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紅
【摘要】新一輪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將核心素養培育作為焦點,切實地對于數學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初中數學活動課程作為數學教學內容之一,自然也需要依照核心素養培育的訴求來進行設計.文章倡導從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去審視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問題,對于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判,繼而結合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案例,探討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融入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的技巧,期望由此使得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朝著高質量的方向進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育;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
【基金項目】該論文用于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數學活動課有效性策略實踐和研究》結題.
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將數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教學,才能夠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對于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而言,能夠合理地將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育的目標融入進去,由此使得初中數學活動效益能夠不斷發揮出來.由此,學會從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去審視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一、初中數學活動課程的價值
初中數學活動課程,倡導教師在數學新課標的引導下,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情,設計一系列綜合性學習活動,以確保學生數學概念理解進入高質量的狀態,數學知識體系得以構建,數學學科方面的技能得以鍛煉.詳細來講,初中數學活動課程的價值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初中數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動嘴,主動發現很多數學問題,在此期間教師巧妙地采取措施,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對應問題,使得他們的數學分析能力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得以鍛煉.比如,在初中數學人口老齡化問題探討中,教師設定了數據調查分析活動,組織學生對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在數據建模的基礎上,對于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對應解決方案.
其二,在初中數學活動開展期間,教師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鍛煉.對于初中生而言,在數學學習中,要有創新的意識,還要有創新的能力,而數學活動課程可以更好地架構這樣的學習環境.在相對輕松自由的數學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被激發,思維處于更加活躍的狀態,創新意識和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鍛煉.比如,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改進課桌椅”的開展中,教師鼓勵學生設計一款適合自己學習需求的課桌椅,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對應的問題:課桌椅的參數有哪些?課桌椅的舒適性取決于哪些因素?怎樣才能夠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在這樣的問題思考中,學生繪制對應的設計圖,并且講述自己的設計方案.這一過程確保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以鍛煉,這也為后續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三,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中,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品質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采取各種新的學習方式,這為后續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教師在面積公式探討活動中,鼓勵學生對于格點多邊形的面積進行計算,在此期間學生開始思考:覆蓋的點越多,多邊形面積也會朝著更加大的方向進展.初中數學教師會鼓勵學生對于這樣的結論進行驗證.在這樣的數學活動課程中,學生的數學探究方法掌握會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進展.
其四,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開展期間,還可以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使知識不斷整合和內化.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開展期間,教師往往會引入其他學科的一些知識,這充分展現出跨學科教育理念的運用,這對于初中生知識視野的拓展而言,其他學科的學習而言,都是很有效的.比如,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人口老齡化問題探討的時候,數據調查活動中,統計相關的數據,會融入一些地理方面的知識,道法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會使得實際初中數學活動課程的豐富性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要能夠將學生數學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直觀想象素質、數據分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繼而使得數學教學進入到深度的狀態.顯然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持續時間長,教師需要樹立教學優化意識,無論是數學課堂教學,還是數學課外教學,都需要將核心素養培育的理念嵌入其中,由此生成提質增效的數學課堂,學生才能夠因此進入到理想的數學學習格局.
二、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策略分析
在正確理解核心素養培育與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設計之間的關系之后,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以設計者的身份融入數學活動課程中去,在前期學情分析期間,在課程設計期間,保證能夠進行精細化的投入,使得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質量處于理想的狀態.歸結在此方面的數學教學經驗,可以將關注點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設定激發學生問題意識的數學活動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可能會將焦點放在學生數學知識掌握上,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初中生多數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學習自主意識處于沒有激活的狀態,主動學習能力也比較差,問題意識處于淡薄的狀態,這樣就不利于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要高度關注活動課程中學生問題意識的激發,讓學生成為問題的發現者、提出者、解決者,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自然可以保證數學活動課程的綜合效益得以全面發揮.
比如,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軸對稱圖形”知識點學習期間,教師會鼓勵學生去了解數學概念,學會從生活中去尋找對應的軸對稱圖形,嘗試將其繪制出來,學生的問題意識迅速得以激發,此時他們開始積極思考,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繼而能夠更好地鍛煉問題解決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學生可以深刻地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二)創設數學實踐活動的情境
初中數學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學生在數學情境中可以更快進入角色,自主地探索數學知識,主動探究數學問題.在數學情境架構的過程中,要能夠將課程目標融入進去,此時要思考數學教學內容、趣味性資源、生活化資源之間的關系,保證生成更加理想的數學情境.在課堂上初中數學教師可以主動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經歷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歸結等環節,繼而使得實際活動的針對性不斷提升,這必然會對于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鍛煉,起到積極促進效能.
比如,在初中數學“七巧板”活動課程開展期間,在課堂中,教師會積極設定七巧板探索活動情境,鼓勵學生去制作七巧板,思考七巧板中涉及的數學問題,嘗試進行七巧板拼圖,反思拼圖的規律是如何的,由此使得數學情境能夠展現出趣味性的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活動中,初中數學教師要最大化地發揮自身引導的效能,對于初中生的數學思考過程不要有太多的干預,保證他們在相對理想的數學學習空間去發展自己,去提升自己.
