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靜 武雅嬌
摘?要:為響應《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號召,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已開展了一學期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改革。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課程內容設計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價值觀的引領,民族精神的培養,職業素養的形成、人文修養的提高等,實現專業課教學的“知識傳遞”和“思想育人”的雙管齊下。課程構建了基于課程知識體系的定制化思政教學融入方式、模式、形態,并嘗試總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的建設模式,為旅游類專業思政教學拋磚引玉。
關鍵詞:中國旅游地理;思政元素;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70
1?課程概況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第三學期專業課,是研究人類的旅游活動與我國地理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重點掌握了各分區、各大旅游區、景區的最具特色的優勢旅游資源及其旅游價值和重要旅游線路的基本特征和時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對我國旅游國情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對旅游興國戰略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在旅游審美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專業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提升修養,也為學生今后走上就業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提高了學生對旅游資源的考察、評價、鑒賞、講解等方面的能力。
2?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和思政元素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崗位需求,確定本課程思政育人目標——游祖國山川,講華夏故事,愛中華河山。完
成“知識傳遞”與“思想教育”的雙軌并行、共融共促。培養能力出眾、品德高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梳理課程知識體系,根據知識內容與課程特點,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歸納總結如下:
(1)責任擔當。具體包含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民族團結、政治大局意識。
(2)人文素養。具體為人文精神、人文情懷、審美情趣、優秀傳統文化。
(3)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辯證唯物主義、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系統科學的分類意識.
(4)職業道德。體現為熱愛崗位、忠于職守、工匠精神、熱愛勞動、回報社會。
(5)思想品質。包含誠實守信、互相幫助、友好相處、誠懇待人、紀律意識。
3?課程思政融入思路
為實現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課程團隊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深入挖掘與提煉,力求實現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的雙向驅動。
4?思政育人具體實施案例
任務:黨的光輝照大地——紅色旅游(45min)
【思政導入】
視頻資料:班級學生參加?!凹t色挑戰杯”比賽制作的視頻,引入《紅色旅游資源》內容。
教師總結:抗美援朝戰爭至今70多年,許多美國人一直想不明白他們為何會輸掉這次戰爭,一些美國軍事專家還通過沙盤推演和電腦模擬的辦法還原當時的戰場,最終結論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志愿軍是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美軍的進攻。但我們創造了歷史的奇跡,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贏得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值得我們學習、歌頌和贊揚。
【思政貫穿】
紅色故事進課堂,英雄人物入我心,了解紅色歷史,學習英雄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4.1?紅色旅游發展之路
(1)分小組學習2004-2010年、2011-2025年、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并進行以下探究:
①紅色旅游的發展背景及發展歷程?
②列舉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旅游景區與景點。
③紅色旅游發展的意義是什么?
形式:小組自主探究、教師引導啟發,教師點評,概括總結。
【思政貫穿】
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的歷史背景,歷史進程,體會到中國人民在新中國建設中舍生忘死、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深刻認識到紅色旅游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意義,認識到紅色旅游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4.2?紅色旅游的發展模式
(1)學習視頻案例《紅色力量在這里迸發——井岡山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通過視頻,小組探討紅色旅游有哪些發展模式。
(2)探究三種紅色旅游發展模式,如紅色旅游+綠色旅游模式、紅色旅游+研學旅游模式、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模式,探究旅游業態融合產生的“1+1>2”效應。
形式:案例學習、小組探究、頭腦風暴、教師引導
【思政貫穿】
教師以紅色旅游不同的發展模式為基礎,引導學生思考發展模式遵循的原則及帶來的社會積極效應?!凹t色旅游+綠色旅游”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幫助學生認識旅游的發展要遵循可持續原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紅色旅游+研學旅游”是以中小學生為旅游對象的產品,教育學生在設計產品過程中要堅定政治立場,以傳遞正能量、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主旋律,讓旅游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是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富裕,人人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4.3?紅色旅游產品設計
(1)教師以《單拐紅色旅游創新路徑:“紅色旅游+”文旅綜合體》為案例講解紅色旅游產品開發定位、核心吸引力的確定、開發原則、游玩方式等,學習產品經理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職業精神。
(2)以小組為單位,以舟山為紅色旅游目的地,選取任意紅色旅游景區景點進行紅色旅游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的原則與標準如下。
【思政貫穿】
(1)在產品設計標準中融入思政元素,保障學生設計出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旅游產品。
(2)創新產品設計,培養學生的追求突破的精神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3)學習案例中設計者的匠人精神,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優秀職業素養與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
4.4?紅色旅游產品評價
根據產品設計標準,展開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及教師評價。
【思政貫穿】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5?教師布置課后作業
依據設計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考察,進一步探究產品設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形成原創的可行性報告。
【思政貫穿】
教師強調原創的可行性報告,要求學生們講究誠信、實事求是,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及紀律意識。
5?教學效果
5.1?直接成效
(1)到課率、抬頭率顯著提高;(2)專業興趣更加濃厚;(3)課間交流明顯增加。
5.2?間接成效
(1)有意識地思考和規劃自己的未來;(2)更加寬闊的視野思考和分析專業問題。
6?創新與反思
(1)思政教學目標的提煉應因課程內容而異。本次課程基于“紅色旅游”的課程內容,如愛國思想、理想信念、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政治立場、創新精神、職業素養、誠實守信、批判思維等思政點。
(2)思政教育巧妙滲透全過程,潤物細無聲。不能太刻意,把課程思政變成思政課程。
(3)思政點要落實到學生人格的塑造,比如,本次課中的工匠精神主要解讀為精益求精,這樣的思政教育不空洞,易于學生接受與實踐。
(4)注意“留白”。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分析的機會(留白),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思考原理、領悟道理、明白事理。
參考文獻
[1]王麗華.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模式構建的邏輯理路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8):7175.
[2]馮寶晶.高職院?!罢n程思政”面臨的困境與提升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20):7679.
[3]金媛媛,杜向鋒.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旅游學概論”課為例[J].教育科研,2020,(7).
[4]王靜.校企合作背景下課程思政理念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2728.
[5]宣善文.紅色旅開辟開拓高校思政教育新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0,(02):3031.
[6]崔霄.基于“對分+BOPPPS”教學模式的茶文化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對外經貿,2022,(1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