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霞
摘要: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認識歷史,提高歷史思維能力,開闊歷史視野,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以“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課為例,就制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的基本方法進行了探究?;诮虒W主題,設計歷史情境與問題鏈,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史料,逐步提高學生探究和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問題鏈;教學設計;多元評價
為了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國教育改革提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明確指出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要注重學生自主發展,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注重社會參與并進行實踐和創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為新課標)也明確指出,歷史課程的目標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家國情懷五個方面[1]。以《中外歷史綱要(下)》第7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為例,節選教學論述從教學目標的設計入手,以教材內容的整合為支點,論述如何通過問題鏈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基于史料的分析與解釋,探索歷史核心素養培養途徑,促進學生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發展。
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落實核心素養、達成新課標的前提。教師要依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在充分挖掘教學內容與精準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2]。單元主題教學目標要涵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課時教學目標要依據具體教學內容,可涵蓋五個方面,但要有所側重。教學目標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2.用行為動詞或動賓結構表述學生的學習結果;3.要說明達到教學目標的條件;4.要說明在多大程度上學生群體能夠達到所設計的目標。教學目標以問題解決的水平程度為核心,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具有可觀察性、可操作性、可檢測性。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課的新課標要求為: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基于新課標要求、學習內容與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將側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三方面的核心素養,兼顧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本課的教學目標表述為:1.利用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地圖、人口物種交流圖、貿易圖,能夠分析和解釋特定時空背景下新航路開辟對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的影響;2.閱讀新航路開辟后文明交匯的相關史料,以史料為依據,能夠分析和解釋特定時空背景下新航路的開辟對不同區域的重要影響;3.能夠反思歷史,客觀認識“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案的提出和實施帶來的影響,形成一定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素養。
教學內容整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要圍繞教學目標、單元主題和中心主旨對單元進行整合和合理取舍,抓住了主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資源的整合就有了核心。在主旨的統攝下,選擇多種資源,并對教學資源與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和詮釋,有邏輯、有中心、逐層進階地展開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形散神聚的效果。教師要鉆研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挖掘,明確單元主題涉及的時空范圍和主要歷史事件,全面系統地把握課程內容結構,厘清歷史脈絡。
教師要圍繞歷史現象間的內在關聯與邏輯關系對教學內容與資源進行有序整合。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歷史橫向聯系的整合,即以某個歷史現象為基點,把同一時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歷史整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另一方面通過歷史縱向聯系進行整合,把前后有關聯的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加以梳理整合。橫向與縱向的廣泛聯系、梳理、探究及教學內容的整合,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奠定內容基礎,也為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并形成和發展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創造了條件[3]。
本單元主旨為“全球航路的開辟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關鍵點”,由全球航路開辟的動因、過程和影響三部分組成。內容為全球航路開辟的影響,由人口物種流動、商品全球流動、早期殖民擴張三個子目組成。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本課確定為兩大主題:一是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二是世界格局的演變。本節課就圍繞這兩大主題對內容進行整合。
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歷史現象進行廣泛關聯,運用歷史探究的方法理解歷史、分析歷史、評價歷史。創設歷史情境,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多模態歷史素材達到歷史情境的再現,使學生能處在“當時”的歷史時空中真切感受歷史、體驗歷史、理解歷史[4]。
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教學、增強教學。教師也可以開展翻轉課堂,設計課前自主學習的任務,如學生搜索網絡資源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疑難問題在課堂上討論,或者學生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課前學習,自主掌握需要記憶和理解的知識。師生在課堂上有充裕的時間對歷史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討論、辯論與詮釋,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學生以運用時間軸法,梳理歷史事件或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構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歸納、總結、詮釋歷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課中,教師可以設計三個活動:
活動一:探究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的關鍵
教師出示新航路開辟后的人口流動圖(見圖1)和新航路開辟后貿易路線圖(見圖2),并提出圍繞核心問題的問題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問題1:新航路開辟后人口遷移的原因是什么?人口遷移有什么特點?人口遷移有什么影響?