(三)設定生活化的數學活動
數學本身與生活實踐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初中數學活動設定的時候,教師可以巧妙地將生活元素融入進去,設定生活化的數學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迅速與數學學習關聯起來,學生開始從數學知識角度對于生活現象進行分析,并且嘗試去解決實際問題,由此架構理想的數學知識探究環境,這對于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鍛煉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在活動設計中,要能夠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了解他們的生活,繼而巧妙地將他們的認知融入活動設計中,以保證后續的數學活動能夠成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鍛煉的平臺.
比如,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一次函數模型與生活”中,教師在課程開展之前,會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進行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學生對于該概念的理解是淺層次的,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往往不能深度掌握對應知識.面對這樣的學情,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去思考一些生活性的問題,巧妙地將一次函數模型融入其中,這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橋梁得以架構,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再者,初中數學教師會組織學生去進行探究,去思考應該如何去進行用電,用電中哪些因素之間是函數關系,哪些因素會對于電費造成影響,在此基礎上去進行積極拓展,保證與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之間形成關聯,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自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一次模型的概念,并且在三者邏輯關系理解之后,保證可以將上述的知識點使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去.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化數學活動設定過程中,數學教師如果可以關注學生生活興趣,在生活元素選擇的時候,可以做到合理調整,自然可以使得數學學習的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繼而使得數學課堂進入提質增效的狀態.
(四)倡導在活動課程中強化實踐練習
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程中,要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鍛煉的目標,就要切實地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動手動嘴動腦,強化實踐練習,保證學生的數學知識體驗不斷增強,使得學生學習效果不斷提升,依靠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數學知識與理論融合,才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在“一次模型與生活”活動課程開展中,數學教師在研判學情之后,決定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要求每個小組能夠選擇一個生活性問題,繼而去進行實際調研,獲取真實的數據信息,然后架構對應的數據模型,鼓勵學生將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使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去.在此過程中,小組內進行對應任務的分解,不同的組員可以獲得不同的任務,在了解任務訴求之后,自然進入到實踐練習的狀態,這樣才能夠在活動課程中發展多方面的數學核心素養.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在數學活動開展期間,要能夠切實采取措施強化實踐練習環節,優化練習內容和方式,保證練習機制得以架構,這樣實際的活動課程的質量才會不斷提升.
(五)切實采取措施建立活動課程評價機制
在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引導下,初中數學活動課程效果必須處于理想的狀態,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切實地做好活動評價工作,不僅要針對學生個體,還需要針對學生群體去展開,并且積極引入更多的評價主體,如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社會等,不要僅僅將關注點放在最終的成績或者成果上,還應該關注在整個數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表現,了解他們的數學學習態度是否端正,研判他們的學習態度,繼而保證可以合理地將各種指標融入評價系統中,繼而使得量化評價模式能夠得以改變.很明顯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會將過程評價作為主導,學會從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去審視,設定對應的評價指標,生成評價模型,繼而使得學生全面發展的空間得以構建.
詳細來講述,在此活動,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將關注點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在數學活動開展的時候,要能夠積極以正面評價的方式來進行,在此期間有意識地以激勵教育為主導,確保評價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其二,在鼓勵學生的過程中,還需要幫助學生去分析自己在實際活動中展現出來的優點和缺點,思考存在缺點的原因,繼而找到后續數學活動參與的能力培育重點,為后續數學持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其三,在數學活動評價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僅僅依靠數學教師評價的格局,鼓勵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小組內進行相互評價,家長積極去評價,形成全面的評價報告;其四,積極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與數學活動評價關聯起來,實現多維度數學核心素養指標的設定,繼而使得初中數學活動評價能夠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進展.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以正確視角去理解核心素養培育理念與數學活動課程之間的關系,保證不斷采取措施進行優化,繼而架構理想的數學活動環境.在此期間,初中數學活動內容和方式不斷優化,數學活動的程序更加嚴謹,學生可以鍛煉多維度的數學核心素養,自然可以使得數學活動課程展現出提質增效的作用.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不斷歸結在此過程中經驗,學會反思,學會創新,繼而使得數學活動成為學生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楊珂.PBL理論下的初中數學活動課創新教學實踐[J].天津教育,2022(32):13-15.
[2]鄧昌濱.素養導向的初中“數學活動”考試命題策略[J].中學數學雜志,2022(10):15-18.
[3]曹建華.淺談初中數學活動課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2022(30):49-51.
[4]趙瑞娟.初中數學與信息科技跨學科實踐活動課例研究———揭開數字面紗,探秘二維碼[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14):30-33.
[5]章曉東.“圓”來如此———例說初中數學專題復習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22(21):16-18.
[6]徐歆玥,張麗云,顧繼玲.基于問題情境視角的數學優質課探析[J].數學之友,2022,36(14):2-5+8.
[7]曾慧.“雙減”政策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應用———以數學活動“兩個特殊兩位數相乘的積的規律”為例[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2(07):48-49.
[8]谷新婷.初中數學習題講評課“說題”教學活動探析[J].數學教學通訊,2022(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