣,使黨員的培訓教育趨于常態化,可激活黨建工作。
(3)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基地現場學。支部組織黨員到革命老區開展?“憶紅色歲月”?主題黨日活動,參觀烈士陵園,憑吊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使黨員思想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升華、信仰得到了堅定。通過創新學習,使教工黨員的政治原則、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政治立場、政治道路、政治方向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2?創新黨支部組織生活方式,開展“教工+學生”師生黨支部結對互學共進活動
在支部組織生活中,增強黨組織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認真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積極開展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書記講黨課等黨支部組織生活活動。突出政治學習,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踐行者;突出黨性鍛煉,加強黨風黨紀和思想道德教育,強化黨員意思,增強黨的觀念,提高黨性修養;突出群眾觀念,密切聯系群眾,真心服務師生,愛崗敬業,以德樹人。
創新支部組織生活方式,教工黨支部與本科生、研究生學生黨支部結對,共同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黨日、主題教育等活動,共同學習新時代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戰略,共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共同探討“雙一流”背景下高校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新舉措。
教工與學生結對,共赴學院扶貧點赤壁市太平口村,開展測土配方、污水檢測、環境治理等工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出環境生態學院的貢獻。黨員與學生結對幫扶,通過實際行動,解決學生經濟困難、學業困難、心理困難和思想困惑,通過深入細致思想工作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心情舒暢、積極向上地投入到大學學習與生活中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刻苦學習努力奮斗!
通過結對共建活動,增加師生的感情,強化師生的共同理想基礎,達到了教學相長、互學共進的效果。通過加強黨支部的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努力把黨支部打造為政治功能強化、組織堅強有力、服務功能拓展、黨員作用突出、工作事業強勁的優秀基層黨支部。
3?開展“五個思政”機制創新,以學科競賽為引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堅持“五育并舉”,不斷創新“學生思政、教師思政、課程思政、學科思政、環境思政”育人體系。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管理體系,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黨史國史教育,切實做足“三全育人”大文章。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1)學生思政。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創新育人工作體系,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增強愛國情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教師思政。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是青年學生人生導師,對學生的成才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黨員教師要做關愛學生以德樹人的模范,關心幫助每一個學生,尊重善待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教工黨支部積極組織學生到武漢光谷生物城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暑期勤工儉學活動,解決學生生活困難,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生物專業素養;資助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聯系就業單位,推薦學生就業等。教師思政,解決學生切實困難,拉近師生距離,充分發揮黨支部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導學生成人成才。
(3)課程思政。課堂教學中,發揮課堂思政主渠道作用,在專業課堂,在課堂開始前幾分鐘,或在專業知識傳授中,穿插幾分鐘,通過作詩、講故事、經驗分享等,進行悠久歷史文化和詩詞歌賦的花絮點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新時代新思想的傳播弘揚,分享生命故事和人生感悟,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和知識教育,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個性全面發展,讓課堂充滿吸引力,展現新氣象,充滿正能量,譜寫育人新篇章。
(4)學科思政。發揮學科在育人體系中的引領支撐作用,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培養師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湖北省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以學科競賽為引領,將學科思政貫穿于“五個思政”全鏈條中,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近5年以來,武漢工程大學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以黨員教師為核心,組織指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100多人榮獲全國“挑戰杯”銀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湖北省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一等獎等獎項。僅2021-2022年,我校學生參加國家A類賽事“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就獲得34項國家級獎,其中一等獎1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7項,獲獎水平位居湖北省前列。
(5)環境思政。加強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引領學校主流思想潮流,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育人氛圍,加強文明校園建設,發揮“環境育人”作用,通過學校標志性雕像、人文景觀,反映學校辦學特色、彰顯辦學理念和辦學精神,營造優美的校園育人環境,建設“美麗工大”,充分發揮校園環境潤物無聲的育人功能。
4?開展“一教二主三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黨建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教工黨支部立德樹人的能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核心和落腳點,是把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到高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注重“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是高校回歸教育教學初心,提高立德樹人水平的必然要求,打造“金課”,消滅“水課”,開展“課堂革命”,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高等教育現代化的迫切需求。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探索實施“一教二主三化”?課堂教學改革,即:“關愛學生、因材施教;自主學習、自主考試;沉悶化為輕松、抽象化為具體、復雜化為簡潔”。課堂教學改革,有力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學院教工支部書記韓新才教授主持的教研成果《“一教二主三化”地方高校生物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2023年榮獲第九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5?發揮黨支部在高校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引領作用,關愛學生立德樹人
緊密結合學校中心工作,發揮黨支部在高校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引領作用。組織黨員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對黨員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行為方式的教育管理,增強黨員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使每一個黨員成為黨性強、業務精、肯奉獻、有作為的先進分子。
黨員教師要以身作則,關愛學生以德樹人,站好三尺講臺,堅持“教書和育人、言傳與身教、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四個相統一”;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四個引路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懈奮斗。
(1)關心學生考研和就業。舉辦考研經驗交流主題團日活動,邀請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江南大學、暨南大學等重點大學研究生的夏雨飄、楊博楠、韋誠錫等多名同學,對考研同學傳授經驗、釋疑解惑、提振信心,回應了考研同學的熱切期盼,促進了優良班風學風的形成,體現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精神,以實際行動,用奮斗的腳步丈量青春,用辛勤的汗水鑄就夢想,以此致敬青春!同時,在考研學生的考研、復試、推薦等各個環節,提供有力幫助,促進了學院考研率的提升。
(2)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關心學習困難、生活困難、心理困難學生,積極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妥善化解突發事件。支部舉辦師生教學工作座談會、考研與學習經驗交流會、安全教育與反詐騙主題班會,以及深入學生寢室開展安全檢查與安全教育等,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反詐騙能力,對學生全面成長成才起到了促進作用。支部書記韓新才教授,一直非常關愛學生,經常資助困難學生,2022年,資助19級生物技術專業01班外省路途遠的李毅中、鞠晨陽、劉瀟瀟等近10名同學寒假路費近4000元;給生病的魏文龍和彭肖同學每人發1000元慰問金,等等,使同學體會到了老師的關愛和學校的溫暖。
(3)抓班風和學風,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支部書記韓新才教授作為2019級生物技術專業班主任,創新班主任工作方法,實施一個班干部聯系承包2~3個同學的“班干部+”班級治理模式,促進了全班同學的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同進步,使班級在思想政治、班風、學風等各個方面成績顯著,成為學校的一面旗幟和標桿。①班級思想政治好。班級入黨人數12人,占37.5%;遞交入黨申請書人數29人,占90.6%。班級2021-2022年多次榮獲學校“十佳團支部”“優秀班集體”。②班級學習成績優。班級同學平均成績為84.47分,全院最高;班級李毅中同學榮獲國家獎學金,李毅中和肖倩同學研究生推免被985高校錄取,班級考研錄取率超過50%,三分之二考取985和211重點高校。③班級科技創新能力強。獲得全國和全省生物競賽獎勵共14項,獲獎人次比率占87.5%。其中,獲得國家A類賽事“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CULSC)”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班級參賽人數、獲獎人數、獲獎數量和獲獎級別全校第一。
黨建引領,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與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經過20多年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院基層黨支部建設水平顯著提高,立德樹人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力促進了我院生物工程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1)我院學生夏靜2021年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2)我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專業認可度、學習成績、班風學風顯著提升,生物技術專業2018級、2019級、2020級、2021級連續5年榮獲學校“優秀班集體”和“十佳團支部”榮譽稱號,人才培養質量位居學校前列。(3)我院生物工程專業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別榮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和工程專業認證。(4)學院教工黨支部于2019年榮獲武漢工程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于2020年入選武漢工程大學首批校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名單。(5)學院學生黨支部于2020年榮獲教育部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建設單位,并于2022年通過了教育部驗收。
參考文獻
[1]宋琳婷,張朝樂門.高校教工黨支部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研究——以呼倫貝爾學院心理系教工黨支部為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22,4(30):710.
[2]歐麗慧,岳華.高校基層教工黨支部黨建與業務有效融合的現狀與思考——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J].上海黨史與黨建,2020,(8):5558.
[3]王磊.高效發揮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用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16):151152.
[4]時君偉.加強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19(4):113117.
[5]王道平.“黨建+”背景下高校教工黨支部提升組織力的創新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5):262263.
[6]尹朝暉.新時代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提升對策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6):115121.
[7]諸葛竑.高校師生黨支部新型共建機制探究[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9,39?(2):7781.
[8]莫繼承.新形勢下高校教工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提升的實踐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21,(6):1922.
[9]金錦華.創新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7):2930.
[10]韓新才,熊藝,劉漢紅,等.“雙一流”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一教二主三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8,8(5):2328.
[11]王俊,張婉潔,沈立新,等.強化高校教工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2,4(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